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阶煤流化床两段气化制清洁燃气实验研究
【图文】:
见的固定床气化炉有 UGI 气化炉、鲁奇气化炉(Lurgi)、鲁奇液态排渣气化炉ritish Gas-Lurgi, BGL)等。根据煤/焦颗粒流动方向和生成气体流动方向一致性,,以将固定床气化炉分为上吸式、下吸式和横吸式等三类。其典型结构见图 1.3 所,各自的技术特点分析见表 1.2[26-28]。
化炉和双流化床气化炉,其反应器结构见图 1.4。目括:温克勒气化炉、高温温克勒气化炉、U-Gas 气化聚气化炉、恩德气化炉、鲁奇循环流化床气化炉等[2((a) (b)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5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宝岐;罗雄威;;我国半焦产业发展趋势及建议[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4年04期
2 曾世泽;;半煤半焦炼出优质铁[J];河北冶金;1959年17期
3 ;裂解加氢[J];燃料学报;1957年01期
4 ;低温半焦的利用[J];石油炼制与化工;1958年12期
5 ;碱金属催化剂对煤半焦气化的影响[J];煤炭转化;1979年04期
6 沈满珍,黄克权;用气相色谱法研究煤与半焦的特性 Ⅰ.煤和在氮气氛下热解半焦的微孔[J];燃料化学学报;1984年02期
7 王剑秋;王贤清;;颗粒页岩半焦燃烧反应模型的研究[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87年03期
8 王贤清;王剑秋;钱家麟;朱亚杰;;油页岩半焦燃烧中灰分层的扩散动力学研究[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87年04期
9 白雪峰,郭树才;平庄褐煤干馏半焦的合理利用[J];煤气与热力;1989年03期
10 邱介山;郭树才;;固体热载体干馏半焦的分子筛性质研究[J];煤化工;199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刘军利;唐惠庆;郭占成;;炼焦收缩阶段半焦脱硫的实验研究[A];200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4年
2 张亚婷;云卉;王露;刘涛;周安宁;;神木半焦改性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2分会:催化化学[C];2014年
3 李春虎;杨林;王林学;胡龙军;齐欣;冯丽娟;;改性活性半焦选择性吸附脱除燃油中含硫化合物的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刘典福;魏小林;盛宏至;;半焦与RDF混烧排放特性实验研究[A];2004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4年
5 肖瑞瑞;李鹏;陈雪莉;于广锁;于遵宏;;生物质热解半焦对焦油吸附效果的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周宏仓;金保升;肖睿;仲兆平;郑有飞;汤莉莉;;原煤和半焦加压燃烧飞灰中PAHs分布特性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6暨第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文泰;李春虎;阎子峰;;半焦的成型及脱除SO_2性能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王萍;于英民;李春虎;;改性半焦低温下脱除烟气中NO_x[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张苓 方雪萍;半焦产业欲“清洁转身”[N];中国冶金报;2009年
2 裴贤丰 曲思建 王利斌 商铁成 张樝 王晓磊;半焦的应用现状与发展[N];中国冶金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兴刚;煤热解需破除半焦利用瓶颈[N];中国化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玉高;煤及热解半焦粉末的温和氧化解聚[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胡沔;半焦载Fe-Ni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生物质催化热解的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王岚(Mahmood Laghari);快速热解生物质半焦的制备及其在沙漠土壤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么遥;细粉半焦预热燃烧及NO_x生成特性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6年
5 巩志强;低阶煤热解半焦的燃烧特性和NO_x排放特性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6年
6 王芳;低阶煤流化床两段气化制清洁燃气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7 王俊琪;煤的部分气化及半焦燃烧系统集成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周宏仓;流化床煤部分气化/半焦燃烧多环芳烃生成与排放特性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9 张睿;烟煤热解半焦气化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10 郭峰波;半焦/改性半焦催化CH_4-CO_2重整特性及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从昭;褐煤低温热解实验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孟祥嵩;内蒙古褐煤热解特性及半焦燃烧特性试验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3 杨倩;陕北低阶煤低温热解实验研究[D];延安大学;2015年
4 丁晓阔;褐煤半焦加氢气化制甲烷反应特性和反应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5 喻长连;固体热载体法褐煤热解及半焦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6 梁丽静;低阶煤热解半焦制水焦浆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7 景瑞军;含氧煤层气低温脱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8 洪勇;低热值油页岩半焦流化床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9 彭海军;Corex熔融气化炉内块煤裂解形成半焦的结构及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10 蒋文强;生物质热解及半焦气化特性实验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08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708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