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阻燃橡胶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2 03:03
  橡胶的阻燃改性方法主要分为化学改性和物理共混改性两种。其中物理共混改性一方面是通过与阻燃性能优异的橡胶材料进行物理共混,另一方面是在混炼时加入添加型阻燃剂。本文采用物理共混改性的方法制备物理机械性能佳、阻燃性优、环境友好的新型阻燃橡胶材料。首先制备了低卤的CR/NR、CSM/NR共混材料,研究了胶料共混比例、阻燃剂种类、增容剂对加工性能、综合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耐介质性能、低温性能、阻燃性能的影响;最后制备了无卤的EPDM/EVM阻燃共混材料,研究了EVM用量、种类和超细氢氧化镁添加量对共混材料加工性能、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的影响。并通过锥形量热仪、氧指数测定仪、热失重分析仪等测量手段来分析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燃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R/NR共混材料中,氯丁橡胶含量上升,材料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下降,定伸应力和硬度增加,弹性和耐低温性能下降,但耐老化性能和阻燃性能提高。加入环氧化天然胶(ENR)做增容剂能明显改善氯丁橡胶和天然橡胶的相容性,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氢氧化铝/硼酸锌/红磷:50/20/10阻燃体系能够最好的提高CR/NR共混材料的阻燃性能。CSM/NR共混材料中,CSM含量上... 

【文章来源】: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阻燃橡胶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橡胶的燃烧机理Fig.1-1Thecombustionmechanismofrubber

离子交联,机理


共混改性拥有良好的耐老化,耐溶剂性,力学性能较为优秀,并且价格上优势,,各种牌号齐全,特点与优势十分的鲜明,使用 CSM 橡胶共混,可混橡胶耐老化耐燃性能,降低生产成本。NR,天然橡胶与氯磺化聚乙烯共混时,各项性能都比单独使用时有所例配比影响严重,随着 CSM 占比的增加共混胶料的耐溶剂性和耐老[26]。由于天然橡胶与氯磺化聚乙烯极性相差较大,相容性不理想,共量的增容剂可以有效提高共混材料力学性能。 的交联体系聚乙烯主要有离子型和共价型两种交联机理。离子交联过程为:亚磺原子受到活泼氢,胺类化合物等路易斯酸攻击脱去氯化氢,生成的磺的金属氧化物空轨道配位反应,脱水生成共价交联键发生交联[27]。

机理,硫化体系,制品,抗压


图 1-4 CSM 的共价交联机理Fig.1-4 The covalent crosslinking mechanime of CSM磺化聚乙烯的硫化体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体系,生成长短的可控的硫桥物理性能和动态性能优异溶剂性差,抗压缩形变性差。化体系,耐水耐化学药品性能十分优异,机械性能好,,特别适合白色制品和有色制品。硫化体系,抗压缩形变小、加工性能好。耐水性、耐化制品与黑色制品的加工。硫化体系,加工安全性比金属氧化物好,且物理机械性尺寸稳定性差,必须加入填料进行物理补强。化体系,季戊四醇是最常用的种类,优点是反应活性高性能好,缺点是力学性能差,会降低 CSM 的耐老化性烯的应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性Mg(OH)2阻燃剂在天然橡胶中的应用研究[J]. 闫闯,白鹏翔,程庆魁,林润雄.  特种橡胶制品. 2019(02)
[2]红磷阻燃剂的进展及市场概况[J]. 陈志,杜建新,李向梅,谢志利,王琰,王慧萍,郑杰昌.  石化技术. 2019(01)
[3]氢氧化铝和聚磷酸铵复配改性氯丁橡胶的研究[J]. 李宝钗,孔欣欣,李小科.  河南科技. 2018(20)
[4]硅系阻燃剂作用机理及应用进展[J]. 宋远超,陈国文,姚慧玲,赵丹南.  有机硅材料. 2018(06)
[5]缩合磷酸铝在二乙基次膦酸铝阻燃PA66/GF材料中应用评估[J]. 吴长波,郑一泉,金雪峰,丁超,麦堪成.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8(05)
[6]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硅橡胶阻燃材料的研究[J]. 朱皓,文庆珍,谢云飞.  弹性体. 2018(05)
[7]溴化丁基橡胶并用胶的性能研究[J]. 郑方远,王雷雷,解希铭.  橡胶工业. 2018(09)
[8]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橡胶配方性能预测软件[J]. 黄乐,谭锋,肖风亮.  橡胶工业. 2018(08)
[9]氢氧化铝/磷氮复配阻燃剂对热硫化硅橡胶性能的影响[J]. 王俊和,闫冬雪,李龙锐,魏平霞,周远建.  有机硅材料. 2018(04)
[10]有机磷系阻燃剂对煤自然发火的阻化研究[J]. 王福生,位咏,李晔,董宪伟.  煤矿安全. 2018(04)

硕士论文
[1]阻燃抗静电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陶帅.青岛科技大学 2018



本文编号:2911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911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4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