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煤的石墨化过程及煤系矿物变迁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7 02:06
【摘要】:石墨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天然石墨矿虽多,但纯度都较低,加工成本大。近年来,人造石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石油焦是目前制备人造石墨的主要原料,随着石油供应量的减少及价格的不断波动,从资源和经济角度都亟待寻找新的原料。无烟煤作为一种碳含量很高的原材料,本可以作为制造石墨的主要原料,但煤中大量存在的成灰矿物质导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高温下严重的物料粘连等问题,制约了煤基石墨产业的发展。进行立体结构的煤炭大分子转变为片层结构石墨的过程研究,可以为研发特定结构的产品(如大面积石墨片层石墨、微晶高强度石墨等)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矿物材料在石墨化过程中的变化迁移规律,可以为石墨化过程脱除矿物质,生产高纯石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石墨化过程中矿物质变迁与碳质片层化之间的协同关系,有助于优化石墨化过程,提高石墨化速度。本论文首先以太西无烟煤为研究对象,利用SEM与TEM表征碳石墨化过程中微观形貌和晶格结构的变化规律,探索其由立体有机复杂结构向平面有序结构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无烟煤石墨化过程中存在多机理并存的现象。(1)无烟煤的内部主体结构随着石墨化温度的不断升高,会沿着矿物分布的两相界面产生裂隙,且局部原子排列逐渐有序化,生成各向同性的多晶结构石墨;(2)从2000℃开始,无烟煤的表面和裂隙中开始析出微型碳球,且随着温度不断升高,碳球体积不断变大,直到100微米左右时,发生兼并与破裂。继续升温至3000℃后,形成各向异性的片层状柔绉石墨晶体;(3)无烟煤中的原生石英及黏土矿物分解出的石英与碳在1800℃时发生反应生成石墨化中间产品碳化硅,该产物在2600℃时会分解生成规整程度极高的平直石墨片层。故原煤中不同化学环境下的无定形碳都可以转化为石墨,但其晶体的微观结构并不相同。石墨化过程复杂,单一机理无法完全解释。利用Raman和XRD谱图表征了太西无烟煤石墨化过程中碳排列的有序度、微晶尺寸以及石墨化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并结合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分析了石墨化过程中不同温度区间主导反应的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从反应热力学与动力学角度划分,太西无烟煤的石墨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298 K至1773 K:该阶段发生无烟煤大分子的裂解与缩聚反应,这一过程以吸热为主。(2)1773 K至2473 K:乱层结构逐渐有序化,且碳层间距缩小,释放出体系内的潜热。同时,伴有碳化物的生成与分解反应,使体系出现热缺陷,表现为吸热。即在此温度区间内为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并存过程。(3)2473 K至3273 K:缺陷石墨吸收热量发生重结晶,使得晶格缺陷逐渐消除,促使碳原子进一步有序的排列。在超高温下,石墨化进程虽然伴随着结构的改造和有序化,但由于原子的热运动,也存在局部的无序化过程,所以具有一定完善程度的石墨向更高阶段转化时,其熵值反而变小,致使无缺陷石墨难以制取。采用等离子低温灰化仪与XRD分析了无烟煤中的矿物质种类及含量,并探究了矿物质在原煤中的赋存形态。在氩气保护下,对纯矿物质、混合矿物质以及碳环境下的矿物质进行了对比性高温热处理。最后利用XRD、红外光谱和灰熔点测定仪表征不同温度下热处理后的矿物质的晶体结构、官能团和熔点变化,探究无烟煤石墨化过程中矿物质的转化变迁过程与熔融特性规律,以及矿物质与煤在石墨化过程中的协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太西无烟煤中主要含有石英、伊利石、高岭土、黄铁矿、方解石、烧石膏等六种矿物质,其中石英和伊利石的占比高达86%。混合矿物的流动温度要低于纯矿矿物,这是因为在高温下形成了低温共熔物。在石墨化过程中,大部分矿物质从1500℃时开始以气态或液态的形式,从无烟煤内部向裂隙处迁移,并随氩气气流逸出炉腔。达到2700℃后,只剩少量硅元素以碳化硅的形式存在于高温体系内,而大部分硅元素则随原煤中的少量碱土金属元素(钠、钾、镁等)以硅铝酸盐的形式逸出炉腔。为了探究上述结论的普适性,选取了不同变质程度的煤作为原料。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原料进行预处理,随后在相同的热处理条件下对原料进行高温石墨化,以探究原煤结构及其灰分与挥发分对煤基石墨产物的影响。该方法制备出不同显微结构的煤基石墨(多晶石墨、单晶石墨、球形石墨、蜂窝石墨和棒状石墨)。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石墨化条件下,高阶煤的石墨化程度要优于低阶煤。不同成灰矿物对煤的石墨化影响不同,适量的金属矿物质有助于石墨晶格的生长,但粘土类矿物质过多会导致产物中非碳杂质的增加,产物纯度降低,石墨化程度也随之降低。经酸洗预处理后,产品的石墨化程度可以大大提高,但石墨化速度会降低。最后以褐煤为碳源,硫酸(H_2SO_4)为氧化剂,磷酸(H_3PO_4)为活化剂,采用一步浸渍法,成功制备了具有多级孔结构的煤基石墨材料,并对其进行了染料污水吸附处理的效果探索。结果表明,该石墨材料对水溶液中的甲基橙具有较高的吸附率(吸附时间60 min内达到99.9%)。该石墨材料可重复多次利用,再生吸附经5次循环后依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本论文有图65幅,表25个,参考文献192篇。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Q127.11;TQ536
【图文】:

