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粮中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响应面法优化液态发酵条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Q920.1;Q93
【图文】:
图 2.1 天然蜂粮样品菌落形态(A:孟加拉红培养基;B:MRS 培养基;C:MC 培养基;D:LB 培养基)Fig.2.1 Colony morphology of natural bee bread samples(A: Bengal red medium; B: MRS medium; C: MC medium; D: LB medium)通过对天然蜂粮样品中的菌种进行分离,涂板后观察菌落形态特征,将不的菌落依次编号为菌 1~12。2.5.2 基因组提取:对 12 种初步分离的菌落提取基因组 DNA。
图 2.2 菌落基因组电泳图(1-12 泳道分别对应 1-12 号菌落编号;Marker: 1 kb DNAMarker)Fig.2.2 Colony genome electrophoretic diagram(Lanes 1-12 correspond to colonies number 1-12 respectively;Marker: 1 kb DNA Marker)结果:成功提取了 12 种菌落的基因组 DNA,-20℃保存备用。2.5.3 特异性引物的 PCR 扩增:以 1-12 号菌的基因组作为模板,用 Its1 和 Its4 进行 1~4 号菌的 PCR 反应,引物 gyrb 进行 5~12 号菌的 PCR 反应,以期获得清晰的特异性条带,为后续研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祥伟;王静;高夫超;吕云岭;赵占鳌;韩伟;;天然蜂粮的营养成分分析[J];中国蜂业;2012年Z4期
2 朱军莉;王晔;励建荣;;生物保鲜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细菌素特性研究[J];中国酿造;2010年05期
3 叶雪飞;阮辉;冯石开;朱承亮;何国庆;;发酵乳杆菌增殖培养基营养因子优化研究[J];食品科学;2010年05期
4 马春丽;张兰威;;高产酸性能乳酸菌的筛选及产酸机理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0年01期
5 孙丽萍;徐响;;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对油菜蜂花粉破壁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8年06期
6 敖晓琳,张小平,李诚,鲁妮,Kristina Lindstrm;川西高原牧区自然发酵酸乳中优良乳酸菌性能测定及应用[J];乳业科学与技术;2005年02期
7 朱奇,刘国富,郭善利,陈彦,吴玉厚;双歧因子人工蜂粮保健食品及抑瘤作用研究[J];食品科技;2004年01期
8 苏松坤,陈盛禄;茶(Camellia sinensis)蜂花粉及其蜂粮的营养成分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苏松坤,陈盛禄,余旭平,林雪珍,胡福良;花粉和蜂粮中细菌的分离和鉴定[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1年06期
10 苏松坤,陈盛禄,余旭平,林雪珍,胡福良;花粉和蜂粮中霉菌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崔学沛;意大利蜜蜂天然成熟蜂粮菌种鉴定及人工蜂粮发酵影响因素的探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25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725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