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煤直接液化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作用机理
【学位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Q426;TQ529.1
【部分图文】:
图 1-1 煤直接液化供氢机理Fig.1-1 Hydrogen transfer mechanism in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煤直接液化反应历程如何用具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至今尚未完全统一,以下们公认的几种看法:①煤不是组成均一的反应物,既包括少量容易发生液化的部分,如嵌在高分子有机结构中的低分子化合物等,也包括一些几乎没有液化活性的组分,如惰质组等。②反应以顺序进行为主。虽然在反应初期有少量的气体和轻质油产生,但其数量不多,在比较温和的液化条件下数量更少,所以总体上反应以顺序进行为主。③PAA 是液化反应的中间产物,它也不是均相且组成多变,不同条件下得到的 PAA不同,PAA 转化为小分子产物的活性要小于煤,它的转化需要依靠高活性催化剂。④逆反应(缩聚反应)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即使液化体系中有足够数量的活性氢。根据以上认识进行总结,可将液化反应历程描述为图 1-2。其中煤1代表煤的有机体;煤2代表存在于煤中的低分子化合物;煤3代表惰性组分。
H2· → R-CH2-CH2-R2R’-CH2· → R’-CH2-CH2-R’2. 煤直接液化供氢机理煤直接液化体系供氢机理是在分析总结煤直接液化传统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如图1-1 所示,SH 代表四氢萘等供氢溶剂,S 代表萘等没有供氢能力的耗氢溶剂。在热和催化剂的共同作用下,H2转变为活性氢先传递到供氢溶剂中,然后再从供氢溶剂传递到煤中,供氢溶剂是 H2与煤之间的氢传递媒介。
图 1-3 Fe3S4的晶体结构Fig.1-3 Crystal structure of Fe3S4[92],晶胞中铁原子与硫原子夹层排列,如图胞的 1/3,从垂直方向上看,铁原子有两层上层,下层铁原子(图中小白圈)有 9 个,位置(虚线大白圈)有一个铁空位。两层铁离它最近的 3 个硫原子的位置(带黑点白圈层它们与另一个硫原子(带竖线白圈)不原子,排列方式与之类似,最终导致有 5 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桑磊;舒歌平;;煤直接液化性能的影响因素浅析[J];化工进展;2018年10期
2 李海军;;煤直接液化柴油产品特性研究[J];化工时刊;2015年12期
3 赵龙涛;陈垒;王方然;吕和坤;杨柳;张浩;;煤直接液化残渣利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河南化工;2016年02期
4 李海军;;煤直接液化柴油产品特性研究[J];神华科技;2016年02期
5 程燕侠;王云;;煤直接液化项目沸腾床催化剂在线硫化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年12期
6 迟占秋;张乾;徐凯;;煤直接液化油加氢改质生产清洁燃料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4年08期
7 舒歌平;沈小波;;舒歌平:我经历的煤直接液化历程[J];能源;2014年11期
8 罗化峰;凌开成;申峻;;一种新的煤直接液化方法[J];现代化工;2013年08期
9 许建文;王继元;堵文斌;陈韶辉;杨爱武;;煤直接液化技术进展[J];化工进展;2012年S1期
10 曾吉来;;煤直接液化干气综合利用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红权;崔冬芳;;煤直接液化性能及固体酸催化性能[A];第八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志宏;;煤直接液化装置火灾危险性分析[A];2010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丁治英;尹周澜;陈启元;;煤直接液化用黄铁矿催化剂颗粒间界面作用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罗洁;张德祥;高山松;;工艺条件对神东煤直接液化的影响[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晓静;;煤油共炼工艺技术[A];第六届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论坛——‘十二五’煤化工产业升级与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2007年煤炭科技十大新闻[A];中国煤炭学会简讯(第121期)[C];2008年
7 胡云剑;金环年;李克健;马辉;石玉林;;煤直接液化柴油的性质及发动机燃烧和排放[A];中国石油学会第六届石油炼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裴婷;陈刚;卢永斌;李波;;煤油共炼技术的开发与催化剂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4年
9 郑春临;;煤制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A];上海市石油学会中青年科技论文集(2007)[C];2007年
10 夏伟平;彭浩;张德祥;;基于微型高压釜的神华补连塔煤直接加氢液化动力学[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陶冉;一条生产线 煤海变“油田”[N];中国煤炭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张景阳;“天骄圣地”有了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生产线[N];科技日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陶冉;全球唯一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项目如今怎样了[N];中国煤炭报;2019年
4 特约记者 张立宽;煤制油,煤炭高效利用的“绿色大道”[N];中国矿业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张景阳;这条煤直接液化生产线令国际同行瞩目[N];科技日报;2019年
6 本报记者 朱妍;煤直接液化技术发展三问[N];中国能源报;2018年
7 白平;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第9次投煤生产运行顺利[N];鄂尔多斯日报;2011年
8 曾四海;我国建设世界首套煤直接液化装置[N];中国石化报;2004年
9 东方;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进展顺利[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10 记者瞿剑;煤变油:大煤田将成“大油田”[N];科技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良;胜利褐煤直接液化性能及其与其它物料共液化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建波;煤直接液化残渣基炭材料的制备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高山松;显微组分及溶剂加氢对神东煤直接液化过程的影响[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4 佟瑞利;煤基液体产物的组成分析与芳烃组分催化加氢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5 李显;神华煤直接液化动力学及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黄珏;煤直接液化轻质油的芳烃分离与液化产物再加氢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徐熠;CO+H_2O系统中褐煤直接液化的基础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贵阳;基于核心边界条件的车用柴油机燃烧改进[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9 李怡招;铁系纳米金属、氧化物的室温固相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10 任相坤;煤直接液化强制循环淤浆床反应器工程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峰;煤直接液化产物生产矿物油型有机热载体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9年
2 翟灵瑞;新型煤直接液化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作用机理[D];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
3 武昊;煤直接液化残渣与石油沥青相容性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年
4 包文杰;煤直接液化粗油中酚类和芳烃化合物的分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5 曹然;煤制油技术的竞争力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6 廉鹏飞;若干潜在煤直接液化溶剂特征及对煤的辅助液化作用[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7年
7 陈鹏举;低阶煤直接液化油品中酚—芳烃—烷烃的分离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8 杨中凯;煤直接液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化和模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9 刘慧;煤直接液化柴油性能改进研究及应用[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10 刘霁斌;胜利褐煤直接液化动力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32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832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