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钝感HTPE推进剂的配方设计及热安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7 07:14
【摘要】:为了研究新型钝感高能HTPE推进剂的安全特性,本文通过理论计算设计了两组钝感HTPE固体推进剂配方,并对两组配方的热安全性开展了系统研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两组配方的热分解特性,结果表明,样品173和样品176在1℃/min、2℃/min、4℃/min、8℃/min、10℃/min的升温速率下,第一步分解放热峰的起始反应温度分别为158.48℃、161.73℃、166.86℃、170.79℃、183.86℃和139.27℃、148.82℃、172.74℃、175.02℃、175.56℃,峰温随着温升速率的增加向高温区移动。根据DSC的试验结果,利用AKTS软件预测了样品的绝热反应温度和慢烤反应温度,样品173和样品176的绝热条件下的反应温度分别为125℃和127℃。采用绝热加速量热仪(ARC)研究了样品173和样品176在绝热条件下的热分解特性。ARC试验表明,推进剂样品在分解放热过程中有三个放热阶段,样品173和样品176的第一段放热的分解温度分别为125.30℃和120.38℃,ARC的热分解温度比DSC的测试结果要低,但与DSC预测的绝热反应温度十分接近。利用慢速烤燃试验研究了样品173和176在不同尺度规模下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裸药状态下,样品173和样品176的反应温度分别是114.6℃和115.4℃,两者基本一致;在模拟弹的慢烤试验中,样品173和样品176的反应温度分别是129.8℃和122.5℃,两者反应温度接近,但反应后的破坏效应,样品176要明显比样品173剧烈。表明,在样品组分基本一致的条件下,样品对热刺激的反应温度基本相当,当样品中添加了少量高能的HMX后,样品的破坏效应会显著增加。此外,根据DSC结果,采用AKTS预测得到样品在绝热条件下的反应温度与ARC的测试结果和模拟弹慢烤的试验基本一致,也表明可以利用AKTS软件对HTPE推进剂的热反应温度进行初步预测。
【图文】:

航母,弹药,美国,航空母舰


Forrestal 航空母舰 企业号航空母舰图 1-1 美国航母因弹药爆炸引发灾难性事故为提高我军武器装备的安全性,保障航母、驱护舰艇等大型水面舰船以及新型战机的平台安全,确保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武器弹药要求具备对外界激励不敏感的特

演示试验,推进剂,发动机


图 1-3 装填 HTPE 推进剂的发动机演示试验在采用不同装药结构的各种缩比和全尺寸模型发动机低易损性试验中,HTPE 推进剂都具有良好的低易损特性,尤其是采用碳纤维复合壳体发动机时,装填该推进剂的发动机完全满足 MIL-STD-2105B 的技术要求。如装填 HTPE 推进剂的 ESSM 导弹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V5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亚杰;陈利平;姚淼;彭金华;;MgH_2和Mg(BH_4)_2对硝酸铵热分解过程的影响[J];火炸药学报;2015年01期

2 智小琦;胡双启;;炸药装药密度对慢速烤燃响应特性的影响[J];爆炸与冲击;2013年02期

3 汤崭;杨利;乔小晶;张同来;郁卫飞;;HMX热分解动力学与热安全性研究[J];含能材料;2011年04期

4 胡双启;解朝变;智小琦;;装药密度与壳体约束对钝化RDX慢速烤燃特性的影响[J];火炸药学报;2011年02期

5 张晋元;;壳体厚度对传爆药慢速烤燃响应的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年03期

6 代晓淦;黄毅民;吕子剑;申春迎;;不同升温速率热作用下PBX-2炸药的响应规律[J];含能材料;2010年03期

7 刘磊力;李凤生;支春雷;宋洪昌;李鹏;;镁基储氢材料对AP/Al/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性能的影响[J];含能材料;2009年05期

8 徐双培;胡双启;王东青;李娟娟;;壳体密封性对小尺寸弹药快速烤燃响应规律的影响[J];火炸药学报;2009年03期

9 智小琦;胡双启;李娟娟;徐双培;;不同约束条件下钝化RDX的烤燃响应特性[J];火炸药学报;2009年03期

10 王沛;陈朗;冯长根;;不同升温速率下炸药烤燃模拟计算分析[J];含能材料;200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于永利;自由空间对炸药慢烤响应特性的影响[D];中北大学;2015年

2 王浩;偕二硝基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西华大学;2014年

3 高海素;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热稳定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4 万伟;油溶性偶氮类引发剂热危险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5 赵富炜;液态含能材料热感度测试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颖;液态含能材料热感度测试方法及标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7 何洁;有机过氧化物的热危险性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176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6176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6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