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基于CFD悬浮床加氢工艺的环流反应器放大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9 21:04
   本文借助CFD技术,利用欧拉-欧拉双流体方法,针对用于悬浮床加氢的体积为0.0785 m~3的气升式环流反应器,进行了相间作用力模型、气泡尺寸、静液面高度以及流体物性对反应器内流体流动的影响规律的研究,通过与实验数据的对比以及反应器内部的详细分析,建立了基于Tomiyama曳力模型的PBM-CFD耦合计算模型,气含率和环流液速的计算偏差减小到10%以下,与实验数据能够较好吻合,同时使得CFD计算的局部流场信息和PBM计算的气泡大小分布分别得到优化,能够更加准确描述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内部复杂流动。基于已建立的PBM-CFD耦合流体动力学模型,按照原料油处理量分别100吨/年、1000吨/年、10万吨/年、50万吨/年和100万吨/年,相对应体积分别为0.0095 m~3、0.00785m~3、23.03 m~3、109.42 m~3和208.42 m~3的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研究导流筒直径与反应器直径比值、导流筒高度与反应器高度比值、导流筒安装高度与导流筒直径比值、喷嘴夹角和导流筒分段对流动的放大规律。模拟计算发现:在研究的范围内,随着反应器体积的变大,当反应器内气含率最高时,导流筒高径比值从6增加到8,而导流筒安装高度与导流筒直径比值保持在0.6左右;当反应器内环流液速最大时,导流筒高径比值从7.5增加到10.5,而导流筒安装高度与导流筒直径比值从0.8减小到0.6。同时,随着喷嘴夹角从30°增大到90°,反应器内气含率呈现缓慢增长趋势,而环流液速呈现逐渐下降趋势;相比于单段导流筒,带有分段导流筒的体积为0.0785 m~3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内气含率增加10%,环流液速增加3%,并且随着反应器体积变大,两段导流筒对反应器内气含率和环流液速影响效果增加到15%。因此对于大体积气升式环流反应器设计时,建议喷嘴夹角设计在45°~60°范围内视情况而定,同时将导流筒分成两段,分段位置位于中心位置靠下区域内。
【学位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TE624
【部分图文】:

结构图,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结构图


图 1-1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结构图Fig. 1-1 Pattern diagram of air lift reactor structure气含率表征的是反应器内气相所占的体积分数,与气液两相接触面积有关,影传质和循环液速。影响气含率的因素主要有表观气速、表观液速、液体性质、结定气含率的方法有很多,包括体积法、重量法、电化学法、激光法等。循环液速主要是上升管和下降管内气含率不同导致的,对环流反应器研究发现速主要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使反应器内各相快速均匀混合;二是携带气泡管进下降管,使下降管内气含率上升,有利于延长气-液接触时间,达到更快的传热与混合;第三是可以使固体颗粒悬浮在体系内。实验室内测量方法主要有脉冲和浮标法,同时研究发现表观气速、液相物性和反应器尺寸以及反应器内结构等影响循环液速的大小[7]。相间传质系数(KLa)决定着反应器内气液传质能力,是反应器设计、放大与

工作流程图,工作流程图,反性


图 1-2 CFD 工作流程图Fig. 1-2 CFD work flow chart究进展具有复杂的两相流或三相流,使其年随着 CFD 技术不断成熟与发展反应器几何结构和尺寸规模对反性的模型,尽可能在投入较少的情计算精度和计算时间方面的综合优用于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中,运动行为以及气液之间的相互作用oka 和 Serizawa[23]认为在包含气泡

物理模型,实验装置,区域结构,导流筒


(a) (b)图 2-1 实验装置物理模型Fig. 2-1 Physical model experiment devicet 和 ICEM CFD 对建立的物理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对密,然后再使用 Gambit 进行结构性面网格划分,如图分析发现导流筒上部区域结构规整,而导流筒以及反存在,此区域结构不规整,并且还要对出口进行加密分。混合网格具体划分方法:首先对反应器模型进行币型网格)划分方法画结构性网格,而非结构区域,置各边界条件,尤其是对两个计算域交界处设置为 2-2(b)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肖群;费黎明;汪叔雄;吕德伟;陈甘棠;林红缨;;环隙气提式环流反应器的研究——返混及流动模型[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87年02期

2 张宝泉,刘秀凤;环流反应器的研究——气提式环流反应器的性能与流动模型[J];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3 胡浩然;;自吸式喷射环流反应器的流动特性[J];化工冶金;1988年01期

4 张宝泉,胡宗定;喷射式环流反应器的研究[J];化工学报;1989年06期

5 李宝璋;尚龙安;姜信真;杨文选;;倒喷射式环流反应器的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6 常致成;;环流反应器在油脂加工工业中的应用[J];粮食与油脂;1989年04期

7 孙建阳;孔令启;张传国;郑世清;;下喷式环流反应器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15年01期

8 张金利,韩振亭,闻建平,王一平;下喷环流反应器压力波动的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1998年04期

9 范镇;吕德伟;;环流反应器介绍[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85年03期

10 刘辉,胡宗定;喷射环流反应器性能与模化[J];化学工程;199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良华;姚克俭;祝俊丽;俞晓梅;;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的流体力学实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2 刘梦溪;卢春喜;时铭显;;三相强制环流反应器局部传质行为的研究[A];中国化工学会2005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绍果;齐涛;张懿;刘长厚;初景龙;徐红彬;;分段进气、多级气升式环流反应器流体力学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4 李天成;辛峰;李鑫钢;朱慎林;;气提式外环流反应器多相体系流体力学行为研究[A];第二届全国传递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同旺;王金福;罗孜;金涌;;新型内环流反应器流动行为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6 黄宇星;余希立;林荣英;林诚;;外环流反应器中气液两相流流动特性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7 沈文豪;聂大仕;谢菲;;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的液相流动混合模型[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8 刘淑杰;张连峰;孔树伟;刘旭;陈福明;张其殿;;应用反应沉淀一体式矩形环流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中试实验研究[A];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8年

9 原平方;全晓宇;阮仁君;陶敏;刘春江;;轻相上升式环流反应器的流体力学性能[A];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5年

10 王艳;张建华;刘芳;张道斌;张晖;;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中臭氧降解水中四环素的动力学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飞;新型多级环流反应器流体力学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2 李绍果;分段进气多级环流反应器流动与传质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李怡宏;RH快速脱碳技术及环流反应器内流体行为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杰;两级喷射式环流反应器流动与传质特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2 李丹;两级内环流反应器的三相流体力学与气泡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3 盖江鹏;基于CFD悬浮床加氢工艺的环流反应器放大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4 张小波;拟二维二级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的流动与传质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5 李敬楠;气液固三相间歇式中心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的流动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6 曹天荣;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中反应结晶过程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7年

7 孙建阳;下喷式环流反应器流动特性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8 刘亚娟;中试规模下喷自吸环流反应器流动与传热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邱梅;循环流反应器软锰矿烟气脱硫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卢浩然;喷射型内环流反应器流体力学的实验和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341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8341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3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