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核科学论文 >

考虑冷却剂环境影响的疲劳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7 01:34
   核安全1级部件须按照ASME规范第III卷的要求开展分析法设计,以保证反应堆一回路压力边界的结构完整性,疲劳分析是其中的重要评定内容之一。美国核管会颁布的RG 1.207导则要求新建核电厂在工程设计中考虑轻水堆冷却剂环境对疲劳的影响,我国核安全局在第三代新建核电厂的安全审评过程中也对冷却剂环境影响提出了论证要求,而目前我国在建和已运行核电厂的核安全1级部件的疲劳分析都没有考虑冷却剂环境对疲劳的影响,因此需要开展考虑冷却剂环境影响的疲劳分析方法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本文以核安全1级承压容器接管作为疲劳评定对象,采用工程使用的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设计瞬态,按照ASME规范第III卷的规定和RG 1.207及NUREG/CR-6909的要求开展考虑冷却剂环境影响的疲劳分析。分析表明在ASME规范疲劳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环境疲劳修正系数开展考虑冷却剂环境影响的疲劳评定,在工程设计中是可行的;在考虑冷却剂环境影响后部件的疲劳分析结果显著增大,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导致设计过度保守;采用分段逼近法计算环境疲劳修正系数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因此对设计裕量较大的部件可以直接采用保守值进行计算。本文还通过ASME规范设计疲劳曲线和NUREG/CR-6909提供的新曲线的疲劳分析结果比较,证明了新的设计疲劳曲线的保守性。考虑冷却剂环境影响的疲劳分析模拟了工程设计的复杂载荷情况,对RG 1.207导则要求及环境疲劳系数计算方法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研究,验证了考虑冷却剂环境对一回路压力边界部件设计的潜在影响,为满足RG 1.207要求在工程设计中考虑冷却剂环境影响积累了实践经验,为后续环境疲劳系数计算方法的进一步应用和完善打下了良好基础。
【学位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TL353
【部分图文】:

曲线,设计疲劳曲线,碳钢,镍铬铁合金


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核安全 1 级部件的疲劳分析.1、A.2 和 A.3 分别给出了碳钢、低合金钢、奥氏体钢和镍铬铁合金适用的曲线,如图 4、图 5 和图 6 所示[6]。

设计疲劳曲线,低合金钢,碳钢


图 4 NUREG/CR-6909 给出的碳钢适用的设计疲劳曲线Fig.4 Fatigue Design Curves for Carbon Steels in NUREG/CR-6909

镍铬铁合金,设计疲劳曲线,奥氏体钢,应变幅值


图 6 NUREG/CR-6909 给出的奥氏体钢和镍铬铁合金适用的设计疲劳曲线ig.6 Fatigue Design Curves for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s and Ni-Cr-Fe Alloy in NUREG/CR-69NUREG/CR-6909 给出了碳钢、低合金钢、奥氏体钢及镍铬铁合金等材料的环响疲劳修正系数 Fen 及其有关参数的确定方法[6]。碳钢/低合金钢的环境疲劳修正系数 Fen 和有关参数的确定公式详见表 3。对碳合金钢,应变幅值的阈值为 0.07%,当应变幅值低于 0.07%时环境疲劳修正系n 可取 1.0。奥氏体钢,包括 304、310、316、347 和 348,的环境疲劳修正系数 Fen 和有数的确定公式详见表 4。对奥氏体钢,应变幅值的阈值为 0.10%,当应变幅值小10%时环境疲劳修正系数 Fen 可取 1.0。镍铬铁合金,包括 600 合金和 690 合金,的环境疲劳修正系数 Fen 和有关参数定公式详见表 5。对镍铬铁合金,应变幅值的阈值为 0.10%,当应变幅值小于 0.1环境疲劳修正系数 Fen 可取 1.0。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第五章所述分段逼近法进行应力速率和环境疲劳修正系计算时不考虑应变幅值阈值,否则有可能得到不偏保守的结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红霞;;ANSYS在铁路机车仿真疲劳分析的应用[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9年Z1期

2 杨德荣;椭圆截面构件的疲劳分析[J];航空学报;1988年S1期

3 严永德,王宽福,郝苏,薛继良;接管区含缺陷的压力容器的疲劳分析[J];石油化工设备;1989年02期

4 甘锡林;朱胜昌;张晋伦;;单点系泊系统立管水弹性疲劳分析[J];海洋工程;1989年04期

5 张林波;柳杨;黄鹏程;瞿元;;有限元疲劳分析法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6年S1期

6 臧峰刚;王伟;刘文进;张毅雄;曾忠秀;杨凯;邹鸣中;;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辅助管道缺陷焊缝疲劳分析与评价[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8年S2期

7 张林波;黄鹏程;柳杨;瞿元;;基于模态应力恢复的有限元疲劳分析法[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6年S1期

8 吴骏;李红霞;;公轨两用桥吊杆疲劳分析程序实现方法[J];山西建筑;2009年35期

9 王成龙,张治;疲劳分析在汽车零部件设计中的应用[J];上海汽车;2002年08期

10 张旭;唐卉;徐翔;;基于ANSYS对锁斗过滤器法兰进行疲劳分析[J];锅炉制造;201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于浩洋;基于疲劳分析的800MN模锻压机可靠性及监测系统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2 李福强;大型轮式收获机械车架疲劳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3 徐文涛;车辆与道路/桥梁耦合随机动力分析及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崔磊;深水半潜式平台疲劳分析及关键节点的疲劳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连宇顺;合成纤维系缆的复杂力学性能及其对绷紧式系泊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6年

6 王长新;某轻型客车变刚度悬架系统的优化、调校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东龙;基于虚拟迭代的某轻卡后桥疲劳分析研究[D];中北大学;2019年

2 邓晶晶;考虑冷却剂环境影响的疲劳分析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3 林家辉;双捆结绳器关键部件的疲劳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

4 吴骏;公轨两用特大桥吊杆疲劳分析[D];中南大学;2008年

5 胡丰梁;潜艇结构的疲劳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钟知原;动应力数据采集及疲劳分析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7 杨晓君;三峡转轮疲劳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汪秋良;油轮结构疲劳分析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9 李孔娟;基于Hybrid FE-SEA结构中频声振疲劳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10 刘晓苗;特殊形状贯穿件焊接残余应力和疲劳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86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2886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4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