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介孔托贝莫来石催化剂的制备及物化性质调控

发布时间:2020-04-29 17:22
【摘要】:无机层状催化剂因其片层开放结构在大分子催化反应领域表现出高活性和强择型功能。通常采用溶胀、柱撑、剥离及层间扩孔等方式对其进行改性处理,但现有改性措施存在脱硅脱铝致使催化剂骨架被破坏、需借助有机模板剂和改性工序复杂等问题,不利于绿色制造。托贝莫来石独特11?层间距可为大分子扩散提供适宜的通道,层间钙离子和水分子及硅链上硅羟基可提供丰富的酸碱活性中心,同时,疏松的晶体层间结构还可允许通过同晶置换构造缺陷进而调变酸碱性质。首先,采用动态水热合成法,系统考察不同水固比、反应时间、Ca/Si摩尔比、硅源种类对托贝莫来石物化性质的影响。借助XRD、SEM、BET、NH_3-TPD和CO_2-TPD等表征手段对托贝莫来石晶相组成、微观形貌、比表面积及孔结构性质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以硅微粉为硅源、氢氧化钙为钙源,适宜的层状托贝莫来石晶体合成条件为Ca/Si摩尔比0.83,水固比20,180℃反应10 h。制得层状托贝莫来石催化剂比表面积65 m~2?g~(-1),孔容0.15 cm~3?g~(-1),以弱酸碱活性中心为主,总酸量和总碱量分别为0.181 mmol?g~(-1)和0.467 mmol?g~(-1)。以白炭黑硅微粉为共混硅源,托贝莫来石比表面积可调控65~220 m~2?g~(-1)范围,孔容可调控0.15~0.71 cm~3?g~(-1)范围,总酸量可调控0.127~0.181 mmol?g~(-1),总碱量可调控0.365~0.467 mmol?g~(-1)范围,介孔孔径集中分布在3~33 nm。利用同晶置换原理,研究了不同铝源和掺杂量对铝掺杂介孔托贝莫来石物化性质的影响,并考察了铝掺杂介孔托贝莫来石催化剂在硫化氢甲醇法合成甲硫醇工艺中的催化性能。借助XRD、SEM、XRF、XPS、FTIR、BET、NH_3/CO_2-TPD和TG等表征手段对托贝莫来石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孔结构、热稳定性及酸碱性质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不同铝源对合成产物晶相组成影响较大,以拟薄水铝石为铝源可成功对托贝莫来石进行同晶置换改性;铝掺杂托贝莫来石晶体热分解温度提高约10℃,介孔孔径集中分布在3~18 nm,新增强酸和强碱活性中心,但总酸量和总碱量下降至0.122 mmol?g~(-1)和0.374 mmol?g~(-1)。在压力1.0 Mpa、温度370℃、H_2S/CH_3OH摩尔比2:1、N_2流量90 mL·min~(-1)的反应条件下,铝掺量11.7%制得铝取代托贝莫来石催化剂在硫化氢甲醇法合成甲硫醇工艺中使CH_3OH转化率、CH_3SH选择性和CH_3SH收率分别达55.39%、80.82%和44.77%。利用同晶置换原理,研究了磷掺杂介孔托贝莫来石对其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孔结构、热稳定性及酸碱性质的影响,并考察了磷掺杂介孔托贝莫来石催化剂在硫化氢甲醇法合成甲硫醇工艺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磷掺杂托贝莫来石晶体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增至232 m~2?g~(-1)和0.95 cm~3?g~(-1),介孔孔径集中分布在3~18nm,总酸量和总碱量下降至0.144 mmol?g~(-1)和0.390 mmol?g~(-1)。磷掺量6.1%制得磷取代托贝莫来石催化剂使CH_3OH转化率、CH_3SH选择性和CH_3SH收率分别达56.77%、75.09%和42.63%。
【图文】:

示意图,托贝莫来石,模型,示意图


的主要模块。Hamid(1981)在研究 Zeilberg的样品时,进一步研究了托贝莫来石晶体结构,确定了托贝莫来石晶胞尺寸 a=11.172,b=7.392,c=22.779 。目前托贝莫来石更为精确的微观结构模型为Dreierkette模型,,如图1-1所示,钙离子配位数为 7 的 CaOx多面体层两侧结合着重复单位为 3 的 Dreierkette 型线性硅氧四面体链,共同形成了托贝莫来石结构的单位层,钙离子和水分子填充于单位层之间形成中间层,中间层距离通常为 11 ,单位层与中间层沿 c 轴方向反复堆积形成了托贝莫来石的整体结构。图 1-1 中上下层为重复单位为 3 硅氧四面体 Dreierkette 型线性硅链:其中两个硅氧四面体与 CaOx多面体层共用一个 O-O边,被称为配对四面体 P,第三个硅氧四面体与 Ca 多面体锥形顶点共享氧原子,连接两个成对的四面体

