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丹东蒲公英酵素功能性成分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8 16:00
【摘要】:本试验以丹东蒲公英(Taraxacum antungense Kitag.)为原料通过自然发酵,制成丹东蒲公英酵素产品,对其进行感官评价和安全性评价;并以蒲公英原液,一次发酵液、二次发酵液为研究对象,对活性成分、抗氧化能力、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并将三者含量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总体评估表明发酵后的蒲公英酵素各项指标远好于蒲公英原液,且确定蒲公英酵素发酵成熟至少需要一年,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用天然发酵方法将蒲公英、蜂蜜和饮用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为期半年的初期发酵,过滤后澄清液进行时长半年的二次发酵,最后得到澄清液即为蒲公英酵素。最终得到的酵素清澈无浑浊,口感微酸、顺滑、无异味,有较好的食用特性;对酵素安全性进行评价,经检测无致病菌、污染物是安全可食用产品。2.用酶标仪对蒲公英酵素抗氧化能力测定,其中四种酶活力结果表明:SOD、POD、CAT三种抗氧化酶的酶活力蒲公英酵素相比蒲公英原液有极其显著提高;酸性蛋白酶酶活力则随发酵时间增加而降低;三种样品对三个自由基清除能力比较,对DPPH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力羟基自由基清除力,且清除能力二次发酵液一次发酵液原液;H_2O_2含量变化差异极显著,表明酵素的抗氧化能力远高于蒲公英原液,发酵时间越长抗氧化能力越强。3.用HPLC法对蒲公英酵素的七种活性成分测定,包括四种酚酸类化合物绿原酸、咖啡酸、对香豆酸、阿魏酸,三种黄酮类化合物芦丁、槲皮素、木犀草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整个发酵期中绿原酸含量极显著提高,咖啡酸和对香豆酸含量下降与阿魏酸含量提升成正比;黄酮单体在原液和酵素中槲皮素木犀草素芦丁,且发酵液黄酮单体含量均有显著增加。4.以pH、酒精度、总多糖、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值和样品保存时间为依据确定蒲公英酵素达到稳定发酵时长,pH值在330天达到最终稳定状态2.88;酒精度在300天达到稳定含量为0.3%vol;抗坏血酸,随发酵时间增加含量明显下降;总多糖蒲公英原液含量远高于蒲公英发酵液,糖分被大量消耗,差异极显著;发酵半年酵素高温条件下会变质不稳定,发酵一年的酵素可以在32℃条件至少保存一个月;综合所有指标结果表明,发酵半年的酵素液体成分还不稳定,发酵并未完全,发酵一年各物质才能完成合成和转化,酵素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图文】:

路线图,试验技术,路线图


试验技术路线图

样品,蒲公英,发酵液,酶活力


3.1 抗氧化能力3.1.1 酶活力活性酶的酶活力是评价一款酵素功能性的重要指标,图 3-1 是蒲公英原液、一次发酵液、二次发酵液中蛋白酶活力测定结果。蒲公英原液与一次发酵液比较蛋白酶活力有明显的下降,差异极显著,一次发酵液、二次发酵液比较差异显著,由于一次发酵液和二次发酵液的 pH 值都在 3 左右,当蛋白酶具有较低的最适 pH 值,,一般在 2-4 时是酸性蛋白酶,所以测定发酵液中蛋白酶活力就是酸性蛋白酶的活力,蒲公英原液是用新鲜蒲公英叶片研磨处理后立即测定是蒲公英本身含有的蛋白酶活力,发酵过程可能会导致蛋白酶活力下降,但同一酸性条件下,酶活力下降幅度小,酶活力相对稳定。图 3-1 三种样品蛋白酶活力Figure 3-1 Three samples of protease activity图 3-2 至图 3-4 是 SOD、POD、CAT 酶活力的比较。SOD 酶活力的测定,蒲公英原液与一次发酵液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Q9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波;吴志刚;刘文毅;董文轩;赵鑫;宁伟;;蒲公英无融合生殖特性初探[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宁伟;张建;吴志刚;马铭;赵鑫;李天来;;丹东蒲公英专性无融合生殖特性[J];植物学报;2014年04期

3 张建;费永俊;周存宇;;丹东蒲公英和斑叶蒲公英染色体变异初探[J];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10期

4 彭庆涛;;温光条件对蒲公英种子萌发的影响[J];山东林业科技;2014年03期

5 张晓嘉;宁伟;马铭;赵鑫;;3种生殖方式蒲公英花粉活力和柱头形态及可授性对比[J];西北植物学报;2014年08期

6 邢艳萍;张建;吴杰;陈倩倩;宁伟;;东北地区5种蒲公英花粉离体萌发条件及特性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7 宁伟;贾庆飞;李海娟;宋文婵;吴杰;李天来;;东北7种蒲公英花粉形态比较与分类问题探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8 郭小娇;郑义;张建;孙俊坤;宁伟;;不同浓度Ca(NO_3)_2对两种蒲公英(Taraxacum)硝酸盐积累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9 宁伟;吴志刚;吕双双;马铭;张建;;东北地区3种蒲公英的生殖方式[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10 郑义;郭小娇;赵婷;宁伟;;东北地区8种蒲公英(Taraxacum)叶片主要品质指标评价[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群;丹东蒲公英绿原酸生物合成关键酶TaHQTs调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

2 张建;蒲公英属植物繁殖生物学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梓嘉;丹东蒲公英TaWRKY14转录因子克隆及表达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

2 姚李祥;丹东蒲公英TaMYC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

3 徐亚琛;丹东蒲公英TaMYB59基因对胁迫的响应[D];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

4 周玉洁;丹东蒲公英酵素功能性成分初步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

5 刘晓敏;丹东蒲公英NRAMP基因克隆及功能鉴定[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6 刘越;农杆菌介导丹东蒲公英遗传转化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7 孙盈;贮藏温度及烹饪方式对蒲公英品质影响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8 付晓龙;外源诱导子对丹东蒲公英绿原酸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9 徐术菁;东北蒲公英(Taraxacum.Ohwianum)叶片再生体系建立与优化[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19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619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f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