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磁性纳米铁强化Ethanoligenens harbinense产氢产乙醇

发布时间:2020-07-04 04:28
【摘要】: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可利用有机废水和生物质产生清洁可再生能源载体氢气,由于该技术具有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备受关注。产氢产乙醇发酵是目前已知的主要发酵产氢代谢途径之一。Ethanoligenens harbinense是目前已知的中温产氢产乙醇发酵代表性细菌,具有高效产氢、自凝集性和耐酸产氢等优势。构建高效产氢菌种实现制氢反应器快速启动和生物强化定向调控运行,仍然是发酵法生物制氢规模化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揭示微生物种群互作和微生物与界面互作机制对开发高效产氢菌种和规模化制氢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考察了Fe3O4磁性纳米颗粒对Ethanoligenens harbinense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共培养体系、Ethanoligenens harbinense纯培养体系产氢代谢影响,进一步分析了L-半胱氨酸和碳源浓度对磁性纳米铁产氢产乙醇体系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的培养体系对产氢醇代谢的影响,构建高效产氢菌种体系。在实验中,在未添加L-半胱氨酸的Ethanoligenens harbinense YUAN-3与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O1共培养体系中添加0.5、1.0、1.5 g/L的Fe3O4磁性纳米颗粒,在添加0.5 g/L的Fe3O4磁性纳米颗粒时,获得最佳的产氢速率,氢气转化率为0.75 mol-氢气/mol-葡萄糖,与未添加磁性纳米铁相比提高了15.46%,同时乙醇产量也提高了51.37%,由于整体氢气产量较低,所以共培养体系中必须添加半胱氨酸。接着探讨Fe3O4磁性纳米颗粒对共培养体系中不同碳源浓度的强化效果,以15 g/L的葡糖糖作为碳源时添加1.5 g/L Fe3O4磁性纳米颗粒时氢气产率仅提高7.13%,表明碳源不足导致Fe3O4磁性纳米颗粒对产氢强化效果不明显;以20 g/L的葡糖糖作为碳源添加0.5 g/L的Fe3O4磁性纳米颗粒时产氢发酵效果最好,氢气产率提高10.23%,乙醇产量提高27.19%。考虑到在共培养体系中,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O1可能会对产氢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将0、0.5、1.0、1.5 g/L Fe3O4磁性纳米颗粒添加Ethanoligenens harbinense YUAN-3纯培养体系中,在添加量为0.5 g/L的Fe3O4磁性纳米颗粒时,氢气产率最高,与未添加组相比增长了9.6%,乙醇与乙酸的摩尔比和葡萄糖利用率最高,强化效果最显著。对比四种不同的培养方式发现,添加Fe3O4磁性纳米颗粒后强化了体系的产氢产乙醇代谢,特别在共培养体系中添加Fe3O4磁性纳米颗粒强化效果明显高于纯培养体系,乙酸含量低,利于产氢产乙醇代谢。在不同培养条件下,随着Fe3O4磁性纳米颗粒添加量增加,发酵末端p H会不同程度的提高,表明Fe3O4磁性纳米颗粒可以缓解培养基酸化;但是添加量的增加会抑制细菌增殖,导致菌量减少。综上所述,在共培养和纯培养体系中添加少量的磁性纳米铁会强化产氢产乙醇代谢,提高高底物浓度利用率,为制氢反应器快速启动和规模化制氢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Q223.122;TQ920.6
【图文】:

菌体形态,菌体形态,生物制氢,乙醇发酵


图 2-1 菌体形态(a.YUAN-3, b.YUAN-3 与 PAO1 对比)2.1.2 主要仪器设备产氢产乙醇发酵作为最受关注的生物制氢类型之一,可利用的发酵底物广

磁性纳米铁强化Ethanoligenens harbinense产氢产乙醇


研究内容引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靓;于衍真;谭娟;;磁性纳米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展望[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5年12期

2 吴梦佳;隋红;张瑞玲;;生物发酵制氢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4年05期

3 才金玲;王广策;;底物浓度对海洋暗发酵菌群产氢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年11期

4 鲍晓磊;强志民;贲伟伟;凌文翠;;磁性纳米复合材料CoFeM48对水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去除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02期

5 张杰;胡登华;;磁性纳米Fe_3O_4粒子的制备与应用[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6 任南琪;郭婉茜;刘冰峰;;生物制氢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7 任南琪;宋佳秀;安东;张汝嘉;;末端产物对乙醇型发酵菌群产氢能力及代谢进程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6年08期

8 邓勇辉;汪长春;杨武利;胡建华;金岚;褚轶雯;府寿宽;沈锡中;;磁性聚合物微球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06年05期

9 李永峰,任南琪,史英;有机废水生物制氢的连续流发酵工艺[J];能源工程;2004年06期

10 肖本益,魏源送,刘俊新;微生物发酵产氢的影响因素分析[J];微生物学通报;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鑫;乙醇型发酵群落分析及产乙醇杆菌功能基因表达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谢天卉;L-半胱氨酸对细菌产氢过程的促进作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刘冰峰;光发酵细菌的选育及其与暗发酵细菌耦合产氢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邢德峰;产氢—产乙醇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于娜娇娃;发酵产氢菌与好氧菌呼吸互作强化有氧产氢[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刘琳琳;两种矿物添加剂对不同底物厌氧发酵特性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李兆雯;乙醇产氢发酵特性及其与微生物电解池耦合梯级产氢[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张璐;哈尔滨产乙醇杆菌YUAN-3氢化酶活性与产氢特性相关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谢国俊;暗发酵细菌B49与光合细菌RLD-53联合产氢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谢天卉;自凝集产氢细菌代谢特性及扩大培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406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7406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9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