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红色素的微胶囊化及其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9 14:14
火龙果红色素色泽鲜艳,具有较强的着色潜力和保健功能,是一种理想的合成色素替代品。然而火龙果红色素不稳定,光、热、p H对其影响都比较大。为了提高火龙果红色素的稳定性,本文以火龙果红色素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红色素进行微胶囊化,研究其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及微胶囊的稳定性,并研究其生物活性及应用前景,以期为火龙果中红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实验方法如下:1、火龙果红色素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以火龙果红色素为芯材,明胶、阿拉伯胶、麦芽糊精、可溶性淀粉为单一壁材或两两复合壁材制备微胶囊,通过测定其产率、包埋率、含水量和色度,从中选出最优的壁材。随后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火龙果红色素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2、火龙果红色素微胶囊的表征及稳定性实验在优选的微胶囊制备工艺基础上制备火龙果红色素微胶囊及火龙果红色素抗氧化微胶囊,并进行系列表征实验测定,如测定包埋率、含水量、色差等测定其物理性质,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吸收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X射线衍射能谱、差式扫描量热分析等技术研究微胶囊化前后红色素的理化性质变化;最后测定其储存稳定性及体外消化状况。3、微胶囊胃肠道吸收特性及红色素...
【文章来源】: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火龙果色素的研究概况
1.1.1 火龙果的简介
1.1.2 火龙果红色素的简介
1.1.3 火龙果红色素的研究现状
1.2 微胶囊技术及应用概况
1.2.1 微胶囊概述
1.2.2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1.2.3 微胶囊技术在天然色素中的应用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1.3.1 课题来源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火龙果红色素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2.3 实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火龙果红色素的提取
2.4.2 火龙果红色素微胶囊的制备
2.4.3 含水量的测定
2.4.4 包埋率的测定
2.4.5 颜色的测定
2.4.6 微胶囊壁材的选择
2.4.7 微胶囊芯壁材比的选择
2.4.8 喷雾干燥工艺单因素考察
2.4.9 喷雾干燥工艺正交优化实验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2.5.1 微胶囊壁材的选择
2.5.2 微胶囊芯壁材比的选择
2.5.3 喷雾干燥工艺单因素考察
2.5.4 喷雾干燥工艺正交优化实验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火龙果红色素微胶囊的表征及稳定性实验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试剂
3.3 实验仪器
3.4 实验方法
3.4.1 .火龙果红色素微胶囊的制备
3.4.2 火龙果红色素抗氧化微胶囊的制备
3.4.3 含水量的测定
3.4.4 包埋率的测定
3.4.5 高效液相(HPLC)分析
3.4.6 颜色的测定
3.4.7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3.4.8 X射线衍射(XRD)能谱分析
3.4.9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
3.4.10 差示扫描量(DSC)分析
3.4.11 火龙果红色素微胶囊的储存稳定性测试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1 微胶囊的包封率、含水量及颜色
3.5.2 微胶囊化学性质表征
3.5.3 微胶囊形态
3.5.4 微胶囊热分析
3.5.5 火龙果红色素微胶囊的储存稳定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胶囊胃肠道吸收特性及红色素生物活性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试剂
4.3 实验仪器
4.4 实验方法
4.4.1 色素微胶囊的胃肠道吸收特性实验
4.4.2 火龙果红色素的DPPH抗氧化实验
4.4.3 火龙果红色素的抑菌实验
4.4.4 火龙果红色素的成分研究
4.4.5 火龙果红色素的毒性研究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1 红色素微胶囊的胃肠道吸收特性
