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永安超无烟煤显微组分及其光性演化

发布时间:2020-05-03 15:31
【摘要】:超无烟煤在石墨烯原材料制备中可能存在天然优势。福建省超无烟煤占全省煤炭资源97%左右,独特的煤化作用历史和地质条件造就了研究煤向石墨转化的天然实验室。为此,本文以福建永安地区中二叠统童子岩组为对象,分析超无烟煤显微组成特点,研究显微组分反射光性演化规律,探讨显微组分构造变形机制,取得系统认识。发现超无烟煤除原有显微组分外,衍生出一系列光性变化强烈的新(次)生显微组分,构成超无烟煤独特的显微组分类型。超无烟煤原有显微组分演化速率和演化程度不一,(变)壳质组演化超前于(变)镜质组,(变)惰质组较滞后,新生显微组分光学各向异性显著,见流动状结构的各向异性体和后生裂隙产出的类石墨体。发现超无烟煤原有显微组分壳质组最大反射率(ER_(o,max))超过镜质组最大反射率(VR_(o,max)),惰质组最大反射率(IR_(o,max))最低,光学性质相比于低~中阶煤发生“倒转”。各类显微组分最小反射率(R_(o,min))及双反射率(R_(bi))随VR_(o,max)增加发生“逆转”,转折点位置与显微组分演化速率快慢相对应,暗示不同显微组分石墨化作用进程以及可石墨化程度有所不同。发现超无烟煤显微组分反射率参数演化在同种显微组分中具有共性规律,不同显微组分之间差异明显,对应于超无烟煤显微组分演化的阶段性和阶跃性;显微组分演化受控于地层温度、压力以及成煤环境和成煤母质类型,在超无烟煤阶段向长程有序石墨结构转变明显,拼叠作用是其重要演化机理。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Q5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袁建伟,马毓义;显微组分对粉煤燃烧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1995年04期

2 张群;;推荐一种用于煤岩综合分析的计算机定量统计方法[J];煤炭分析及利用;1988年02期

3 张磊;刘文礼;门东坡;;煤岩显微组分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几点建议[J];煤炭工程;2013年04期

4 李文英;谢克昌;;煤岩显微组分的分离及其表征[J];煤炭分析及利用;1991年03期

5 熊波,钟宁宁,李贤庆,王铁冠,黄光辉,甘长凤;显微组分荧光测量技术及其应用的设例研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6 张军,袁建伟,马毓义;煤的显微组分及其对粉煤焦形态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1995年03期

7 鲍芳;李志明;张美珍;王汝成;;激光拉曼光谱在有机显微组分研究中的应用[J];石油实验地质;2012年01期

8 丁华;张宇宏;白向飞;;煤中有机显微组分自动识别初步研究[J];煤质技术;2009年01期

9 刘大锰,金奎励,艾天杰,毛鹤龄;有机显微组分的二次离子质谱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1996年05期

10 张军,,袁建伟,马毓义,王生维;显微组分在粉煤颗粒中的存在形式[J];燃烧科学与技术;199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匡宗;郭绍辉;李丽云;;用~(13)C NMR波谱技术研究干酪根显微组分的生烃特征[A];第八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4年

2 陈建平;邓春萍;王汇彤;韩德馨;;中国西北侏罗纪煤系显微组分热解油生物标志物特征[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黄擎宇;;全岩显微组分定量统计与干酪根镜检分析方法之比较[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陈建平;王汇彤;邓春萍;韩德馨;;中国西北侏罗纪煤系显微组分生烃潜力、产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李久庆;秦勇;王博洋;;超无烟煤煤岩显微组分的镜下精细识别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6 张文成;毛清龙;唐崇丹;黄作明;;煤岩反射率自动测定和有机组分测定系统的研究[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佩珍;张林晔;李钜源;李政;黎萍;;济阳坳陷煤系烃源岩显微组分特征[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李佩珍;徐兴友;郭春清;孔祥星;;准噶尔盆地胜利勘探区块烃源岩全岩显微组分特征研究[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罗义;;安徽阜阳地区古城低凸起煤系烃源岩生烃潜力分析[A];地质与可持续发展——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03年

10 李小彦;;神东矿区2~(-2)煤的煤相研究[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林建英;煤及煤岩显微组分热解、气化过程中氮的迁移机理[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2 谷天野;显微组分对大同煤加工和转化影响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3 张磊;开滦煤显微组分分离及其富集物的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4 赵云鹏;西部弱还原性煤热解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久庆;永安超无烟煤显微组分及其光性演化[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2 石正祥;神东长焰煤煤岩显微组分解离特性及强化重力富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3 杨晓宇;淖毛湖煤及显微组分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气氛下的热解行为[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4 陈山来;煤的显微组分对生物产气的控制机理[D];河南理工大学;2016年

5 羡宇帅;强化重力场下低阶烟煤煤岩显微组分分离[D];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

6 孙振华;神东长焰煤煤岩显微组分电选富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7 周艳君;浮选法分离神府煤煤岩显微组分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8 殷子wF;特征抽取算法及其在煤岩显微组分分类中的应用[D];安徽工业大学;2016年

9 李宇航;配低阶煤显微组分对炼焦煤塑性性质的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6年

10 宋强;低阶煤显微组分浮选分离试验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47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647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3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