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油茶(Camelliaspp.)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属于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植物,是一类具有较高含油率并且有一定栽培面积以及经济价值的树种的统称。湖南、江西是油茶的中带产区也是核心产区,其中湖南的产量最大。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的南部等区域属于南带产区,其中广西的产量最高。南带产区的气候、地理环境具有其独特性,本文就生长在这个环境中的油茶树生产的油脂与核心产区的油脂存在何种差异做了如下研究:(1)采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了不同样品的脂肪酸(FA)、甘油三脂(TG)组成。FA组成由大到小依次为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范围为 72.8%~85.4%、6.1%~11.1%、2.9%~14.5%、1.3%~3.8%、0.4%~1.0%。测得 13 种甘三酯,分别是 LLLn、LLL、LLO、PLL、OLL+SLL、POL、PPL、OOO+SLO、OOP、POP、SOO、SLS、POS,其含量范围分别为0%~0.05%、0.03%~0.40%、0.12%~2.28%、0.05%~0.67%、1.21%~17.69%、0.27%~4.38%、0.01%~0.26%、58.64%~82.79%、8.70%~19.31%、0.06%~1.28%、0.17%~0.56%、1.34%~6.99%、0.11%~0.56%。其中占比最多的是OOO+SLO种OOP这两类,两者之和高达90%左右。其余的甘三酯的占比都很低。使用主成分分析(PCA)、指纹图谱方法对样品进行对比。发现从指纹图谱相似度上,因差异太小无法用于区分不同茶油特征。从含量上着手,核心产区的样品油酸、不饱和脂肪酸以及ECN48的含量都较南带地区更高。将FA和TG含量指标用PCA降维分析,在生成代表样品特征的三维散点图,发现图中能够较好地分辨出南带产与核心产区油样,南带与中带地区的油脂FA、TG组成存在一定差异。(2)依照国标规程测定了 38个样品茶油的酸价(AV)、过氧化值(POV)、碘值(IV)、皂化值(SV)、折光指数、相对密度,范围分别是0.38~2.62 mg/g、2.31~4.96 mmol/kg、81.76~89.12 g/100g、187.97~196.37 mg/g、1.4611~1.4638、0.9211~0.9222 kg/m3。对比发现核心产区油样的折光指数和碘值略高于南带地区。从色泽上看,南带油样色泽红值略高。使用SPSS软件对样品相对密度、折光指数、碘值、皂化值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发现南带产区油茶的油脂特征指标与核心产区的油样可以较为清晰地被划分出来。(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样品的多酚种类并对样品总酚含量进行了测定。试验发现10种样品的总酚含量范围在26.13~60.47 Jig/g,对比发现南带油样(40.42μg/g)的总酚含量较中带核心产区(37.99 μg/g)更高。测得样品中已确定的多酚物质有儿茶素、3,4-二羟基苯乙酸、槲皮素,含量分别为2.290~2.626μg/g、0.286~0.360 μg/g和0.045~0.430 μg/g。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湘林1号与其他样品的多酚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南带油茶样品的儿茶素含量比中带地区略低,但是南带油茶(0.169 μg/g)的槲皮素含量比中带油茶(0.094 μg/g)高出约80%,特别是博白大果的槲皮素含量达到0.430 μg/g。(4)测定了样品的氧化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发现茶油样品的氧化诱导时间均值为6.04 h,南带产区和核心产区样品的ORAC值和氧化诱导时间存在差异,核心产区(6.64 h)南带产区(5.72 h)。样品的ORAC值范围在14.95~28.01 μmol TE/100g,其中核心产区(25.32 μmol TE/100g)南带产区(18.13[imol TE/100g)。并且发现氧化诱导时间与ORAC值显著相关(P0.01),氧化诱导时间越长,氧化稳定性越好且ORAC值相对越高。因此核心产区的油样活性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更强,同时油脂氧化稳定性也更好。(5)香花系列(Camellia osmantha)是广西林科院培育出的新品种,岑软系列(CR)是广西林科院从普通油茶(Camelliaoleifera)中新育出的良种。对比对比数据发现,香花油茶的碘值、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稳定性和ORAC值都较低,且低于其他广西样品均值;岑软系列的碘值、油酸、不饱和脂肪酸、ECN48含量、ORAC值和氧化诱导时间较南带普通油茶更高,与核心产区普通油茶、湘林系列接近,甚至油酸含量更高。因此新种香花系列油茶的油脂整体质量低于良种岑软系列油茶。
