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热磷化法制备过渡金属磷化物催化剂及其电解水制氢性能

发布时间:2020-10-30 22:32
   由于过渡金属磷化物(TMPs)独特的导电性和较高的电催化析氢性能,被认为有望替代铂等贵金属催化剂作为分解水制氢的电催化剂。然而TMPs作为析氢催化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氧化还原活性差、速率输出弱、循环稳定性差,导致TMPs的析氢性能与铂类催化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各种各样的对TMPs进行设计和改性方法中,通过结构设计,掺杂和形成异质结构等方式可以有效地进一步改善TMPs析氢性能。本论文选择对磷化钨进行结构设计,制备三元镍钴磷,镨掺杂镍钻磷,制备二硫化钼和磷化镍异质催化剂等方法,提高了相应TMPs的电催化析氢性能,相关的研究结果如下。利用热降解聚丙烯腈(PAN)纤维的方式在碳纤维上生长了网络状硒化钨,随后的高温磷化过程保持了该网络结构,形成了碳纤维上生长的网络状磷化钨复合材料。通过去除聚丙烯腈纤维,在类似的合成方式下合成了磷化钨纳微颗粒并且作为对比。由于得到的复合材料中碳纤维导电性高,网络状纳米结构大大提高了材料的表面积,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等优点,磷化钨复合材料的析氢性能明显高于磷化钨纳微颗粒,在酸性电解液中的电催化测试表明,网络状磷化钨复合材料对应10和1 00 mA·cm-2电流密度的过电位分别为137和215 mV,Tafel斜率69 mV·dec-1。该研究表明设计新型纳米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促进物质扩散过程和气体的析出,提升催化剂电催化性能,并且为其它析氢催化剂的性能提升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通过改变前驱体氧化物中不同金属元素的比例,得到了在碳布上生长的不同镍钻比镍钻磷纳米线阵列。同时通过改变反应时间和前驱体合成过程中氟化铵的用量,调节了镍钴磷纳米线的负载量。在酸性电解液中的电催化析氢性能测试表明,当镍钴比为5:5时,电催化析氢性能达到最大。最优的样品在1 mol·L-1 KOH中,对应10、20和100 mA·cm-2电流密度的过电位分别是68、94和134 mV。其性能的提高归因于镍钴之间的协同作用,线状结构增大了比表面积,加速了物质扩散,粗糙的表面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良好的组织结构促进气体从电极表面逸出。该研究表明合成三元TMPs可以有效地提高TMPs的电催化析氢性能,且制备的三元TMPs的电催化析氢性能与其中金属原子比例相关,为其它三元TMPs的合成提供了指导作用。在镍钴磷纳米线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优化工艺,通过改变前驱体中添加的Pr元素含量,得到了在泡沫镍上生长的不同Pr元素掺杂量的镍钴磷纳米线阵列。通过在酸性和碱性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测试表明,当Pr元素掺杂量为10%时,掺杂的镍钻磷纳米线阵列的电催化析氢性能达到最大,在0.5 mol·L-1 H2SO4和1 mol·L-1 KOH中对应10 mA·cm-2电流密度的过电位分别为91和88 mV,对应的Tafel斜率分别是45.5和69.2 mV·dec-1。其性能的提高是因为Pr元素的掺杂有效地调节了NiCoP的晶体结构与电子结构,降低了电荷转移电阻,增大了电化学活性表面积,实现了快速反应动力学和增强的电化学活性。该研究表明通过稀土元素的掺杂也能够有效地调节TMPs晶体结构,提高其电催化析氢性能,揭示了稀土元素掺杂在提升TMPs电催化析氢性能方面的广泛应用前景。通过水热反应制备了硫化镍和二硫化钼异质纳米片结构,再控制磷化温度得到二硫化钼包裹磷化镍异质纳米片阵列。用该异质材料制备的电极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并由于高导电性的碳布的引入,以及磷化镍与二硫化钼之间的强界面耦合效应和独特的三维分层结构,该电极在1 mol·L-1 KOH电解液中表现出较高的析氢性能,对应10和1 00 mA·cm-2电流密度的过电位分别是78和161 mV,Tafel斜率为62.6 mV·dec-1。此外当该电极作为析氢电极进行稳定性测试时,该电极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该研究表明不同催化剂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因此引入其它析氢催化剂,可以有效改变TMPs的电子结构与晶体结构,从而提升其电催化析氢性能。
【学位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Q426;TQ116.2
【部分图文】:

火山,氢吸附,自由能,析氢性能


一般认为,氢吸附自由能为热中性时(AGH=0),材料的电催化析氢性??能较高。氢吸附自由能可以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得到的。以氢吸附交??换电流密度为Y轴,吉布斯自由能为X轴,可以得到Sabatier火山图(见图1-??2)?m]。由图可以看出,析氢性能较好的催化剂出现在火山图顶点的地方。??5??

