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核科学论文 >

AP1000核电机组屏蔽厂房BIS-TMD结构减震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01 03:36
  在AP1000核电机组运行服役期间,屏蔽厂房作为其外部围护结构,在核电机组的安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应用基础隔震(BIS)与TMD的混合控制技术,构建了屏蔽厂房的BIS-TMD结构,通过基础隔震与TMD的联合减震作用,能有效地减小屏蔽厂房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进而,提出了屏蔽厂房的BIS-TMD新型结构,并开展相应的减震分析,对于提升屏蔽厂房抗震性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致力于屏蔽厂房基础隔震与TMD混合控制技术的减震有效性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实现了屏蔽厂房基础隔震与TMD混合控制技术的应用,以隔震支座连接代替屏蔽厂房空气入口原有固结方式,并对屏蔽厂房进行基础隔震,构建了屏蔽厂房的BIS-TMD新型结构,并探讨了屏蔽厂房新型结构的抗震要求;(2)建立了屏蔽厂房的简化分析模型,基于结构模型的基底剪力功率谱密度,分析了BIS-TMD结构的减震机理,同时从重力水箱液体质量及结构隔震层的力学参数等方面,进行了屏蔽厂房的影响参数分析;(3)建立了屏蔽厂房的有限元整体模型,了解了屏蔽厂房各结构模型的振动特性,通过地震响应的对比及不同的设计参数,分析了BIS-TMD结构的...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AP1000核电机组屏蔽厂房BIS-TMD结构减震分析


中国大陆核电厂分布图(截至2018年4月15日)

示意图,基础隔震结构,传统抗震结构,地震破坏


(a)传统抗震结构 (b)基础隔震结构图 2.1 传统抗震结构与基础隔震结构地震破坏示意图(a) 地震加速度反应谱 (b) 地震位移反应谱图 2.2 结构地震反应谱表示隔震原理在基础隔震结构中,隔震层水平刚度远远小于其上部结构的抗侧刚度,则可将上部结构视为刚体,其结构体系类似为单自由度系统,其结构刚度可近似取为隔震层水平刚

隔震原理,谱表示,隔震层,基础隔震结构


9(a) 地震加速度反应谱 (b) 地震位移反应谱图 2.2 结构地震反应谱表示隔震原理在基础隔震结构中,隔震层水平刚度远远小于其上部结构的抗侧刚度,则可将上构视为刚体,其结构体系类似为单自由度系统,其结构刚度可近似取为隔震层水平,即基础隔震可以减小结构的刚度[35]。因此,基础隔震结构的基本周期与隔震层刚在以下关系[36]:22(2 ) MKT (2-1中,M 为隔震层上部结构总质量,T 为结构的隔震周期,K 为隔震层刚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P1000核电机组屏蔽厂房层间隔震结构及其抗震性能研究[J]. 侯钢领,赵灿,王晓东,孙海,郑罡,陈耀东,沈峰.  核动力工程. 2018(06)
[2]中国核电发展现状与展望[J]. 赵成昆.  核动力工程. 2018(05)
[3]超设计地震作用下核岛结构三维震动响应与控制研究[J]. 莊初立,张永山,汪大洋.  振动与冲击. 2017(16)
[4]非金属膨胀节在核电厂管道中的应用[J]. 李霄玺,尹俊连.  中国设备工程. 2017(08)
[5]强震作用下核电站反应堆厂房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J]. 郭婧,方火浪,张轶群,曾泽斌.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6(06)
[6]AP1000核岛结构基础隔震设计与参数影响分析[J]. 莊初立,张永山,汪大洋.  核动力工程. 2016(06)
[7]核电站结构隔震研究[J]. 范世凯,谭平,刘德稳,周福霖.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5(05)
[8]PCCS顶部水箱结构隔震参数的优化研究[J]. 侯钢领,滕飞,贾晓飞,宋天舒.  核动力工程. 2015(05)
[9]核电站安全壳隔震支座刚度研究[J]. 贾允,蔡友军.  低温建筑技术. 2015(06)
[10]考虑SSI效应的核反应堆及地表地震反应[J]. 徐磊,陈国兴.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5(01)

博士论文
[1]强震及爆炸荷载作用下核岛厂房动力响应及减震抗爆措施研究[D]. 赵春风.大连理工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AP1000核电站屏蔽厂房基础隔震与层间隔震比较研究[D]. 郝梦平.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
[2]AP1000核电厂屏蔽结构考虑FSI的地震易损性研究[D]. 高梦梦.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3]核电结构隔震试验研究[D]. 孔德睿.广州大学 2015
[4]非对称高墩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反应分析与减震措施[D]. 王建忠.重庆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121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30121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4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