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固载化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食用香料月桂酸乙酯

发布时间:2020-10-20 21:36
   酯化反应是典型的酸催化反应,产物酯常用作香料和溶剂。其中月桂酸乙酯因其天然的花果香味,常用做香料、定香剂及稀释剂,在液体食品,半固体食品和固体食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可用于日化香料配方中,亦可用作润滑剂、增塑剂和柔软剂。月桂酸乙酯潜在的市场需求使它的合成制备备受关注。本文合成了一系列酸性离子液体及固载化酸性离子液体,并采用FT-IR,TGA,BET及固态31p MAS NMR等技术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其在月桂酸乙酯制备过程中的催化性能,同时考察了各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及使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反应过程,并且构建最佳条件下反应动力学模型。第二章制备了一系列酸性离子液体,并对其结构及催化活性进行考察。研究表明,Br(?)nsted酸型离子液体、Br(?)nsted-Lewis酸型离子液体在月桂酸乙酯的制备过程中显示较好的催化活性,这与强酸性及B-L酸间的协同效应有关。其中,[DMBPSH]HSO4催化剂较其他Br(?)nsted酸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催化性能。以[DMBPSH]HSO4为催化剂,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月桂酸乙酯合成的最佳条件为:乙醇和月桂酸的摩尔比5.8:1,催化剂用量3.1 wt%,反应温度383 K,反应时间2.3h,在该条件下,月桂酸乙酯收率为95.4%。优化条件下,合成月桂酸乙酯的反应级数为1.55,反应活化能为37.60kJ/mol,反应动力学方程为:(?)。第三章制备了固载Lewis酸性离子液体,并对其结构及催化活性进行考察。研究表明,20%固载CrCl3离子液体催化剂(20%[Bmim]Cl-CrCl3/SG)具有最好的催化酯化反应活性,且较未负载时催化活性得到提高。以20%[Bmim]Cl-CrCl3/SG为催化剂,月桂酸乙酯制备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乙醇和月桂酸的摩尔比10.5:1,催化剂用量3.1 wt%,反应温度383 K,反应时间4.6h。在该条件下,月桂酸乙酯收率为90.1%。最佳条件下合成月桂酸乙酯的反应级数为1.19,反应活化能为21.32kJ/mol,反应动力学方程为:r-=dCA/dt=13.7.6exp(-21.32/RT)CA1.19。第四章以Br(?)nsted-Lewis酸性离子液体[DMBPSH]+(1/2Cu2+)SO42+为母体制备不同量固载型B-L催化剂([DMBPSH]+(1Cu2+)SO42-/SG),并对其结构及催化活性进行考察。研究表明,20%负载量的固载B-L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以其为催化剂,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月桂酸乙酯合成的最佳条件为:乙醇和月桂酸的摩尔比5:1,催化剂用量4.6wt%,反应温度383 K,反应时间3.1h。在此条件下,月桂酸乙酯收率为95.1%。优化条件下,[DMBPSH]+(1/2Cu2+)SO42-/SG催化合成月桂酸乙酯的反应级数为1.39,反应活化能为33.07 kJ/mol,反应动力学方程为:(?)。第五章考察了以制备的固载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DMBPSH]+-HSO4-/SG)为催化剂催化酯化反应活性。研究表明,固载B酸型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酯化反应时具有较好活性,其中20%[DMBPSH]+-HSO4-/SG)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且活性较无固载条件下的催化活性有所提高。以20%[DMBPSH]+-HSO4-/SG为催化剂,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月桂酸乙酯合成的最佳条件为:乙醇和月桂酸的摩尔比5.05:1,催化剂用量3.5 wt%,温度383 K,反应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月桂酸乙酯收率为97.2%。优化条件下,合成月桂酸乙酯的反应级数为1.34,反应活化能为25.71kJ/mol,反应动力学方程为:(?)。
【学位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S264.3
【部分图文】:

离子液体,失重,酸性功能


?利用TG-209?(Netzsch)装置对不同酸性离子的热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见??图2-4和图2-5。不同Lewis酸性功能化离子液体热重分析图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所以图2-4只列出[Bmim]Cl及[Bmim]Cl-CrCl3热重分析图。图2-4(a)中400??K附近出现了第一次失重峰,对应为离子液体前驱体吸附的水,566?K附近出现??失重峰对应为离子液体前驱体的分解。图2-4(b)中400?K附近出现的失重峰,对??应为Lewis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吸附水。550?K-750?K处的失重峰对应为离子液??体中前驱体的分解。图2-5是离子液体前驱体DMBPS、Bransted酸性功能化离??子液体[DMBPSH]+-HS〇4—及Br0nsted-Lewis酸性功能化离子液体[DMBPSH]+-??(ViCu^SC^2-的热重分析图,图2-5(a)中373?K附近出现了第一次失重峰,对应??为催化剂吸附水,600?K附近出现失重峰对应为有机物分解。图2-5(b)中473?K??附近出现的失重峰,对应为离子液体结合水的失去。550K-700K处的失重峰对应??为离子液体中有机物的分解。图2-5(c)为Bransted-Lewis酸性功能化离子液体??[DMBPSH]+?C/zCi^SCU2,?TGA-DTG图,343?K附近的失重峰同样对应为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水;650?K附近的失重峰对应为于离子液体中有机物分解

