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基于蚕丝蛋白的水刻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6 16:35
【摘要】:生物兼容、环境友好、附加值高、应用广泛的生物蛋白材料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半导体加工技术的蓬勃发展,先进的微纳加工技术开始应用到天然生物蛋白材料上,实现了具有多种特性和功能的微纳器件和系统,在生物医疗相关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已经成为一个广阔的多学科交叉型的研究方向。然而,当前大部分半导体微纳加工技术都难以与生物蛋白材料兼容,这严重限制了生物微纳器件和系统的进一步发展。针对上述挑战,本论文提出一种专门针对生物蛋白材料的环境友好型生物微纳加工工艺-水刻技术。目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结合丝蛋白的可控溶解特性,将打印机变成“光刻机”,实现了晶圆级大规模生物蛋白水刻技术。相比于传统微纳加工技术,该技术兼具双重加工模式——“减法”模式和“加法”模式,既可实现水溶性丝蛋白的图形化溶解,也可实现功能性墨水的图案化沉积。此外,区别于传统微纳加工技术的特征在于:利用水刻技术不仅能完成平面微结构的加工,还可直接在曲面上实现微结构的制备。2.利用水刻技术的“减法”模式,可直接在蚕丝蛋白基底上加工出微透镜结构。基于加工图形的天然形貌特征,并结合蚕丝蛋白在可见光范围内良好的光学特性,从而实现了可用于光学成像的多焦距微透镜的大规模直接制备。此外,由于蚕丝蛋白具有可控的降解速率,因此该蛋白微透镜阵列在完成指定功能后可被降解,并且降解情况可通过其成像质量的变化来反馈。3.利用水刻技术的“加法”模式,实现了可定制细胞图案化培养。蚕丝蛋白作为生物分子矩阵化平台具有维持生物药物分子活性的优势,在此基础上,结合水刻技术,成功实现了脑胶质瘤与神经元细胞的图案化培养。从药物图案化到细胞图案化,整个过程完全可定制,并且不引入任何有毒害化学物质。4.应用水刻技术的双重模式,提高了纳米摩擦发电性能。打印墨水经多次无序沉积,按需加工蛋白刻蚀结构,进而定制了摩擦表面的粗糙度以增强摩擦纳米发电机电信号的输出。此外,通过掺杂金纳米颗粒、碳纳米管等方法来制备功能化墨水,刻蚀蛋白基底的同时还可化学修饰摩擦表面结构,从而优化了纳米摩擦发电机的电学性能。5.结合水刻技术及二氧化锆(Zr O2)介质微球自组装工艺,实现了全介质与混合超表面的规模化加工。通过调节水刻打印参数(如点阵周期、刻蚀深度),在蚕丝蛋白基底上制备了周期性孔阵作为Zr O2微球自组装的模板。基于蛋白微孔周期的灰度变化,我们实现了全介质超表面结构色的制备。进一步,在具有金属超表面的基底上,我们实现了Zr O2微球在谐振环开口处的分步自组装,最后成功制备了规模化混合超表面。本论文研究成果表明,基于蚕丝蛋白的水刻技术,不但实现了生物蛋白材料的晶圆级规模化快速加工,而且通过可定制细胞图案化培养,解决了目前半导体微纳加工制造中所存在的生物兼容性差、环境不友好等一系列问题。该技术成果涉及生物材料、生物光学、组织工程、先进制造等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Q93
【图文】:

SEM图,阵列探测器,太赫兹,单频


图 1-2 单频段超材料太赫兹阵列探测器 SEM 图,作为集成电路芯片技术在生物领域的延伸与推广,其展相辅相成,是微纳加工技术应用的又一重要领域[15-1可分为两大类:微点阵芯片与微流体芯片。其中,微流

微流控芯片,细胞培养,实物,单元


图 1-4 微流控芯片实物图与细胞培养单元实,微纳加工的应用绝不仅限于上文中所介绍的领域,其在纳米电子磁存储领域、微机电系统领域等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实际工艺过种微纳器件的制造都不是单一使用某一加工技术来完成的,而是多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生物信息[J];科学中国人;2016年34期

2 张瑾莉;杨希;徐敏;司武阳;;蚕丝蛋白的营养价值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J];饮食科学;2017年08期

3 祝永强;魏克民;朱良均;;蚕丝蛋白/中药复合物对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的实验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09年04期

4 朱良均,斯可耳,姚菊明,李幼禄,陈国定;蚕丝蛋白的机能和应用[J];丝绸;1996年06期

5 封云芳;马石平;吴子婴;冯香琴;蒋晓英;徐辉;;用反相气相色谱法研究桑蚕丝的多重转变[J];化学通报;1987年07期

6 封云芳;陈碧源;许红燕;;不同荧光色桑蚕丝蛋白的电泳研究[J];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7 ;蚕丝蛋白增值关键技术、产业化生产及其功能化应用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8年02期

