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发酵生产茶褐素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Q920.1;TS218
【图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随着酸性增强而降低。董文明等[11]对普洱茶茶褐素进行甲醇-水梯度分离、薄层色谱以及膜透析技术处理,分离纯化出两种物质,进一步采用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和 GC-MS等结构分析方法进行鉴定,结果发现,化合物 I 为多羟基酚类高分子物质,化合物II 可能为磷酸甘酯钠。谭超等[5]利用膜透析技术对茶褐素大小分级,通过原子力显微技术对不同分子量的茶褐素观察,发现粒子形貌并不均一,进一步对其酸水解,对去除多糖和蛋白后的黑色沉淀物质进行 CP-GC/MS 分析,鉴定出可能存在的化合物类型(图 1-1),其中,黑色沉淀物质中氟是如何与大分子色素结合还需进一步研究。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株,进行多次平板划线纯化,将纯化得到的菌株标号为 sc1~9,分别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发酵。根据目前研究进展,形成茶褐素的前体物质主要是茶类物质,在渥堆发酵过程中茶多酚含量逐渐下降,并主要转化成茶褐素。因此茶多酚含量为依据进行初筛,测定各发酵液中茶多酚含量,结果如图 2-1 所示。
图 2-2 不同微生物对茶褐素含量的影响Fig.2-2 Effects of different microorganis on concentrations of theabrownins 为不接种微生物对照组,sc3、sc5、sc6、sc7、sc8 和 sc9 为实验组。星号表示实验组相比于 CK显著性差异(P < 0.05),n = 3。产茶褐素优势菌株的鉴定1 菌株形态学观察1)将菌株 sc5 接种至 PDA 固体平板上,28℃培养 4 天,观察菌落形态2-3 所示。PDA 平板上菌株 sc5 菌落呈圆形,边缘整齐,菌落乳白色,滑湿润。进一步利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胞呈椭圆形,以多边出芽方殖。根据形态学特征初步推断 sc5 为酵母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湘婷;王鹏;罗绍忠;侯艳;邵宛芳;杨继红;;普洱熟茶茶褐素对2型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年20期
2 周才碧;陈文品;吴钟玲;张敏星;管俊岭;李涛;穆瑞禄;;普洱茶优势菌株黑曲霉的分离及其功能和安全性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年03期
3 韩乃寒;刘映;赵燕英;陈娟;唐俊妮;;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年01期
4 冯玲然;王强;罗玮;余晓斌;;普洱茶中转化茶多酚的优势菌株筛选与鉴定[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4年07期
5 李亚莉;朱广鑫;周红杰;黄云战;赵永洁;郝强;;双层保湿转动式普洱茶发酵罐发酵工艺[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年09期
6 董文明;谭超;龚加顺;;普洱茶茶褐素中2种水溶性成分研究[J];食品科学;2013年23期
7 董文明;谭超;李凌飞;范崇;龚加顺;;普洱茶发酵过程中茶褐素主要分子结构及其变化研究[J];食品科技;2013年04期
8 冯超浩;刘通讯;;不同潮水量条件下普洱茶渥堆过程化学成分的变化[J];食品科学;2013年07期
9 陈应娟;齐桂年;陈盛相;陈智雄;;四川黑茶加工过程中感官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变化[J];食品科学;2012年23期
10 何英姿;逯钊琦;陈艳芳;刘艳妮;黄小燕;郑维志;;六堡茶茶褐素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3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周兆;双氢青蒿素协同达沙替尼对肝癌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8年
2 王天禄;普洱茶茶褐素的分离、抗氧化与体外抑菌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6年
3 李桃;普洱茶液态发酵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4年
4 杨大鹏;云南普洱茶茶褐素主要化学成分的分离及结构鉴定[D];云南农业大学;2009年
5 吴桢;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979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797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