谱图,离子液体


固态核磁3lPNMR吸附三甲基膦(即31P-TMPO?MAS-NMR)法是一种灵活??有效的表征方法[90"92】。本实验合成的负载型的Lewis酸性催化剂具有Lewis酸性,??Lewis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酸性强度与31P化学位移密切相关。图3-3为各种??不同负载量的[Bmim]Cl-CrCl3/SG离子液体吸附TMP0的31PNMR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TE0S在50PPm处有一个峰说明其具有一定的弱酸性。该分析条件下,??[Bmim]Cl-CrCb的31PNMR谱图基本没有吸收峰的出现,说明其具有较弱的酸??性,制备的Lewis酸性离子液体同样具有较弱的酸性,在固体核磁图上仅在与硅??胶载体相同位置处显示较弱的吸收峰,随着离子液体负载量的增加,吸收峰强度??变化不明显,说明x[Bmim]Cl-CrCb/SG催化剂均显示较弱的酸性,且离子液体??分散在载体中。??36??

谱图,离子液体,负载量,谱图


?T?(K)?T?(K)??图3-2各离子液体的TGA-DTG图??Fig.?3-2?TGA-DTG?curve?of?(a)?[Bmim]Cl,?(b)?[Bmim]Cl-CrCl3?and?(c)?[BmimJCl-CrCb/SG.??3.3.1.331PMASNMR?分析??固态核磁3lPNMR吸附三甲基膦(即31P-TMPO?MAS-NMR)法是一种灵活??有效的表征方法[90"92】。本实验合成的负载型的Lewis酸性催化剂具有Lewis酸性,??Lewis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酸性强度与31P化学位移密切相关。图3-3为各种??不同负载量的[Bmim]Cl-CrCl3/SG离子液体吸附TMP0的31PNMR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TE0S在50PPm处有一个峰说明其具有一定的弱酸性。该分析条件下,??[Bmim]Cl-CrCb的31PNMR谱图基本没有吸收峰的出现,说明其具有较弱的酸??性,制备的Lewis酸性离子液体同样具有较弱的酸性,在固体核磁图上仅在与硅??胶载体相同位置处显示较弱的吸收峰,随着离子液体负载量的增加,吸收峰强度??变化不明显,说明x[Bmim]Cl-CrCb/SG催化剂均显示较弱的酸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娟娟;赵宇钱;李芳浩;韩晓祥;方苗利;;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及动力学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17年06期

2 杜欢;宋乐莲;谈忠琴;韩晓祥;励建荣;;Br?nsted酸性功能离子液体催化合成棕榈酸乙酯[J];中国食品学报;2016年01期

3 巩新伟;崔广平;高超;葛晓萍;;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制备乙酰乙酸乙酯的工艺研究[J];应用化工;2015年08期

4 胡兵;谈继淮;谢冰雪;张海飞;尹佳伟;朱新宝;;Br?nsted-Lewis双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对苯二甲酸二(二乙二醇丁醚)酯[J];精细化工;2015年08期

5 黄敏;孙宇宁;余梅;黄艳仙;;离子液体[hnmp]HSO_4催化合成月桂酸乙酯[J];工业催化;2015年07期

6 段晓晓;费莎;王浩贵;阎娥;尹大学;;季铵盐型离子液体催化合成乙酸丁酯的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5年06期

7 丁逸姝;赵发伦;冷海墨;钟伟;余思娴;;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离子液体合成与表征[J];应用化工;2015年05期

8 孙悦;李雪;任铁强;乔庆东;贾卓慧;;磷钼钒杂多酸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油酸甲酯[J];中国油脂;2015年04期

9 闫鹏;郭海福;陈志胜;吴燕妮;;固体超强酸SO_4~(2-)/SnO_(2-)Al_2O_3催化合成香料己酸正辛酯[J];食品工业科技;2014年14期

10 康丽娟;赵新强;安华良;王延吉;;BrФnsted-Lewis双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梁丽亚;固载化酸性离子液体催化酯化反应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3年

2 文毅;MCM-41固载酸功能化离子液体及其对酯化反应的催化[D];重庆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49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849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0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