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樟同分异构松油醇抑菌活性及高产途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1 13:18
油樟是一种材用、药用兼之的芳香植物,其精油成分中松油醇含量丰富,并同时含有α-松油醇、松油烯-4-醇和δ-松油醇三种同分异构体。本文以油樟叶为材料,三种同分异构松油醇为对象,研究了三种同分异构松油醇的抑菌活性及机理,尝试了三种同分异构天然松油醇的生物(内生菌)和物理高产途径,为天然松油醇应用领域的开拓和生产提供理论支撑和借鉴。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三种同分异构松油醇的抑菌作用α-松油醇、松油烯-4-醇和δ-松油醇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和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α-松油醇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范围为0.39001.5623μL/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1.56253.1250μL/mL;松油烯-4-醇对四种食源性病原菌MIC均为0.7800μL/mL,MBC范围为0.78001.5625μL/mL;δ-松油醇的MIC范围为0.78001.5625 mg/mL,MBC为1.56253.1250 mg/mL。时间杀菌曲线显示4种食源性病原菌对三种同分...
【文章来源】:西华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松油醇同分异构体
23图2.6PI染色荧光图Fig.2.6PIstainingfluorescencemap注2)图A为对照组;图B、C、D依次为α-松油醇、松油烯-4-醇和δ-松油醇实验组(6)菌体形态观察采用扫描电镜观察α-松油醇、松油烯-4-醇和δ-松油醇对志贺氏菌细胞形态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见图2.7。扫描电镜下,对照组志贺氏菌(control)呈短小杆状,菌体表面完整,饱满,边界清晰,属于正常的细胞形态,该状态下,菌体可进行正常的生长繁殖。由A-1、B-1和C-1可知,志贺氏菌分别经1MIC浓度的α-松油醇、松油烯-4-醇和δ-松油醇作用4h后,菌体细胞表面出现明显褶皱,其中α-松油醇和松油烯-4-醇作用菌株最为明显;松油烯-4-醇和δ-松油醇处理的部分菌体开始出现空洞、凹陷的现象,说明α-松油醇、松油烯-4-醇和δ-松油醇的加入已经对志贺氏菌的细胞外观结构产生影响,部分菌体已无法维持正常的细胞形态。由A-2、B-2和C-2可知,增大作用浓度为2MIC,A-2中志贺氏菌出现严重的粘连现象,菌体边界模糊,无法呈现完整的细胞形态;B-2ADCB
25图2.6志贺氏菌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Fig.2.6ScanningelectronmicrophotographsofS.flexneri注3)A-1、B-1和C-1分别为1MIC浓度的α-松油醇、松油烯-4-醇和δ-松油醇;A-2、B-2和C-2分别为2MIC浓度的α-松油醇、松油烯-4-醇和δ-松油醇2.5本章小结(1)油樟油三种同分异构松油醇(α-松油醇、松油烯-4-醇和δ-松油醇)对四种供试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和大肠杆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其中,松油烯-4-醇对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优于α-松油醇和δ-松油醇,对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均为0.7800μL/mL,MBC分别为1.5625μL/mL和0.7800μL/mL;α-松油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3900μL/mL和1.5625μL/mL,强于松油烯-4-醇和δ-松油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α-松油醇和松油烯-4-醇对志贺氏菌的抑菌活性相当,优于δ-松油醇。时间杀菌曲线显示四种食源性病原菌对α-松油醇、松油烯-4-醇和δ-松油醇的抑制作用显示为浓度依赖型。(2)通过对志贺氏菌抑菌机理的研究发现,三种同分异构松油醇(α-松油醇、松油烯-4-醇和δ-松油醇)会破坏菌体细胞结构,导致细胞膜、细胞壁通透性增强,使胞内核酸、蛋白质外泄,增大胞外碱性磷酸酶含量,同时降低细胞膜电位,影响菌体物质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茶多酚/ε-聚赖氨酸盐酸盐复合微胶囊对美国红鱼鱼片的保鲜作用[J]. 杨华,杨丽丽,王明,魏旭青,孙彤,周斌,励建荣. 现代食品科技. 2020(01)