8 刘永成,邵正中,孙玉宇,于同隐;蚕丝蛋白的结构和功能[J];高分子通报;1998年03期

9 ;源于蚕丝更优于蚕丝 宝丝立蚕丝蛋白纤维实现批量化生产[J];黑龙江纺织;2013年01期

10 孔祥东,朱良均,闵思佳;功能性蚕丝蛋白食品的研究概况[J];食品工业科技;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玉军;柳学广;徐世清;;桑蚕丝蛋白生物新功能的开发及应用[A];中国蚕学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苏帝翰;姚萌;邵正中;;蚕丝蛋白凝胶的结构与性能[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B:生物大分子[C];2017年

3 张海萍;朱良均;闵思佳;;接枝共聚法在蚕丝纤维和蚕丝蛋白改性中的应用进展[A];中国蚕学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毅;肖宏涛;薛美思;;适宜于构建组织工程脂肪的蚕丝蛋白支架的筛选[A];美丽人生 和谐世界——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20周年庆典暨第三届两岸四地美容医学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5 徐昌建;李德昌;季葆华;;蚕丝蛋白β片结构破坏动力学过程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6 周平;李贵阳;孙尧俊;;蚕丝蛋白结构及其化学位移[A];第十一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0年

7 胡长利;崔建云;;蚕丝理化性质与蚕丝蛋白在食品中应用研究进展[A];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胡皆汉;郭建民;韩秀文;纪涛;;蚕丝蛋白结构的固态CP-MAS~(13)C NMR研究[A];第五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8年

9 韩秀文;郭建民;胡皆汉;刘秀梅;;蚕丝蛋白的NMR研究 Ⅰ.桑蚕及榨蚕丝素的液体高分辨NMR研究[A];第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0年

10 胡彬慧;杨明英;朱良均;;蚕丝蛋白在食用领域的研究概况[A];全国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本报记者 马洋;蚕丝蛋白提取帮蚕丝应用换新颜[N];江苏科技报;2015年

2 本报记者 何芳 王莹;蚕丝蛋白:食品保健品的营养添加剂[N];中国企业报;2012年

3 记者 许海坡;苏州宝丝立蚕丝蛋白纤维实现批量化生产[N];中国纺织报;2013年

4 记者 张亦筑;西南大学首创高功能涤纶蚕丝蛋白复合面料[N];重庆日报;2013年

5 刘峰 朱展云 龚德才;出土丝织品“半干半湿”研究[N];中国文物报;2016年

6 李文;人造皮肤:蚕丝蛋白人造皮[N];广州日报;2011年

7 杨海艳 俞翔 龚德才;古代丝织品炭化研究进展[N];中国文物报;2016年

8 编译 蔡倩;从饱和状态中脱颖而出[N];中国纺织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帅亚俊;微/纳拓扑结构蚕丝蛋白支架的构建及其骨修复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2 郑可;蚕丝蛋白的纳米纤维的制备与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17年

3 李力;贾湖遗址墓葬土壤中蚕丝蛋白残留物的鉴定与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4 张锋;静电纺丝构建蚕丝蛋白基支架及其应用于神经修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聂作明;家蚕体相关蛋白乙酰化修饰鉴定及其对蚕丝蛋白合成影响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6 马明明;蚕丝蛋白及某些染料的电化学研究与应用[D];西北大学;2009年

7 费翔;蚕丝蛋白调控功能性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D];复旦大学;2013年

8 程成;蚕丝蛋白对无机物矿化的调控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华坚;蛋白质在气/水界面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单分子膜成形[D];四川大学;2003年

10 高志宏;几个家蚕丝蛋白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调控[D];西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珍;基于蚕丝蛋白的水刻技术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2 程宝昌;基于多肽小分子和蚕丝蛋白协同共自组装构建可注射应用水凝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3 薛彬;TiO_2 NPs处理对家蚕丝蛋白合成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8年

4 赵晓明;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对家蚕丝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7年

5 袁慧勇;不溶性蚕丝蛋白超细粉的制备及应用[D];河北大学;2010年

6 蒋瑜春;利用碳纳米管改性蚕丝蛋白材料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7 常德城;蚕丝蛋白粉末的制备及结构性能测试分析[D];苏州大学;2002年

8 袁翰;蚕丝蛋白取向纳米纤维材料对间充质干细胞的行为调控[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9 才亮;蚕丝蛋白的制备工艺及开发应用[D];广西大学;2008年

10 周冰;蚕丝蛋白对涤纶的亲水整理[D];苏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305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7305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7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