催化剂评价,托贝莫来石,评价装置,硫醇


2.4 层状托贝莫来石催化性能评价2.4.1 评价装置硫醇化反应评价在高压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上进行,工艺流程如图2-1所示。反应装置所用反应器为 SS304 不锈钢材质,Ф400×8 mm。催化剂装载量 1.0 g,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Q4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珑;李建民;陈建平;;新型托贝莫来石在塑料中的应用[J];工程塑料应用;2016年11期

2 潘珑;陈建平;李建民;吕通建;;新型托勃莫来石的结构与表征[J];工程塑料应用;2016年12期

3 夏明;;锆石及锆石-莫来石复合物的热力学特性[J];耐火与石灰;2015年05期

4 铁生年;王涛;汪长安;;微硅粉固相反应制备莫来石粉体工艺[J];科技导报;2013年34期

5 叶昌;张海峰;陈思思;;利用粉煤灰富集氧化铝制备莫来石工艺研究[J];中国陶瓷;2010年09期

6 姚树玉;陈蕴博;崔洪芝;刘立强;王淑峰;;SiO_2-Al_2O_3-FeO体系中制备莫来石连续纤维[J];金属热处理;2007年06期

7 杜晶;薛群虎;刘世聚;周永生;范建超;;高纯莫来石原料合成工艺研究[J];耐火材料;2006年02期

8 陶权;合成莫来石原料的研制与生产[J];耐火材料;2003年04期

9 王静,刘银,张明旭,王海龙,张锐;莫来石前驱体化学制备方法研究进展[J];河南建材;2003年04期

10 刘凤梅,韩守梅;利用水淬炉渣合成托贝莫来石的研究[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建华;尹玉成;方选明;梁永和;;TiO_2对高纯原料合成莫来石的影响及反应动力学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08年

2 万军;;矾土基莫来石的性能研究[A];2011年耐火原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胡嗣胜;漆虹;徐南平;;多孔莫来石支撑体的耐碱腐蚀性能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4 姚心侃;郝建民;;富铝莫来石物相定量分析的巧妙方法[A];第八届全国X射线衍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郝立苗;周长灵;王艳艳;徐鸿照;刘福田;;溶胶-凝胶法低温合成莫来石的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6年

6 薛云嘉;关辉;刘家臣;;莫来石/莫来石纤维复合多孔隔热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4年

7 徐晓虹;骞少阳;吴建锋;冷光辉;刘孟;方斌正;;莫来石结合碳化硅高温吸热陶瓷抗氧化性能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10年

8 叶方保;孙高扬;杨中正;;综合利用资源,烧结合成莫来石均质料[A];2011年耐火原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孟佳宏;杨正方;刘维跃;刘雄光;;常压烧结莫来石/氧化锆/碳化硅复相陶瓷的研究[A];94'全国结构陶瓷、功能陶瓷、金属/陶瓷封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10 李雪冬;朱伯铨;;以硫酸铝和氧化硅在硫酸钠熔盐中合成莫来石的动力学研究[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马维东 柳常青;泉鑫年产1.5万吨单晶相莫来石生产线将试产[N];朔州日报;2011年

2 小马;日本研制出高性能莫来石陶瓷粉末[N];广东建设报;2003年

3 通达耐火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童玲欣 罗华明 占华生 张林;粉煤灰结合煅烧Al(OH)_(3)制备轻质高强莫来石的研究[N];中国建材报;2014年

4 夏文斌 氋长贺 张积礼 马淑龙;莫来石均质料制备新型硅莫砖的研究与应用[N];中国建材报;2016年

5 葛铁柱 杨伸勇;高铝质耐材原料探源[N];中国冶金报;2015年

6 张明宇 安建成;莫来石—高硅氧玻璃复相材料的制备与表征[N];中国建材报;2013年

7 林彬荫;低蠕变砖对材料高温性能的影响[N];中国建材报;2014年

8 林彬

本文编号:26448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6448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8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