4.5.2 火龙果红色素的抗氧化活性
4.5.3 火龙果红色素的抑菌活性
4.5.4 火龙果红色素的主要成分分析
4.5.5 火龙果红色素的主要成分毒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火龙果红色素应用产品制备及评价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试剂
5.3 实验仪器
5.4 实验方法
5.4.1 火龙果红色素口红的制备
5.4.2 火龙果红色素酸奶的制备
5.4.3 火龙果红色素酸奶的感官评价
5.4.4 火龙果红色素酸奶的电子鼻评价
5.4.5 火龙果红色素酸奶的颜色分析
5.4.6 火龙果红色素酸奶的PH变化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1 火龙果红色素在口红中的应用
5.5.2 火龙果红色素酸奶的感官评价
5.5.3 火龙果酸奶的电子鼻分析
5.5.4 火龙果红色素酸奶的颜色分析
5.5.5 火龙果红色素酸奶的PH变化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含发酵乳杆菌HY01牦牛酸奶工艺优化及主体风味成分动态解析[J]. 于素素,杨佳杰,马向阳,贾新栋,刘丽波,杜鹏,李艾黎. 食品科学. 2021(02)
[2]海南红肉与白肉火龙果营养成分含量分析[J]. 邓爱妮,叶海辉,何秀芬,王晓刚,苏冰霞,李琼. 保鲜与加工. 2020(03)
[3]红心火龙果功能特性及其产品开发研究进展[J]. 孙卉,金含,杨容容,何志贵,杜密英,师俊玲. 中国酿造. 2019(07)
[4]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对萝卜苗中活性物质、抗氧化功能及代谢差异物的影响[J]. 李茹,朱毅. 中国食品学报. 2019(04)
[5]火龙果果皮甜菜苷类色素提取工艺的优化[J]. 肖图舰,张洪礼,周俊良,王宇,毛永亚,马玉华. 贵州农业科学. 2018(12)
[6]两种火龙果果皮红色素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J]. 张灵帮,邵玲,胡隼,杨玉玲,梁家嘉,凌俊. 食品工业科技. 2019(05)
[7]体外模拟消化对发芽糙米多酚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J]. 赵旭,李佳,高树成,韩璐,林子木,林琳. 粮食加工. 2018(05)
[8]杂粮复合酸奶的感官评价与理化性质研究[J]. 王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15)
[9]紫薯多酚生物活性及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稳定性研究[J]. 冯颖,谭畅,苏佳怡.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8(04)
[10]火龙果色素生物活性及其提取纯化研究进展[J]. 段晓嫣,田艳,邓放明. 食品与机械. 2017(10)
硕士论文
[1]火龙果果皮红色素提取、纯化、稳定性研究[D]. 余莉莉.江西农业大学 2012
[2]红肉火龙果色素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化学成份分析[D]. 赵珍珍.福建农林大学 2012
[3]番茄红素微胶囊化的研究[D]. 唐颖.浙江工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47710
【文章来源】: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火龙果色素的研究概况
1.1.1 火龙果的简介
1.1.2 火龙果红色素的简介
1.1.3 火龙果红色素的研究现状
1.2 微胶囊技术及应用概况
1.2.1 微胶囊概述
1.2.2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1.2.3 微胶囊技术在天然色素中的应用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1.3.1 课题来源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火龙果红色素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2.3 实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火龙果红色素的提取
2.4.2 火龙果红色素微胶囊的制备
2.4.3 含水量的测定
2.4.4 包埋率的测定
2.4.5 颜色的测定
2.4.6 微胶囊壁材的选择
2.4.7 微胶囊芯壁材比的选择
2.4.8 喷雾干燥工艺单因素考察
2.4.9 喷雾干燥工艺正交优化实验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2.5.1 微胶囊壁材的选择
2.5.2 微胶囊芯壁材比的选择
2.5.3 喷雾干燥工艺单因素考察
2.5.4 喷雾干燥工艺正交优化实验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火龙果红色素微胶囊的表征及稳定性实验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试剂