【图文】: 油茶非常适合山地和丘陵地区栽培种植,油茶在我国南部湖南、江西、广逡逑西、广东、浙江等14个省(市、区)的642,个县、市、区都有分布。据中国逡逑林业局统计,如图1.1所示,2014年全国末实有油地区油茶林面积达364.8万公逡逑顷,,其中以湖南、江西、广西的种植面积最为集中,三省占全国油茶总面积的逡逑66.38%,湖南省以栽培面积123.81万公顷位居全国首位。2016年全国油茶籽产逡逑量216.4万吨,相比2014年的202万吨增加了约7%。逡逑140邋124逡逑120邋 ̄ ̄逡逑1()(,逦85.4逡逑?邋SO逡逑■逡逑g邋60逡逑40逦|邋1逡逑r ̄i邋22邋*)0逡逑)0逦!邋--i邋 ̄逦l;>邋415-213.X|2.9i邋1.5逡逑"J邋「1nnnn「:t^^,(_逡逑图1.1邋2014年全国油茶分布统计图逡逑Figl.l邋Statistics邋of邋the邋distribution邋of邋Camellia邋in邋China邋in邋2014逡逑山茶属大约有270种。目前常见的油茶品种如普通油茶、攸县油茶、陆川油逡逑茶、香花油茶、崇左香花油茶、宛田红花油茶、茶梨、越南油茶、扁果山红茶、逡逑广宁红山茶等等【21在我国,食用和种植油茶己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20世逡逑纪80年代之前
8种茶油的脂肪酸指纹图谱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S2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琳;魏芳;吕昕;董绪燕;陈洪;;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分析科学学报;2015年06期
2 黄忠亮;;山茶油药理研究概况[J];现代食品;2015年17期
3 李志晓;金青哲;叶小飞;王照飞;夏小明;王兴国;;精炼过程中油茶籽油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性的变化[J];中国油脂;2015年08期
4 谢凤;钟海雁;;油茶多酚的提取及功能研究进展[J];经济林研究;2015年02期
5 郑道君;潘孝忠;谢良商;曾建华;吴宇佳;张治礼;吉清妹;;海南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经济林研究;2015年01期
6 梁永铭;周波;王进英;钟海雁;;采用Rancimat法评价茶油多酚对茶油稳定性的影响[J];食品与机械;2014年06期
7 王进英;钟海雁;;RP-HPLC内标标准曲线法测定茶油中的7种酚类物质[J];中国粮油学报;2014年09期
8 朱振宝;刘梦颖;易建华;;提取方法对3种坚果油脂理化性质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5年02期
9 徐维盛;李东;刘静;杨月欣;;ORAC法对12种水果总抗氧化能力评价研究[J];食品工业;2014年01期
10 朱勇;王湘莹;马锦林;叶航;钟海雁;;不同物种油茶籽仁含油率及其茶油的脂肪酸组成[J];经济林研究;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进英;油茶籽油热稳定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亚娟;不同烘焙温度对带种皮压榨杏仁油品质特性的影响[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年
2 蒋艺晴;叶酸脂质体的制备及高叶酸玉米调和油的研发[D];吉林大学;2017年
3 刘慧敏;不同植物油微量成分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4 宋亚蕊;富硒茶油的品质特性及抗氧化功能特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5 白杨;油茶果中油茶多酚的提取与纯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6 朱勇;茶油的脂肪酸变化及其生物酚的抗氧作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7 廖义秀;茶油多酚分析及其抗氧化稳定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8 朱晓阳;山茶属植物种子多酚的提取及分离组分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9 赵清洁;山茶属植物果皮多酚的分离制备及抗氧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10 井银成;动植物油脂脂肪酸和甘三酯特征信息提取及应用[D];河南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
26177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617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