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糙米酵素发酵工艺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5 00:11
【摘要】:糙米是稻谷脱去外保护皮层后的颖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亚油酸、蛋白及膳食纤维等物质,但由于保护皮层中粗纤维、糖蜡等较多使得其质地紧密,蒸煮费时,口感较粗,限制了人们对其食用。在糙米中加入蜂蜜等辅料,接种益生菌发酵获得的酵素产品可以有效改善其营养价值和适口性,提高γ-氨基丁酸、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活性物质。但目前国内尚无糙米的酵素产品和系统性研究报道。为此本文系统的研究了菌种的选取及特性研究,发酵配方及工艺的优化,并对优化后的产品进行了主要成分及风味分析,为糙米酵素混菌发酵提供了理论基础。期待将来成为现代人所广泛接受的新型糙米酵素新型食品。1.菌种理化特性及发酵特性的研究本试验创新性使用酿酒酵母及植物乳杆菌混合发酵。首先分析菌株的生理代谢特性;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试验所用菌株扩培的最适生长条件;最后通过生长曲线,确定最佳接种种龄,为后续试验研究提供理论支持。2.发酵配方的优化以活菌数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对发酵培养基的配方进行优化,确定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蜂蜜3.38 g/100 mL、糙米10.70 g/100 mL、NaCl为0.24 g/100 mL、小麦芽0.25 g/100 mL、大麦芽0.5 g/100 mL、(NH_4)_2SO_4为0.05 g/100 mL、茶叶粉0.025 g/100mL,发酵12 h,获得活菌数为5.35×10~7 CFU/mL,为未优化前的9.37倍。3.发酵工艺的优化及成分分析分别以发酵液总抗氧化,还原糖消耗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为指标对发酵条件及接种量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初步获得4种最适发酵工艺参数,与未优化组、单菌发酵组和原料组作对比,结论为:1号组在干物质百分比、残糖含量、酒精度、γ-氨基丁酸及乳酸含量等指标显著突出;2号组在残糖、酸度及色度上较为良好;4号组在总蛋白含量、总游离氨基酸、残糖及植酸降解较为良好。4.风味评价及香气成分分析通过感官评定发现4号组即还原性谷胱甘肽最优组感官评价分值最高。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进行香气成分分析,发现本产品比酿酒酵母单菌发酵可以多产生11种香气成分,根据OAV计算可知,其中乙酸异戊酯、正己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酸苯乙酯四种酯类为酿酒酵母及植物乳杆菌混合发酵糙米酵素的重要特征性风味物质,表现在风味描述上为水果香、甜香及花香,与感官鉴定较为一致。由此确定本研究最佳工艺为:发酵时间为12 h,接种量7%,发酵温度34℃,摇床转速120 r/min。本试验初步解决了糙米酵素发酵过程中菌种筛选、发酵条件优化等系列问题,为将来糙米酵素产业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Q9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兆新;孟凡强;;植物乳杆菌素合成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8年05期

2 洪青;刘振民;吴正钧;杭锋;;植物乳杆菌的研究进展[J];乳业科学与技术;2017年06期

3 冯丽莉;张栋;荀一萍;薛玉玲;王世杰;朱宏;;植物乳杆菌的功能性及工业化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乳品工业;2018年03期

4 解蕙铭;;植物乳杆菌对羊奶发酵品质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年17期

5 吴云;;泡菜中植物乳杆菌的分离鉴定[J];食品安全导刊;2017年Z2期

6 张俊;罗红霞;王建;李晓红;李志敏;;德国苜蓿中植物乳杆菌包埋工艺及特性研究[J];食品工业;2016年11期

7 郭美媛;黄苇;黄妙云;郭卓钊;李媛;;植物乳杆菌发酵保藏三华李果坯工艺研究[J];轻工科技;2017年01期

8 曾维伟;何镇宏;陆兆新;吕凤霞;别小妹;赵海珍;张充;;植物乳杆菌163产抗菌物质的发酵条件优化[J];食品工业科技;2017年06期

9 郭媛;王洪善;周康;;魔芋甘露寡糖对植物乳杆菌和粪肠球菌共培养时发酵行为的影响[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7年02期

10 沈建华;;基于植物乳杆菌的发酵豆乳制品研究[J];食品工业;201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广敏;王炜;崔卫东;龙萱杞;常伟;包慧芳;詹发强;林瑞峰;杨蓉;;植物乳杆菌高密度增殖发酵条件的研究[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章昱;陈文娟;李锦;;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抑菌物质的研究[A];第十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2016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3 徐田;董英;;植物乳杆菌发酵大麦粉对挂面品质特性的影响[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4 徐为民;徐幸莲;周光宏;;肉用发酵剂对肠道菌生长影响的研究[A];2001年肉类科技交流会暨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第三届肉类科技大会论文集[C];2001年

5 张浩;宣雷杰;黄泽宇;李凯妮;王雍;曾爱兵;;植物乳杆菌胞外产物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特殊营养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6 黄怡;王士长;刘金萍;;一株植物乳杆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A];第三届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陈卫;;植物乳杆菌ST-Ⅲ的生理代谢特性及其应用[A];首届营养转化医学学术大会暨中国营养学会营养转化医学会分会成立大会、全军第十届营养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6年

8 周丹;杨贞耐;谢达平;;植物乳杆菌C88荚膜多糖与表面蛋白的研究[A];第八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赵运星;肖萍;王菁蕊;王金菊;王艳萍;;植物乳杆菌KF5产抑菌物质发酵条件的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梁海威;秦贵信;赵巍;刘莹;付丽;甄玉国;;植物乳杆菌发酵培养物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A];第七届中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植物乳杆菌[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徐晶卉;太空为何成乳企“实验室”?[N];文汇报;2014年

3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陈锦屏;手脚裂口子抹点醪糟[N];健康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中义;植物乳杆菌转化亚油酸生成共轭亚油酸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周雨霞;内蒙古牧区传统乳制品中乳杆菌生物学特性及其益生作用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3 于志会;益生性降胆固醇植物乳杆菌的筛选、发酵特性及体内功效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于雷雷;植物乳杆菌CCFM639缓解铝毒性作用及机制研究[D];江南大学;2017年

5 李川;植物乳杆菌NCU116的益生功能及其作用机制[D];南昌大学;2015年

6 牟瑞营;植物乳杆菌对奶牛乳腺炎的预防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7 李维新;优良MLF乳酸菌选育及其产酶特性研究与应用[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8 赵圣明;植物乳杆菌素JLA-9的鉴定及其对芽孢杆菌抑菌机制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9 王辑;产胞外多糖植物乳杆菌的分离筛选、分子表征及其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10 刘海燕;转nisI基因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590对SD大鼠肠道健康的影响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佳媛;植物乳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2 张国丽;植物乳杆菌SCP53生物膜形成条件及其耐受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3 孟强;葡萄酒植物乳杆菌SA-680耐酸标记基因的功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4 张沁芳;植物乳杆菌组胺分解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D];烟台大学;2018年

5 张旭普;糙米酵素发酵工艺的初步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8年

6 王胜华;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Gp85重组植物乳杆菌表达及其免疫效果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7 王传花;腊肉中抑菌微生物的分离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

8 魏俊淑;植物乳杆菌调节小鼠肠道菌群预防DSS诱导结肠炎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9 宋晓东;植物乳杆菌种间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合成关键基因luxS的功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10 宋雪飞;基于iTRAQ技术对三株植物乳杆菌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03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803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6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