3.3 实验仪器
3.4 实验方法
3.4.1 .火龙果红色素微胶囊的制备
3.4.2 火龙果红色素抗氧化微胶囊的制备
3.4.3 含水量的测定
3.4.4 包埋率的测定
3.4.5 高效液相(HPLC)分析
3.4.6 颜色的测定
3.4.7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3.4.8 X射线衍射(XRD)能谱分析
3.4.9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
3.4.10 差示扫描量(DSC)分析
3.4.11 火龙果红色素微胶囊的储存稳定性测试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1 微胶囊的包封率、含水量及颜色
3.5.2 微胶囊化学性质表征
3.5.3 微胶囊形态
3.5.4 微胶囊热分析
3.5.5 火龙果红色素微胶囊的储存稳定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胶囊胃肠道吸收特性及红色素生物活性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试剂
4.3 实验仪器
4.4 实验方法
4.4.1 色素微胶囊的胃肠道吸收特性实验
4.4.2 火龙果红色素的DPPH抗氧化实验
4.4.3 火龙果红色素的抑菌实验
4.4.4 火龙果红色素的成分研究
4.4.5 火龙果红色素的毒性研究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1 红色素微胶囊的胃肠道吸收特性
4.5.2 火龙果红色素的抗氧化活性
4.5.3 火龙果红色素的抑菌活性
4.5.4 火龙果红色素的主要成分分析
4.5.5 火龙果红色素的主要成分毒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火龙果红色素应用产品制备及评价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试剂
5.3 实验仪器
5.4 实验方法
5.4.1 火龙果红色素口红的制备
5.4.2 火龙果红色素酸奶的制备
5.4.3 火龙果红色素酸奶的感官评价
5.4.4 火龙果红色素酸奶的电子鼻评价
5.4.5 火龙果红色素酸奶的颜色分析
5.4.6 火龙果红色素酸奶的PH变化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1 火龙果红色素在口红中的应用
5.5.2 火龙果红色素酸奶的感官评价
5.5.3 火龙果酸奶的电子鼻分析
5.5.4 火龙果红色素酸奶的颜色分析
5.5.5 火龙果红色素酸奶的PH变化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含发酵乳杆菌HY01牦牛酸奶工艺优化及主体风味成分动态解析[J]. 于素素,杨佳杰,马向阳,贾新栋,刘丽波,杜鹏,李艾黎. 食品科学. 2021(02)
[2]海南红肉与白肉火龙果营养成分含量分析[J]. 邓爱妮,叶海辉,何秀芬,王晓刚,苏冰霞,李琼. 保鲜与加工. 2020(03)
[3]红心火龙果功能特性及其产品开发研究进展[J]. 孙卉,金含,杨容容,何志贵,杜密英,师俊玲. 中国酿造. 2019(07)
[4]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对萝卜苗中活性物质、抗氧化功能及代谢差异物的影响[J]. 李茹,朱毅. 中国食品学报. 2019(04)
[5]火龙果果皮甜菜苷类色素提取工艺的优化[J]. 肖图舰,张洪礼,周俊良,王宇,毛永亚,马玉华. 贵州农业科学. 2018(12)
[6]两种火龙果果皮红色素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J]. 张灵帮,邵玲,胡隼,杨玉玲,梁家嘉,凌俊. 食品工业科技. 2019(05)
[7]体外模拟消化对发芽糙米多酚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J]. 赵旭,李佳,高树成,韩璐,林子木,林琳. 粮食加工. 2018(05)
[8]杂粮复合酸奶的感官评价与理化性质研究[J]. 王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15)
[9]紫薯多酚生物活性及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稳定性研究[J]. 冯颖,谭畅,苏佳怡.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8(04)
[10]火龙果色素生物活性及其提取纯化研究进展[J]. 段晓嫣,田艳,邓放明. 食品与机械. 2017(10)
硕士论文
[1]火龙果果皮红色素提取、纯化、稳定性研究[D]. 余莉莉.江西农业大学 2012
[2]红肉火龙果色素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化学成份分析[D]. 赵珍珍.福建农林大学 2012
[3]番茄红素微胶囊化的研究[D]. 唐颖.浙江工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477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314771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