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鲁氏接合酵母产葡萄糖醛酸发酵条件优化

发布时间:2020-04-28 11:49
【摘要】:以1株产葡萄糖醛酸的鲁氏接合酵母ZSR2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优化确定了鲁氏接合酵母ZSR2发酵产葡萄糖醛酸的最佳发酵条件(发酵培养基含有80 g/L蔗糖、30 g/L大豆蛋白胨,培养基初始p H 5. 0,种龄9 h,接种量为3%)。在此条件下,鲁氏接合酵母ZSR2产葡萄糖醛酸水平提高到14. 68 g/L,是优化前的3. 8倍。此外,通过在发酵过程中采用补料策略,使葡萄糖醛酸产量进一步提高到22. 36 g/L,是目前纯菌发酵法产葡萄糖醛酸的最高水平。研究结果可为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葡萄糖醛酸的工业化进程奠定基础。
【图文】:

肌醇,氧化酶,菌株,糖醛酸


7种碳源中,鲁氏接合酵母ZSR2以蔗糖和甘露醇作为碳源,可以获得较高产量的葡萄糖醛酸,分别为3.94和4.06g/L。但蔗糖与甘露醇相比具有价格优势,因此选择蔗糖作为发酵用碳源。对蔗糖浓度研究发现,当蔗糖质量浓度为80g/L时,鲁氏接合酵母ZSR2产葡萄糖醛酸产量达到最高,为7.97g/L。2.2.2发酵培养基氮源优化对发酵培养基的氮源种类研究显示,鲁氏接合酵母ZSR2发酵产葡萄糖醛酸的最佳氮源为大豆蛋白胨。并且,当大豆蛋白胨质量浓度为30g/L时,产酸A-菌株肌醇氧化酶酶活比较;B-菌株产葡萄糖醛酸能力比较图1菌株肌醇氧化酶酶活和葡萄糖醛酸产量比较Fig.1ThecomparisonofMIOXactivityandglucuronicacidyieldbetweenstrainsA-碳源种类对鲁氏接合酵母产GlcUA影响;B-蔗糖质量浓度对鲁氏接合酵母产GlcUA影响图2碳源对鲁氏接合酵母ZSR2产GlcUA影响Fig.2EffectofcarbonsourcesonproductionofGlcUAbyZ.rouxiiZSR2量最高,达到8.65g/L(图3)。2.2.3发酵培养基初始pH优化鲁氏接合酵母的最适生长pH在5.0~5.5[26]。对红茶菌产葡萄糖醛酸的研究表明,弱酸环境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葡萄糖醛酸的合成[21]。为寻找有利于葡萄糖醛的发酵条件,考察了发酵培养基初始pH对鲁氏接合

酵母,碳源,蔗糖,质量浓度


ǘ妊芯?发现,当蔗糖质量浓度为80g/L时,,鲁氏接合酵母ZSR2产葡萄糖醛酸产量达到最高,为7.97g/L。2.2.2发酵培养基氮源优化对发酵培养基的氮源种类研究显示,鲁氏接合酵母ZSR2发酵产葡萄糖醛酸的最佳氮源为大豆蛋白胨。并且,当大豆蛋白胨质量浓度为30g/L时,产酸A-菌株肌醇氧化酶酶活比较;B-菌株产葡萄糖醛酸能力比较图1菌株肌醇氧化酶酶活和葡萄糖醛酸产量比较Fig.1ThecomparisonofMIOXactivityandglucuronicacidyieldbetweenstrainsA-碳源种类对鲁氏接合酵母产GlcUA影响;B-蔗糖质量浓度对鲁氏接合酵母产GlcUA影响图2碳源对鲁氏接合酵母ZSR2产GlcUA影响Fig.2EffectofcarbonsourcesonproductionofGlcUAbyZ.rouxiiZSR2量最高,达到8.65g/L(图3)。2.2.3发酵培养基初始pH优化鲁氏接合酵母的最适生长pH在5.0~5.5[26]。对红茶菌产葡萄糖醛酸的研究表明,弱酸环境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葡萄糖醛酸的合成[21]。为寻找有利于葡萄糖醛的发酵条件,考察了发酵培养基初始pH对鲁氏接合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范艳群;许建中;徐询;刘亿婕;许晨;;离子排斥色谱法同时测定葡萄糖醛酸和内酯及葡萄糖醛酸稳定性[J];应用化学;2014年04期

