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酸盐基底荧光材料的合成与发光性质的研究
【图文】:
图 1-1 发光材料发光简图,A 为激活剂。材料的合成方法发光材料具有极为广泛的用途,因此发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日重视。其中固体发光材料有诸多合成方法,,如高温固相反应法、溶熔剂法、微波法、水热法、低温燃烧法等[3]。固相反应法: 将固体原料进行充分混合后,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化学物相从而得到目标产物,如含氧酸盐类、二元或多元陶瓷化合物等作为一种传统的合成方法,尽管有其固有的缺点,如能耗较大、效时间较长、粉体不够细、粒度分布不够均匀等,但是由于高温固相多种体系,通过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的粉体样品制备工艺简单、成
图 2-2.Gd3BWO9的晶体结构图.2 光学性质Gd3-xBWO9: xBi3+荧光粉(其中 x = 0, 0.005, 0.010, 0.050, 0.100, 0.150, 0.2激发光谱和 339 nm 处的激发强度随 Bi3+离子掺杂量的变化分别如图 2-3( 2-3(b)所示。从图 2-3(a)中可以看出,Gd3-xBWO9:xBi3+在 300 nm至 400 nm长范围内存在一个中心位于 339 nm 的宽吸收峰。当未引入 Bi3+离子3BWO9基底在 330nm具有较弱的吸收。从图 2-3(b)中可以看出,当逐渐提+离子掺杂量到 0.01(x = 0.01)时,吸收强度达到最强。继续提高 Bi3+离子掺,荧光粉在紫外区的吸收强度逐渐减弱。未引入 Bi3+时,在 300 nm 400间的宽吸收峰对应 WO6基团中 O 原子到 W 原子的荷移跃迁(CT)吸收,+离子后则对应 Bi3+离子的 S-P 跃迁吸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Q4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美璐;李育珍;黄志慧;高利珍;;有机、无机及纳米复合荧光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5年06期
2 王林同;孟庆国;胡顺伟;;稀土荧光材料的研究进展[J];潍坊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卫万强;贺毅;金应荣;马郡键;王博;顾庭瑞;;用磷辅助还原的Sr_3Al_2O_6:Eu~(2+)白色荧光材料[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4 王艳忠,黄素萍;新型荧光材料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J];化工新型材料;2000年11期
5 丘邑;新型灯用荧光材料[J];稀土信息;1999年05期
6 俞文正;方立奎;;霞光塑料[J];合成树脂及塑料;1988年01期
7 李文连;;荧光材料新进展[J];发光快报;1988年04期
8 ;采用高亮度单晶柘榴石材料的可见显示系统[J];发光快报;1988年Z1期
9 刘卫民;;微颗粒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J];发光快报;1988年Z1期
10 徐宝庆;徐兆华;包碧年;孙炳方;张华杰;;硫化锌镉基质荧光粉灼烧时的相变[J];应用化学;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卫国;张金明;张军;;纤维素基动态全彩荧光材料[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P:生物基高分子[C];2017年
2 秦伟平;;一种具有超高量子产率的近红外荧光材料[A];第八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摘要[C];2013年
3 徐晶;夏威;邓华;肖志国;;硅酸盐荧光材料的开发与研制[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闫东鹏;;主客体结构智能响应荧光材料的组装与性能研究[A];2015年第十四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下)[C];2015年
5 刘浩;曹卫国;赵刚;;含氟咔唑类有机荧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全国氟化学会议论文集[C];2016年
6 韩亚军;魏俊发;韩波;石先莹;;新型荧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贾若男;;比率式纤维素基荧光材料用于海鲜食品新鲜度可视化检测[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P:生物基高分子[C];2017年
8 张家骅;郝振东;张霞;王笑军;;能量传递与白光LED荧光材料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王婷;杨建军;周天亮;刘泉林;;新型半导体照明用荧光材料研究[A];2012中国功能新材料学术论坛暨第三届全国电磁材料及器件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李婷婷;高永臣;贾瑜珲;黑泽\
本文编号:2679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679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