[2]不同提取方法的毛建草精油抗氧化动力学研究[J]. 李慧卿,刘海美. 食品工业科技. 2020(09)
[3]细叶小檗果小檗碱抑菌性能及机理[J]. 包怡红,张俊顺,符群,张海婷. 食品科学. 2020(17)
[4]油樟叶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胡文杰,罗辉,戴彩华. 中国粮油学报. 2019(11)
[5]华中枸骨叶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抑菌作用[J]. 杜银香,张建伟,胡泽华,涂星. 中成药. 2019(09)
[6]油樟叶精油馏分的主要成分、抑菌活性及其主要单体成分抑菌机理研究[J]. 胡文杰,戴彩华,周升团. 安徽农学通报. 2019(15)
[7]树舌灵芝复合诱变选育漆酶高产菌株[J]. 刘晓丹,王俊玲,王霞. 北方园艺. 2019(14)
[8]茶多酚可降解复合膜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王玥,王建川,朱贵萍,皮涵,刘耀文. 包装工程. 2019(13)
[9]苦木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和抗炎作用研究[J]. 赵文娜,崔迎,白静,惠先,张爱军. 西北药学杂志. 2019(04)
[10]基于鱼鳞明胶的可食性保鲜膜对金枪鱼肉的保鲜作用研究[J]. 单梦圆,宋琳璐,胡奇杰,徐大伦,杨文鸽,张进杰. 核农学报. 2019(06)
博士论文
[1]月桂精油及其复合保鲜方法对樱桃番茄采后病害抑制效果的研究[D]. 徐仕翔.浙江大学 2016
[2]利用酵母细胞生物转化法合成天然2-苯乙醇的研究[D]. 梅建凤.浙江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及抑菌机理[D]. 周云冬.江南大学 2019
[2]草果精油壳聚糖微球的制备、表征及抗菌活性评价[D]. 郭娜.东北林业大学 2017
[3]酶辅助提取油樟精油及其抗菌活性研究[D]. 丛赢.东北林业大学 2016
[4]酸性杂多类离子液体催化α-蒎烯水合反应的研究[D]. 刘培峰.青岛科技大学 2015
[5]三种挥发性芳香物质对柑橘采后酸腐病菌作用初探[D]. 周海恩.湘潭大学 2013
[6]青刺果体外抑菌活性及其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与作用机制研究[D]. 蒲忠慧.四川农业大学 2009
[7]秦艽内生真菌的诱变育种及其发酵条件优化[D]. 徐婉如.西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36230
【文章来源】:西华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松油醇同分异构体
23图2.6PI染色荧光图Fig.2.6PIstainingfluorescencemap注2)图A为对照组;图B、C、D依次为α-松油醇、松油烯-4-醇和δ-松油醇实验组(6)菌体形态观察采用扫描电镜观察α-松油醇、松油烯-4-醇和δ-松油醇对志贺氏菌细胞形态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见图2.7。扫描电镜下,对照组志贺氏菌(control)呈短小杆状,菌体表面完整,饱满,边界清晰,属于正常的细胞形态,该状态下,菌体可进行正常的生长繁殖。由A-1、B-1和C-1可知,志贺氏菌分别经1MIC浓度的α-松油醇、松油烯-4-醇和δ-松油醇作用4h后,菌体细胞表面出现明显褶皱,其中α-松油醇和松油烯-4-醇作用菌株最为明显;松油烯-4-醇和δ-松油醇处理的部分菌体开始出现空洞、凹陷的现象,说明α-松油醇、松油烯-4-醇和δ-松油醇的加入已经对志贺氏菌的细胞外观结构产生影响,部分菌体已无法维持正常的细胞形态。由A-2、B-2和C-2可知,增大作用浓度为2MIC,A-2中志贺氏菌出现严重的粘连现象,菌体边界模糊,无法呈现完整的细胞形态;B-2ADCB
