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缩酮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及热愈合效应

发布时间:2020-09-14 15:30
   自愈合聚合物有望广泛应用于柔性电子器件、生物医用材料、表面防护、航空航天等领域,目前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聚氨酯因其特殊的微相分离结构广泛用于自愈合研究,但聚氨酯材料的愈合温度与力学性能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寻找一种新的动态键来实现自愈合温度与材料力学性能间的平衡。缩酮可以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实现动态交换,但目前未见将缩酮引入聚氨酯中实现自愈合的文献报道,缩酮型聚氨酯的制备与自愈合行为有待探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气相色谱,研究无酸催化下的缩酮交换—丙酮缩甘油与乙二醇交换反应。研究表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转化率升高,在95oC、无催化剂下,乙二醇与丙酮缩甘油的物质量之比为5:1时,192min反应达到平衡,交换反应转化率为81%。采用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缩水甘油(DHG)和2,5-己二酮(DK)等原料,通过二步法制备了具有一定力学强度的不同硬段含量的缩酮型聚氨酯(PU-Kx),研究了愈合温度和愈合时间对愈合效率的影响。随着愈合温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PU-Kx的愈合效率增加,当愈合温度为95oC时,愈合5h,PU-K1的愈合效率可达到74%,其愈合温度低于聚氨酯自愈合中常用动态共价键的愈合温度120oC。通过PTMG、MDI和1,4-丁二醇(BDO)制备不含缩酮结构的聚氨酯作对比样,研究了缩酮结构在愈合中所起的作用。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缩酮型聚氨酯的愈合效率,将富含羟基的聚乙烯醇与PU-K3共混,以便缩酮与间二羟基发生交换反应,制备具有一定力学强度的共混材料PU-VAx。研究发现,在相同愈合条件下,共混材料PU-VAx比缩酮型聚氨酯PU-K3具有更高的愈合效率。95oC下,PU-VA3愈合5小时的愈合效率达到78%,远高于相同愈合条件下PU-K3的愈合效率28%。动态缩酮交换反应可用于聚氨酯材料的自愈合,能降低聚氨酯的愈合温度,同时也扩充了聚氨酯动态共价键体系。
【学位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Q334.1
【部分图文】:

示意图,聚氨酯,自愈合,示意图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 1 章 文献综述自愈合能够修复材料的损伤,延长材料的柔性电子器件[1]、生物医用材料[2]、表面的广泛关注[4-6]。聚合物自愈合时,其损伤的柔性[7]。聚氨酯材料是由聚合物多元醇合而成的硬软嵌段聚合物,因硬软段热力学软段提供柔性,硬段赋予强度,这种特殊常用于自愈合研究。

缩合产物,甘油,丙酮,化学位移


图 2.1 丙酮和甘油缩合产物的 FIIR 谱FTIR spectrum of product from condensation of acetone an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对产物进行 NMR 表征,对应羟基氢质子的化学位移,4.01 ppm 归属为五元环61ppm 处则为五元环上亚甲基 H 质子的化学位移;相连的亚甲基 H 质子的化学位移;1.25ppm 归为甲

缩合产物,甘油,1HNMR谱,丙酮


图 2.1 丙酮和甘油缩合产物的 FIIR 谱ig. 2.1 FTIR spectrum of product from condensation of acetone and glyc进一步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对产物进行 NMR 表征,如下pm 处对应羟基氢质子的化学位移,4.01 ppm 归属为五元环上次 和 3.61ppm 处则为五元环上亚甲基 H 质子的化学位移;3.4 和与羟基相连的亚甲基 H 质子的化学位移;1.25ppm 归为甲基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春玲;刘鹤群;高文秀;;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丁酮乙二醇缩酮[J];化学工程师;2007年08期

2 金卫东,周伟澄;醇、醚和缩酮用乙酸酰化的简便方法[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1年03期

3 林棋,陈婷,何锦鸿,李婷;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缩酮[J];福州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4 汪小兰;唐士雄;胡忠;王长凤;;环十二碳酮与苯基乙二醇反应产物的分离及确定[J];化学学报;1987年06期