示意图,石墨,原子,平面


1绪论3图1-1石墨网平面碳原子排列结构示意图Figure1-1Theschematicdiagramofcarbonatomsarrangedintheplaneofgraphite图1-2六方晶系石墨的晶体结构示意图Figure1-2Theschematicdiagramofcrystalstructureofhexagonalgraphite件下形成。如图1-2所示,碳原子构成的层状结构堆叠形成三维的石墨结构,第二层相对第一层偏移了对角线的一半,第三层相对第二层偏移了对角线的一半,因而第三层是第一层的正投影,即层状结构每两层复现一次,因而该结构可被理解为ABA型复现。其晶胞单元大小为:a=0.2461nm,c=0.6708nm。晶胞中碳原子数为4。理论密度为2.266g/cm3。(2)菱面体晶系石墨结构[26,27]菱面体晶系是石墨的另一种三维结构,图1-3为该结构的示意图。与六方晶

示意图,方晶,石墨,晶体结构


1绪论3图1-1石墨网平面碳原子排列结构示意图Figure1-1Theschematicdiagramofcarbonatomsarrangedintheplaneofgraphite图1-2六方晶系石墨的晶体结构示意图Figure1-2Theschematicdiagramofcrystalstructureofhexagonalgraphite件下形成。如图1-2所示,碳原子构成的层状结构堆叠形成三维的石墨结构,第二层相对第一层偏移了对角线的一半,第三层相对第二层偏移了对角线的一半,因而第三层是第一层的正投影,即层状结构每两层复现一次,因而该结构可被理解为ABA型复现。其晶胞单元大小为:a=0.2461nm,c=0.6708nm。晶胞中碳原子数为4。理论密度为2.266g/cm3。(2)菱面体晶系石墨结构[26,27]菱面体晶系是石墨的另一种三维结构,图1-3为该结构的示意图。与六方晶

示意图,晶系,石墨,晶体结构


博士学位论文4图1-3菱面体晶系石墨的晶体结构示意图Figure1-3Theschematicdiagramofcrystalstructureofrhombohedralgraphite系石墨结构不同的是,菱面体晶系石墨结构的层状碳原子结构每三层重复一次,可被理解为ABCA型复现。如图所示,如果以最下层石墨层状结构的一个碳原子为原点做三维直角坐标系,第二层相对第一层偏移(2/3,1/3),第三层依次偏移至(1/3,2/3),第四层成为第一层的正投影。其晶胞单元大小为:a=0.2461nm,c=1.0062nm。晶胞中碳原子数为6。理论密度为2.266g/cm3。现阶段发现的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结构中,绝大多数以六方晶系石墨结构为主,而菱面体晶系石墨结构占比很小(约百分之几)。然而菱面体晶系所占的比例并非一成不变的,例如,研磨工艺会增加石墨中菱面体晶系结构的比例,但该工艺可能破坏石墨结构,致使其发生结构缺陷。这种具有缺陷结构的石墨在经高温热处理时(2000℃以上),不稳定的ABCA复现结构会向ABA复现结构发生转化,使得整个石墨结构趋于稳定[26,28,29]。由此可知,相较于六方晶系石墨结构,菱面体晶系石墨存在结构上的缺陷,致使其结构不太稳定。1.2.2天然石墨的分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源欣;;石墨代替部分无烟煤工业试验简报[J];轻金属;1990年08期

