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FtsZ抑制剂噻唑橙衍生物的抗菌活性评价和作用方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7 08:08
  抗生素的问世,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然而,最近几十年来,滥用抗生素导致了耐药性病原菌迅速增加,细菌耐药性问题随之产生,使得许多传统的抗生素都失去了作用,细菌感染成为了全世界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多重耐药性细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使得开发新型抗菌药物变得极为紧迫。丝状温度敏感突变体Z(Filamenting temperature sensitive mutant Z,Fts Z)由于在细菌中显示出高保守性,功能重要性和结构相似性,已成为开发新型抗生素的潜在靶点。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具有苯并噻唑或喹啉骨架的化合物有望成为新的Fts Z抑制剂,本课题在课题组成员合成的一系列噻唑橙衍生物(24个)的基础上,对该系列衍生物进行了抗菌活性和作用机理的研究。具体内容包括:(1)通过抗菌活性研究发现,噻唑橙衍生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广谱的抗菌效果,能同时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以及一些革兰氏阴性菌如NDM-1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2)通过细菌形态学研究,发现化合物4a-4b可以在不破坏细菌细胞膜结构的基础上抑制细菌细... 

【文章来源】: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抗生素的发展
    1.2.细菌耐药性
    1.3.细菌耐药机制
    1.4.细菌分裂靶点蛋白FtsZ
        1.4.1.细菌细胞分裂
        1.4.2.FtsZ的结构及功能
        1.4.3.FtsZ作为新型抑菌靶点
    1.5.FtsZ抑制剂
        1.5.1.天然产物抑制剂
        1.5.2.合成或半合成化合物抑制剂
    1.6.噻唑橙衍生物抗菌进展
    1.7.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噻唑橙衍生物抗菌活性的研究
    2.1.噻唑橙衍生物合成路线
    2.2.最低抑菌浓度MIC
    2.3.细菌细胞形态学研究
    2.4.最低杀菌浓度MBC
    2.5.协同作用研究
    2.6.细菌耐药性研究
    2.7.化合物毒性研究
        2.7.1.细胞毒性研究
        2.7.2.溶血性研究
    2.8.本章小结
    2.9.实验部分
        2.9.1.测试菌种及实验试剂
        2.9.2.实验仪器及设备
        2.9.3.实验方法及步骤
第三章 噻唑橙衍生物抗菌机理研究
    3.1.细菌细胞膜完整性研究
    3.2.细菌细胞分裂蛋白FtsZ的表达及分离纯化
        3.2.1.细菌细胞分裂蛋白FtsZ的表达纯化
        3.2.2.细菌细胞分裂蛋白FtsZ的浓度测定
    3.3.光散射实验
    3.4.化合物与Sa Fts Z蛋白结合的研究
    3.5.Z-ring的可视化研究
    3.6.GTPase活性测试
    3.7.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研究
    3.8.本章小结
    3.9.实验部分
        3.9.1.测试菌种及实验试剂
        3.9.2.实验仪器及设备
        3.9.3.实验方法及步骤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致谢
附录
    附录1 化合物结构与编号
    附录2 枯草芽孢杆菌形态分析
    附录3 枯草芽孢杆菌细胞膜的可视化
    附录4 枯草芽孢杆菌细胞动力学Z环的扰动
    附录5 化合物耐药性研究
    附录6 化合物光散射研究
    附录7 化合物对16HBE细胞的抑制率
    附录8 化合物对HK-2细胞的抑制率
    附录9 化合物对L929细胞的抑制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2—2017年FDA批准的抗生素药物[J]. 李瑞宁,孙占奎.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8(08)
[2]生物反应器培养金藻生产生物柴油技术初探[J]. 常林,邹宁.  生命科学仪器. 2011(06)
[3]纳米氧化锌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生物毒性[J]. 袁金华,李光,陈慧珍,查河霞,宋黎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9(02)
[4]抗生素的前世今生[J]. 盘莉.  中国处方药. 2008(06)
[5]抗生素科学发展简史[J]. 戴纪刚,张国强,黄小兵,吴廷瑞.  中华医史杂志. 1999(02)
[6]抗菌素发展与正确使用[J]. 刘昌起.  临床荟萃. 1996(17)



本文编号:3163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3163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8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