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耐热PMMA树脂的合成及热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3 15:04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俗称有机玻璃,是透光性最好的树脂材料之一,具有密度低,质量轻,透光率高,耐化学性,耐候性和易加工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光学、通讯、建筑、航空航天等领域。但PMMA树脂的耐热性较差,玻璃化转变温度(Tg)约为105 ℃,热变形温度仅为85 ℃,使用温度低于80 ℃,这一缺点严重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α-甲基苯乙烯(AMS)是由异丙苯氧化生产苯酚和丙酮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廉价易得。由于a-甲基(-CH3)的推电子作用和苯环空间位阻效应的共同作用,使得AMS并不容易发生均聚反应,且产物多为低分子量聚合物,因此常作共聚单体使用。AMS的空间位阻较大,与其他单体共聚后可使聚合物分子链的刚性增强,提高共聚物的耐热性。因此,人们常利用AMS的这一特性来制备耐热聚合物,例如耐热ABS、PS及PVC等。本文探索了用AMS作为耐热改性单体增强PMMA树脂耐热性的可行性。通过研究甲基丙烯酸甲酯与α-甲基苯乙烯共聚合行为、共聚组成对Poly(MMA-co-AMS)共聚物耐热性的影响,明确了AMS对PMMA树脂耐热性的增强作用,并成功合成了具... 

【文章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耐热PMMA树脂的合成及热性能研究


MMA和PMMA的结构式

领域,树脂,配方优化,玻璃转化温度


第 1 章 综 述艺改进和配方优化是现今的主要任务,PMMA 树脂的熔点比传统光学玻璃的熔点(约1000oC)低很多。而且 PMMA 树脂的玻璃转化温度(约 85~105oC)及热变形温度(约 85oC)也较低,普通的 PMMA 树脂的长期使用温度低于 80oC,这样的特性就严重制约了 PMMA 树脂在光学电子方面的应用[1,13],因此合成高品质的耐热 PMMA树脂更是不可忽视。

路线图,热环,环化,共聚物


第 1 章 综 述利用聚合后分子内环化的方法,在PMMA主链上引入六元环状结构,以期提高PMMA树脂的耐热性,如图 1.3 所示。采用高温连续聚合的方式合成 Poly(MMA-co-MAAM)共聚物,经过双螺杆挤出装置对聚合而成的共聚物进行环化处理,挤出装置设定的环化温度为 200~230oC,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共聚物发生分子链内环化过程只发生在此温度下,并且产物生成稳定的六元环戊二酰亚胺结构,同时生成甲醇副产物。这种方法可以将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至 154oC,初始热分解温度提高到 347oC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合成工艺研究[J]. 刘归回,邓汉林,邓仕英.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8(05)
[2]α-甲基苯乙烯改性石油树脂的工艺研究[J]. 卜群,陆建金,戎新辉,徐文华.  山东化工. 2018(03)
[3]国内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市场分析[J]. 周春艳.  化学工业. 2017(04)
[4]耐热级ABS树脂存放性能研究(Ⅰ):耐热剂的影响[J]. 孟涛,刘伟兴,查超,丁冲,周霆,罗明华.  塑料工业. 2017(04)
[5]2015年中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市场分析及前景展望[J]. 赵永泉.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 2016(09)
[6]国内外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J]. 崔小明.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16(04)
[7]聚-α-甲基苯乙烯解聚反应的动力学模拟[J]. 于天荣,姜万润,王波,张占文,陈素芬,李波,唐永建,王志刚.  科学通报. 2016(21)
[8]国内外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生产现状及市场分析[J]. 何海燕,王彬.  石油化工. 2016(06)
[9]通过高温自由基聚合合成耐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J]. 刘捷,曹春雷,高天正,于涛,赵爽,张会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5(11)
[10]自由基引发剂对聚α-甲基苯乙烯热降解性能的影响[J]. 马霜,黄亚文,李芳,陈素芬,张占文,杨军校.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5(02)

博士论文
[1]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的制备与应用[D]. 蒋姗.北京化工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乳液聚合合成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微球及其应用研究[D]. 赵春霖.北京化工大学 2016
[2]耐热有机玻璃的合成及性能[D]. 赖彩玲.浙江大学 2016
[3]新型引发剂引发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乳液聚合[D]. 曹莉娟.北京化工大学 2011
[4]聚合物/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D]. 楼娣.浙江工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339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9339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1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