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滇东褐煤流化床部分加氢热解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0 08:37
   云南是我国的第二大褐煤基地,但其褐煤开发利用程度低,利用问题急需解决。本文以一种基于焦载热的流化床干馏工艺为研究基础,以滇东褐煤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褐煤流化床热解及部分加氢热解的相关反应特性。首先选取了7种滇东褐煤进行了结构及热解特性分析。然后以水城褐煤作为代表,在不同的热重实验装置中考察了水城褐煤的升温、等温热解及加氢热解特性,并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随后在鼓泡流化床实验装置中考察了热解温度、颗粒粒径对水城褐煤热解产物分布及组成的变化规律,初步建立了褐煤颗粒在流化床中的传热-热解模型。最后实验研究了低浓度H2及模拟热解气气氛对水城褐煤流化床热解产物分布及组成的影响。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7种滇东褐煤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显示,滇东褐煤红外光谱图中的羟基、脂肪烃和含氧官能团区域可以分别用6个、6个和18个Gaussian峰进行拟合。热重-质谱(TG-MS)实验的结果则显示,滇东褐煤的热解初始温度为253-270℃,热解最大失重率温度为421-453℃,热解主要气体产物的逸出峰温为400-700℃,表明滇东褐煤比较适合低温热解。(2)水城褐煤升温热解的虚拟组分热解模型可以用4个平行反应进行模拟,活化能为39.25-83.59 k J/mol;等温热解的挥发分产率则可以通过公式0.9 6 201.7 7()e x p[0.9 4 7 1 0(())]d a fV V R T T¥¥=-′-进行预测。水城褐煤加氢热解的分布活化能模型采用Miura积分法进行计算,活化能分布于18.53-114.54 k J/mol。(3)水城褐煤流化床热解的实验研究表明,热解焦油产率在600℃达到最大,600℃以上二次反应显著,焦油产率下降。相同的热解温度下,随着褐煤颗粒粒径的增大,热解焦油产率呈减小趋势,但总体并不显著,热解气中的某一具体产物并不一定随颗粒粒径增大单调递增或递减。(4)600℃下水城褐煤流化床部分加氢热解(低浓度H2及模拟热解气气氛)的实验研究表明,在研究的浓度范围(15 vol%)内,H2浓度的增加提高了褐煤的热解转化率,降低了热解焦油产率,但提高了焦油中酚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模拟热解气气氛下的热解焦油产率略高于15 vol%H2气氛,但仍低于N2气氛,原因在于模拟热解气中CH4和CO2的重整反应一定程度上促进焦油产率的增加,但H2仍起主导作用。
【学位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TQ530.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1.1 我国能源及煤炭利用现状
        1.1.2 我国褐煤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1.1.3 一种基于焦载热的褐煤干馏工艺的提出
        1.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煤的热解
        1.2.2 煤的加氢热解
        1.2.3 现有研究总结
    1.3 本文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煤样及实验设备与方法
    2.1 煤样的选取与基础性质分析
        2.1.1 煤样的选取与制备
        2.1.2 煤样的工业分析及元素分析
        2.1.3 煤样的灰成分分析
        2.1.4 煤样的铝甑低温干馏实验
    2.2 实验装置
        2.2.1 热重-质谱实验装置
        2.2.2 在线称重天平实验装置
        2.2.3 磁悬浮热天平实验装置
        2.2.4 鼓泡流化床实验装置
    2.3 测试与分析
        2.3.1 原煤及热解固体产物的分析
        2.3.2 热解气体产物的分析
        2.3.3 热解液体产物的分析
    2.4 产物收率计算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滇东褐煤的结构特征及热解特性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3.3.1 滇东褐煤的红外光谱结构特征
        3.3.2 滇东褐煤的热重 质谱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城褐煤的热解与加氢热解动力学研究
    4.1 水城褐煤的热解
        4.1.1 实验样品
        4.1.2 实验工况
        4.1.3 实验结果和讨论
        4.1.4 煤的热解模型
    4.2 水城褐煤的加氢热解
        4.2.1 实验样品
        4.2.2 实验工况
        4.2.3 实验结果和讨论
        4.2.4 加氢热解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城褐煤流化床热解的实验与模型研究
    5.1 实验描述
        5.1.1 实验用煤
        5.1.2 实验方法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2.1 热解温度对热解的影响
        5.2.2 颗粒粒径对热解的影响
        5.2.3 实验误差分析
    5.3 煤颗粒热解模型研究
        5.3.1 模型的描述
        5.3.2 模型的求解
        5.3.3 模拟结果和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水城褐煤流化床部分加氢热解的实验研究
    6.1 实验内容
    6.2 实验结果与讨论
        6.2.1 氢气浓度对热解的影响
        6.2.2 模拟热解气气氛对热解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帆;孙水裕;刘敬勇;徐东军;张荣学;钟胜;李神勇;伍家麒;王逸;;废线路板热解油各馏分的成分分析[J];功能材料;2013年02期

2 肖刚;池涌;倪明江;缪麒;朱文俐;郑皎;屠宏斌;岑可法;;纸类废弃物流化床热解气化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年01期

3 刘绍鹏;宗志敏;梅丽敏;宫贵贞;杨宏伟;魏贤勇;;水溶性稻壳热解油的萃取及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冀星,钱家麟,王剑秋;聚乙烯聚丙烯树脂及废料的热解[J];环境科学;1999年05期

5 伍家麒;孙水裕;李神勇;杨帆;王逸;;热解条件对废旧电路板真空热解油的成分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03期

6 栗冬;郭强;郝代林;陈雪莉;王辅臣;;温度对稻草流化床快速热解液相产物影响的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10年01期

7 郑爱军;仲兆平;赵紫默;李睿;姜小祥;赵金笑;刘志超;;精制废木屑热解油/柴油新型混合燃料制备实验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12年08期

8 曹青;刘岗;鲍卫仁;吕永康;;生物质与废轮胎共热解及催化对热解油的影响[J];化工学报;2007年05期

9 王乔力;张书廷;;废旧轮胎低温热解冷淬碎化的实验研究[J];煤气与热力;2009年03期

10 王林郁;;对废旧轮胎热解油的优化[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郑凯;常建民;;落叶松树皮热解油—酚醛树脂胶的固化特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人造板工业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全翠;李爱民;;利用废电路板热解油制备碳纳米材料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方巨;秸秆变治污之宝[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韩峰;滇东褐煤流化床部分加氢热解的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2 杨帆;废旧印刷线路板热解油利用及轻质化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3 陈源;废旧电视机外壳热解油的纳米Pd/C催化剂的脱溴与净化的实验和理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婧;稻壳热解油的提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白甜甜;农林生物质热解油组分分离及热解木质素表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3 宋禹瑶;煤与生物质固定床共热解特性实验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5年

4 余晓丹;废轮胎热解油品的处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高雅丽;回转窑废轮胎热解油的特性和用途分析及热解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杨巧利;生物质焦油和热解油分析方法的建立[D];郑州大学;2007年

7 黄永福;普通小球藻和盐生杜氏藻的快速热解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陆王琳;废轮胎回转窑热解油油品分析及加氢精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余锋;废轮胎热解油组成分布和轻馏分脱硫氮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邓代举;聚丙烯催化热解及与几种典型生物质共热解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34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834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1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