2 陈辉;和娴娴;;葡萄糖醛酸及其内酯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J];山东食品发酵;2011年01期

3 郭耀基,王晓峰,唐黎华;采用二次内酯化方法从葡醛内酯生产废液中回收产品[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2004年02期

4 周锡堂,林培喜,胡智华;葡醛内酯生产工艺改进研究[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江;酱油酿造用鲁氏接合酵母菌的生长及其产香气成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2 和娴娴;葡萄糖醛酸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协光;刘文丽;郑彦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葡萄糖酸-δ-内酯[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5年09期

2 张协光;刘文丽;曾泳艇;郑彦婕;;气相色谱 质谱法测定食品中葡萄糖酸-δ-内酯[J];化学分析计量;2015年03期

3 孙雪;谢益民;杨海涛;姚兰;;TEMPO/NaBr/NaClO体系催化氧化法合成α-D-葡萄糖醛酸[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2年12期

4 李祥;房媛;文星;李进;兀浩;;马铃薯淀粉氧化工艺优化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2年19期

5 马彦;赵林林;刘华庆;袁华;吴元欣;;2,2,6,6-四甲基哌啶氧自由基/Ca(ClO)_2催化氧化甲基葡糖苷制备葡醛酸[J];应用化学;2012年05期

6 周红;王怡宁;潘志权;黄齐茂;;非均相催化氧化合成葡萄糖醛酸及内酯的研究进展[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7 李祥;赵倩;张青;王兰;房媛;;葡萄糖醛酸内酯清洁生产关键技术[J];中国酿造;2011年12期

8 陈辉;和娴娴;;葡萄糖醛酸及其内酯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J];山东食品发酵;2011年01期

9 徐子荣;沙作良;杨国军;;肝泰乐母液回收乙酸乙酯工艺研究[J];科技资讯;2010年13期

10 周楷;周红;胡倩;黄齐茂;杨珍知;潘志权;;肝泰乐生产废液常压下水解制备乙酰丙酸[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尚磊;低pH环境下酿酒酵母的生理差异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2 胡传旺;酱油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解析及功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红;王怡宁;潘志权;黄齐茂;;非均相催化氧化合成葡萄糖醛酸及内酯的研究进展[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2 马晓丽;孟磊;孙莲;李新霞;;HPLC分析大蒜多糖中的单糖[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9年07期

3 袁华;孙炎彬;邬茂;杜治平;闫志国;吴元欣;;Pd/La_(0.5)Pb_(0.5)MnO_3催化氧化甲苷合成葡萄糖醛酸[J];过程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4 袁华;孙炎彬;闫志国;杜治平;吴元欣;;葡萄糖醛酸内酯酯化及结晶工艺改进研究[J];应用化工;2007年04期

5 周斌;张承明;张承聪;李茂昌;;烟草中糖类的1-苯-3-甲基-5-吡唑啉酮衍生化与HPLC分析方法研究[J];云南化工;2006年06期

6 袁华;孙炎彬;闫志国;吴广文;吴元欣;;葡醛内酯的研究与开发[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6年02期

7 杨兴斌,赵燕,周四元,刘莉,王海芳,梅其炳;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当归多糖的单糖组成[J];分析化学;2005年09期

8 李波,许时婴;气相色谱法测定多糖中的糖醛酸[J];色谱;2004年05期

9 姜瑞芝,陈英红,杨勇杰,高其品;银耳多糖中糖醛酸含量的测定[J];中草药;2004年09期

10 牟玲;HPLC法测定葡醛内酯的含量[J];中国药品标准;200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马晶t

本文编号:26434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6434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8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