元素,催化剂,电催化剂,析氢反应


是这些贵金属催化剂由于其稀缺性和昂贵的价格而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因??此,开发高效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变得越来越迫切[12]。大多析氢反应电催化剂包??含过渡金属元素(如图1-3所示)和非金属元素(例如B、C、N、P、S和Se)。??其中可以作为析氢反应电催化剂,并且研究较多的有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ransition?metal?dichalcogenides,TMDs),过渡金属隣化物(transition?metal??phosphodes,TMPs),过渡金属氮化物(transition?metal?nitrides,TMNs),过渡金??属碳化物(transition?metal?carbides,TMCs)。这里主要对这几种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宄现状进行讨论。??7??

硫族化合物,过渡金属,晶体结构,电催化剂


|?Commonly?used?elements」Occasionally?used?dements?Less-frequcnllv?used?elements??」Commonly?used?noble?metal?elements??图1-3可用于析氩反应催化剂的元素图[13】??Figure?1-3?Elements?that?arc?used?to?form?HER?catalyzer??对析氢反应来说,最著名的电催化剂是具有近零过电位的铂和铂族金属。但??是这些贵金属催化剂由于其稀缺性和昂贵的价格而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因??此,开发高效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变得越来越迫切[12]。大多析氢反应电催化剂包??含过渡金属元素(如图1-3所示)和非金属元素(例如B、C、N、P、S和Se)。??其中可以作为析氢反应电催化剂,并且研究较多的有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ransition?metal?dichalcogenides,TMDs),过渡金属隣化物(transition?metal??phosphodes,TMPs),过渡金属氮化物(transition?metal?nitrides,TMNs),过渡金??属碳化物(transition?metal?carbides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寿建;;氨催化剂快速还原中“对比法浅谈”[J];小氮肥设计技术;1987年05期

2 曹景慧;;糠醛加氢生产糠醇的概况[J];山西化工;1987年03期

3 余林应;;在φ700合成塔中A10-1Q和A110-催化剂分层混装使用小结[J];小氮肥设计技术;1987年01期

4 林忠伟;;浅谈中变(低温)催化剂的升温还原[J];小氮肥设计技术;1987年03期

5 郭浩;;氟利昂的合成和应用[J];含氟材料;1987年04期

6 邱镕华;;中变催化剂WB—2与B107在我们厂使用小结[J];氮肥技术;1987年04期

7 张鹤干;;B112与B301催化剂在我厂联用[J];氮肥技术;1987年04期

8 马园园;王祥云;;B301低变催化剂使用小结[J];氮肥技术;1987年04期

9 张钚英;;B301型低变催化剂在我厂使用情况总结[J];氮肥技术;1987年04期

10 ;B107中变催化剂使用小结[J];氮肥技术;198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逍;钴基电解水析氧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9年

2 郭丽娜;铁基与铈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臭氧氧化NO_x的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3 胡辰尧;基于钯纳米复合物的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电极催化剂的控制合成及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4 徐柯柯;热磷化法制备过渡金属磷化物催化剂及其电解水制氢性能[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5 王浩;过渡金属氧化物在电催化中的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6 张艳;基于钼/钛化合物修饰的高稳定非铂及铂催化剂研究[D];燕山大学;2017年

7 王光华;生物质衍生碳基非贵金属氧还原/氧析出催化剂的制备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8 李巍;低铂与非铂氧还原催化剂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8年

9 吴睿;碳基氧还原催化剂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8年

10 孙传胤;功能化多级孔材料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宗成;负载型PtM合金电催化剂的相和表面组成调控[D];厦门大学;2017年

2 武晶;电化学方法制备NiCoP和Ni/Fe水分解催化剂及性能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3 黄静静;镧或镓改性Cu/SiO_2催化剂的二甲醚水蒸气重整制氢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4 应景涛;费托合成蛋壳型催化剂模拟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9年

5 胡海航;pt基催化剂上正十六烷临氢异构化反应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9年

6 程悠然;碳基CO脱硝催化剂的制备与成型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7 安虹铭;三元钯基电催化剂及其甲酸氧化/氧还原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8 许艳婷;铁钴基氮磷硫掺杂核壳微球的设计及作为多功能催化剂的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9 张少鹏;燃料电池纳米纤维催化剂层的制备与表征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10 牛艳丽;基于聚多巴胺螯合衍生的非贵金属氧电极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630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8630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0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