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有机铵盐荧光性质的构效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5 00:18
【摘要】:荧光的产生与特定的分子结构及聚集态结构有关,理解特定分子结构及聚集态与荧光的关系对构建荧光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带有芳香环的刚性结构是传统的荧光基团,而目前许多仅含有叔胺,C=C,C≡C,C=O,-OH以及酰亚胺等简单官能团的小分子也具有荧光,其发光单元、发光机理与传统的荧光分子不同:(1)没有明显的刚性大共轭基团,通常是非共轭双键结构及易形成氢键的基团;(2)稀溶液中荧光较弱,高浓度或固态条件下荧光较强;(3)发光机理还没有达成共识。现在含有非传统荧光基团的荧光物质的研究多集中于高分子、氨基酸等物质。我们的前期工作表明,不含大共轭结构的羧酸铵盐小分子和含氮杂环咪唑啉衍生物具有荧光。本论文主要研究这两类物质结构与荧光性质之间的关系,从单晶结构结合理论计算分析、阐明其发光机理,并对其应用进行初步探索。本论文对扩展荧光分子的研究范围,丰富荧光发光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中和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一元羧酸-铵盐小分子,总结原料结构、外界因素对产物荧光性质的影响并探索其发光机理;选用不同链长的一元酸(甲酸、乙酸和丙酸)分别与乙二胺反应,比较其荧光性质的差异;选用乙胺、二乙胺和乙二胺分别与乙酸反应,比较有机胺对其产物荧光性质的影响;培养乙酸-乙二铵盐的单晶,探索固态荧光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液态下的荧光发射机制;研究温度、pH值对一元羧酸-铵盐荧光性质的影响及其用于金属离子检测。2.合成一系列多元羧酸铵盐,系统研究多元羧酸结构及外界因素对多元羧酸铵盐荧光性质的影响。选取乙二胺分别与不同的多元羧酸(乙二酸、丙三羧酸和乙二胺四乙酸)反应,比较三种产物荧光量子产率;研究乙酸-乙二铵盐与乙二酸-乙二铵盐荧光性质差异的原因,探究温度、pH值对乙二酸-乙二铵盐荧光性质的影响及其在金属离子检测上的应用。3.研究一系列含咪唑环的化合物的荧光性质,并对其荧光发射机理进行初步探索。一系列含有咪唑环结构的化合物咪唑啉、2-甲基咪唑啉(2MZ)和2-乙基咪唑啉均具有蓝色荧光,并且取代基脂肪链长抑制荧光的发射。咪唑环存在的不饱和键和环结构增加了分子的刚性和平面性,使发生荧光成为可能。此外,对称位置的电子供体(NH-)的存在有利于荧光的增强,主要原因是由于P-π的共轭作用,提高了π电子共轭程度。4.将2MZ与乙酸构建羧酸铵盐体系,对比成盐前后荧光性质的变化,进一步明确羧酸铵盐结构对荧光产生的作用。1)~1H-NMR、ESI-MS、红外和单晶衍射表征证明2MZ和乙酸成功以羧酸铵盐的形式结合生成2-甲基咪唑啉-乙酸盐(2MZA),讨论成盐前后结构对荧光性质的改变;2)2MZ和2MZA溶液均可以实现对Fe~(3+)的快速识别,且灵敏度较高;此外成盐后的溶液在pH=2.0-5.0范围内的荧光强度变化呈线性增加,可作为定量检测pH值为2.0-5.0范围内的pH传感器。综上所述,本文制备的一系列羧酸铵盐荧光小分子合成简单、结构明确,对其荧光机理的探究有助于新型非传统荧光化合物的挖掘和发光机理研究的发展。在传感器、生物探针等方面具有潜在的用途。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Q226.31
【图文】:

衰变过程,分子内,荧光


过程如图 1.1 所示,有机化合物分子在入射光的态,随后快速下降到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 S1后通过辐射衰变释放出荧光或磷光。这就是荧被认为是探索高效荧光光化合物的重要理论依据

实例图,生色团,荧光,实例


图 1.1 上半部分展示了部分中存在共轭不饱和基团或芳香环,。但是,近年来发现某些有机化合=C,C≡C,C=O,-OH 以及酰亚胺团,它们在适当条件下,却也可以非传统荧光大分子和小分子两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茂生,赵锦端,何应律;三羟基荧光酮类试剂荧光性质的研究[J];岩矿测试;1989年04期