5 王少华;钟香驹;何坚;梁梦兰;;某些环缩酮香料化合物的合成[J];有机化学;1988年04期

6 孙快麟;李润荪;雷兴翰;;二(口恶)霉素类似物的温和缩酮反应合成[J];医药工业;1988年10期

7 谭家镒;李继松;;萘普生合成工艺改进[J];医药工业;1988年11期

8 段晓峰,周宗华,唐作华,谢如刚,张华北;2-甲酰基和4-甲酰基雌酚酮-17-乙二醇缩酮的晶体和分子结构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1989年01期

9 谷珉珉,李妙葵;用苯甲醛作原料的多步合成[J];大学化学;1989年04期

10 王树清;高崇;孙同明;;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苯乙酮环乙二缩酮的研究[J];化学世界;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洪亮;吴奇林;李锐;莫东生;;奥古缩酮的合成研究[A];第九届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郭术涛;;雌二醇-聚缩酮偶合物缓释微球制备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G:药物控释载体高分子[C];2017年

3 朱清仁;王守臣;鲁非;徐广智;;PVA空间结构对缩酮环形成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0年

4 杨红光;焦晓臻;刘晓宇;李晓宇;谢平;;二环缩酮类天然产物Colomitide的全合成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五册)[C];2016年

5 赵学智;彭磊;唐萌;涂永强;高栓虎;;HIV-1蛋白酶抑制剂Didemnaketals螺环缩酮母体片段C_9-C_(23)的立体控制合成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暖庆;王学业;郑小燕;彭月明;易山峰;;酸催化缩醛缩酮水解机理的理论研究(英文)[A];第十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王守臣;朱清仁;徐广智;;酮类修饰聚乙烯醇衍生物的~(13)C NMR[A];第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0年

8 许舒欣;赵军强;邓联东;董岸杰;;环醚侧基修饰的PCL/PEG嵌段共聚物可注射温敏凝胶的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9 夏佳;刘伟;杨水金;;硅钨酸催化合成缩醛(酮)[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10 杨水金;黄永葵;杨峗;杨才峰;朱珍珠;王伟平;;硅胶负载硅钨酸催化合成缩醛(酮)[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元;钯/金催化的羟基与不饱和键的分子内加成环化反应:Rubromycins类分子中二苯并[5,6]-螺环缩酮骨架的合成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周广连;Hetero-Diels-Alder反应构筑Rubromycins类化合物中二苯并[5,6]-螺环缩酮骨架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杨春龙;2,4-二氯苯乙酮及其α-取代衍生物缩酮与肟酯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4 田天;苯并螺环缩酮类天然产物骨架的不对称构筑以及Murrayazoline的全合成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5 沈守杰;烯丙基硅化合物在倍半萜类天然产物全合成中的应用及Ni(O)催化的螺缩酮构筑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6 李鑫;苯并呋喃和芳香螺环缩酮骨架的构筑[D];兰州大学;2012年

7 魏巍;高价碘催化的环醚化反应研究:二苯并螺环缩酮的构筑新方法[D];兰州大学;2012年

8 王杨;环境响应性聚合物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表征及应用[D];复旦大学;2013年

9 钱佳;聚苯乙烯系磺酸树脂的接枝改性及吸附和催化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

10 辛志君;二苯并“5,6”-螺环缩酮骨架的构建及碱导向的化学选择性的Wacker串联环化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泽;生物质基乙酰丙酸缩酮酯的合成与应用[D];郑州大学;2019年

2 代巧丽;缩酮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及热愈合效应[D];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

3 范巍泰;金属或有机分子共催化的不对称串联反应构建手性螺环羟吲哚和缩酮骨架化合物[D];苏州大学;2018年

4 梁曼;Au(Ⅰ)/Sc(Ⅲ)双金属催化合成螺缩酮化合物[D];山东大学;2018年

5 胡兴梅;吗吩、吲哚等三类类天然杂环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6 韩波;酸敏感聚缩酮药物载体的设计和合成[D];温州大学;2015年

7 章爱华;几种典型缩酮和有机酸酯的催化合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章敏;功能化离子液体支载分子筛膜反应器的制备及其催化缩酮反应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王文娟;醌亚胺缩酮[3+2]环化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10 金鑫雷;功能化酸性离子液体催化缩酮化反应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18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818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a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