25图2.6志贺氏菌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Fig.2.6ScanningelectronmicrophotographsofS.flexneri注3)A-1、B-1和C-1分别为1MIC浓度的α-松油醇、松油烯-4-醇和δ-松油醇;A-2、B-2和C-2分别为2MIC浓度的α-松油醇、松油烯-4-醇和δ-松油醇2.5本章小结(1)油樟油三种同分异构松油醇(α-松油醇、松油烯-4-醇和δ-松油醇)对四种供试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和大肠杆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其中,松油烯-4-醇对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优于α-松油醇和δ-松油醇,对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均为0.7800μL/mL,MBC分别为1.5625μL/mL和0.7800μL/mL;α-松油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3900μL/mL和1.5625μL/mL,强于松油烯-4-醇和δ-松油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α-松油醇和松油烯-4-醇对志贺氏菌的抑菌活性相当,优于δ-松油醇。时间杀菌曲线显示四种食源性病原菌对α-松油醇、松油烯-4-醇和δ-松油醇的抑制作用显示为浓度依赖型。(2)通过对志贺氏菌抑菌机理的研究发现,三种同分异构松油醇(α-松油醇、松油烯-4-醇和δ-松油醇)会破坏菌体细胞结构,导致细胞膜、细胞壁通透性增强,使胞内核酸、蛋白质外泄,增大胞外碱性磷酸酶含量,同时降低细胞膜电位,影响菌体物质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茶多酚/ε-聚赖氨酸盐酸盐复合微胶囊对美国红鱼鱼片的保鲜作用[J]. 杨华,杨丽丽,王明,魏旭青,孙彤,周斌,励建荣. 现代食品科技. 2020(01)
[2]不同提取方法的毛建草精油抗氧化动力学研究[J]. 李慧卿,刘海美. 食品工业科技. 2020(09)
[3]细叶小檗果小檗碱抑菌性能及机理[J]. 包怡红,张俊顺,符群,张海婷. 食品科学. 2020(17)
[4]油樟叶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胡文杰,罗辉,戴彩华. 中国粮油学报. 2019(11)
[5]华中枸骨叶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抑菌作用[J]. 杜银香,张建伟,胡泽华,涂星. 中成药. 2019(09)
[6]油樟叶精油馏分的主要成分、抑菌活性及其主要单体成分抑菌机理研究[J]. 胡文杰,戴彩华,周升团. 安徽农学通报. 2019(15)
[7]树舌灵芝复合诱变选育漆酶高产菌株[J]. 刘晓丹,王俊玲,王霞. 北方园艺. 2019(14)
[8]茶多酚可降解复合膜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王玥,王建川,朱贵萍,皮涵,刘耀文. 包装工程. 2019(13)
[9]苦木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和抗炎作用研究[J]. 赵文娜,崔迎,白静,惠先,张爱军. 西北药学杂志. 2019(04)
[10]基于鱼鳞明胶的可食性保鲜膜对金枪鱼肉的保鲜作用研究[J]. 单梦圆,宋琳璐,胡奇杰,徐大伦,杨文鸽,张进杰. 核农学报. 2019(06)
博士论文
[1]月桂精油及其复合保鲜方法对樱桃番茄采后病害抑制效果的研究[D]. 徐仕翔.浙江大学 2016
[2]利用酵母细胞生物转化法合成天然2-苯乙醇的研究[D]. 梅建凤.浙江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及抑菌机理[D]. 周云冬.江南大学 2019
[2]草果精油壳聚糖微球的制备、表征及抗菌活性评价[D]. 郭娜.东北林业大学 2017
[3]酶辅助提取油樟精油及其抗菌活性研究[D]. 丛赢.东北林业大学 2016
[4]酸性杂多类离子液体催化α-蒎烯水合反应的研究[D]. 刘培峰.青岛科技大学 2015
[5]三种挥发性芳香物质对柑橘采后酸腐病菌作用初探[D]. 周海恩.湘潭大学 2013
[6]青刺果体外抑菌活性及其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与作用机制研究[D]. 蒲忠慧.四川农业大学 2009
[7]秦艽内生真菌的诱变育种及其发酵条件优化[D]. 徐婉如.西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36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333623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