2 苏文辉,陈久华,千正男,武士学,马贤锋,阎学伟;稀土离子掺杂对人工翡翠宝石荧光性质的影响[J];中国稀土学报;1989年02期

3 刘应亮,石春山,李有谟;Eu~(2+)和Ce~(3+)激活的BaYF_5荧光性质[J];应用化学;1989年05期

4 刘光华;稀土-邻苯二甲酰异羟肟酸荧光固态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1989年02期

5 冯泳兰;周雀;;荧光素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荧光性质研究[J];光谱实验室;2009年05期

6 王世华,王林同,任光明;二碘化铕的相变结构及荧光性质[J];无机化学学报;1995年01期

7 隋革新;肖英慧;;2-(2-(吡啶)-3(吡啶-2-甲基)咪唑)甲基吡啶的合成与荧光性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5期

8 沈新峰;杨良准;张晨;张兰芬;任黎雯;余锡宾;;对苯二甲酸-铕-钇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J];化学研究;2007年04期

9 肖英慧;侯近龙;李亚男;高山;邓兆鹏;朱丽娜;;硝酸根调控的2-(3/4-吡啶)基嘧啶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质[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7年02期

10 高继红;杨天林;吴根亮;;2,2,2-胺三乙酰-苯胺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荧光性质[J];稀有金属快报;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颜士臣;陈龙;郝启超;汪永涛;汤桂梅;李天铎;;溶剂热法合成的金属配合物及荧光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李盎然;李力;侯红卫;;不同金属离子对于配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2013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何丹凤;刘术侠;;两例碱土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及荧光性质研究[A];2015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5年

4 李永绣;吴燕利;李颖毅;罗军明;孙伟丽;冯晓平;汪桂华;周雪珍;;超细Y_2O_3:Eu片和块的合成与荧光性质[A];中国稀土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袁泽利;张奇龙;杨再根;刘克勋;朱必学;;新型席夫碱大环锌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A];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三届大环化学暨第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2006年

6 高月强;顾文;王莉;朱平;刘欣;;稀土-氧钒混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无机与配位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谢主霖;黄书娟;周洁;杨瑞卿;谢永荣;;2-(5′-氨基四唑)丙酸锌、镉的原位合成、结构与荧光性质[A];2015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5年

8 汤莹;陈萌;钱东金;;含氮多齿手性配体铕配合物的荧光性质[A];第十七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陈丽婵;杨海燕;池毓务;;功能化离子液体的荧光性质及其分析应用[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王南南;江秀明;王宏雁;周长智;李建伟;向国强;;具有荧光性质的聚马来酸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冬荣;新型螺旋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宋学琴;酰胺型配体稀土配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质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张竞超;稀土硼/钼/钨酸盐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杨敏;铌酸盐:高温高压合成与荧光性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刘小育;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荧光性质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6 王华;芳香基官能化硅烷的制备及荧光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7 周吉冲;稀土硼酸盐/氟化物的水热合成及其荧光性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李文红;黄酮类化合物荧光性质与分析方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9 赵彦武;镧系、过渡金属功能配合物的构筑及荧光性质、手性传感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7年

10 曾光;铜(Ⅰ)卤簇基荧光金属有机骨架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琴;AIE分子修饰的金属-有机框架物的荧光性质及其应用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2 孟茹茹;多酸基微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荧光性质研究[D];河南大学;2019年

3 聂晨;有机铵盐荧光性质的构效关系研究[D];济南大学;2019年

4 王怡乐;色烯类衍生物的荧光性质探究及其应用[D];海南大学;2019年

5 孙启瑞;几种阿朴菲类生物碱的荧光性质及分析方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6 王丹阳;某些黄酮类化合物的荧光性质与淡豆豉中总异黄酮的荧光分析方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7 苏艳敏;有机酸参与的银(Ⅰ)硫簇和混价态银硫簇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8 赵文勇;烯烃-铜(Ⅰ)配合物合成、表征及其荧光性质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9年

9 赵佳;纳米金团簇荧光性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10 李风波;基于稀土离子金属有机骨架的制备及其荧光性质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13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713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8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