2 郑辙;煤基石墨微结构的高分辨电镜研究[J];矿物学报;1991年03期

3 温亚辉;陈文革;侯林涛;;石墨材料的精细微观组织结构分析[J];电子显微学报;2015年03期

4 范壮军,刘朗,李建刚,宋进仁;细颗粒掺杂石墨高温热导率的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3年06期

5 张光晋,郭全贵,刘占军,刘朗;多组元掺杂石墨微观结构及其性能的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1年01期

6 倪浩华;;石墨作为耐腐蚀材料的应用研究[J];辽宁化工;1982年01期

7 邱海鹏,郭全贵,翟更太,宋永忠,刘朗;粘结剂对石墨材料的物理性能及微观结构影响的研究[J];宇航材料工艺;2001年06期

8 华叶;万红;陈兴宇;;石墨材料的掺杂改性及其研究现状[J];材料导报;2015年05期

9 许鹏学,潘肇琦,杲云;聚氨酯/石墨导电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表征[J];中国塑料;2004年04期

10 杨瑛慧;;石墨石的提纯技术应用研究[J];山西化工;201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历乔;何永康;黄四信;张士公;;无烟煤的石墨化和应用研究[A];第22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2 郑泉水;王稳;杨佳瑞;刘泽;徐志平;刘哲;;石墨的力学和摩擦特性研究进展[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冯捷敏;郭战胜;张俊乾;朱建宇;李大伟;;锂离子嵌入/迁出石墨电极石墨负极的实时原位观测和机理分析[A];第一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2014年

4 郑辙;田连弟;;煤基石墨的高分辨电子显微象的研究[A];第六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0年

5 严鹏;董军帅;蒋持平;;多晶核石墨力学行为的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6 陈卓;宋志灵;丁玎;邹玉秀;徐逸婷;;石墨纳米囊材料的制备与生化分析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4分会:纳米生物传感新方法[C];2014年

7 陈姝;;我国光伏行业生产多晶硅用石墨件标准现状及发展建议[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8 李小飞;连科研;刘凌玲;胡颖超;邱琪;江俊;邓明森;罗毅;;破悉热氨处理石墨烯法制备石墨型氮掺杂的生成机理[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八分会:电子结构理论方法的发展与应用[C];2016年

9 谢梓骞;刘忠范;张锦;;β-石墨二炔纳米薄膜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九分会:纳米碳材料[C];2016年

10 杭阳;;通过力电耦合调控双层α-石墨炔的能带[A];第十四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缩编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大同市炭素厂 陈斌;高温石墨化提纯晶质(鳞片)石墨[N];山西科技报;2003年

2 本报首席记者 杨军;让黑色石墨裂变“绿色生产力”[N];双鸭山日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贾红路;主打石墨产业“按图索骥”开展招商[N];黑龙江日报;2019年

4 记者 王坤;推动将石墨产业发展上升为省级战略[N];黑龙江日报;2019年

5 赵凤莉;2020年石墨产能仍将供大于求[N];中国矿业报;2020年

6 本报记者 孙思琪;石墨新“烯”望 “营”在黑龙江[N];黑龙江日报;2020年

7 记者 李云良;我市举行石墨产业发展座谈会[N];巴中日报;2019年

8 张晓玲 记者 孙伟民;投资过百亿 石墨唱主角[N];黑龙江日报;2019年

9 梁木 本报记者 孙伟民;鸡西石墨:增链补链延链扩链[N];黑龙江日报;2019年

10 本报记者 薛婧 李爱民;哈尔滨抢占“黑金”产业价值链高端[N];黑龙江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钿;煤的石墨化过程及煤系矿物变迁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2 李加强;新型石墨双炔材料的化学合成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7年

3 刘骞;非连续石墨/铜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热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4 余友谊;石墨烯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复合材料在光学催化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5 赵云霞;金属有机骨架/胺修饰氧化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二氧化碳吸附行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6 刘双宇;石墨烯基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储能方面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7 缪晓杰;石墨/可发性聚苯乙烯的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杨敬贺;石墨烯基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刘颀;炭石墨非线性渗流规律研究及浸渍锑实验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10 蒋保江;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家庆;煤炭超高温制备石墨工艺及其设备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2 李姗姗;炭石墨材料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3 徐方强;氧化石墨泡沫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气体的吸附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侯克玉;缺陷结构与石墨铁磁性的关联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郭佳欢;石墨开发利用现状研究与供需展望[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6 陈婷芳;石墨矿产市场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7 蒲燕妮;湖南星城石墨小型高科技企业融资方案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8 朱光锦;在石墨基体中制备碳化钽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9 于积;受限于氧化石墨中水的动力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10 阎洁;HDPE/石墨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833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7833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3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