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内源性脂质伴随物对亚麻籽油及其纳米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30 10:02
  亚麻籽油作为植物性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来源,具有改善膳食脂肪摄入平衡和机体健康状况的潜力。但亚麻籽油对氧化具有高度敏感性,且具有苦味、不溶于水,这严重限制了其应用途径。亚麻籽油中含有丰富的包括极性、非极性、双亲性等内源性脂质伴随物,能基于抗氧化和界面作用,改善纯油体系及其纳米乳液的环境稳定性。鉴于此,本论文课题通过低温压榨、微波预处理、流体萃取等五种工艺,制备得到了脂质伴随物具有显著差异的亚麻籽油,在进行结构表征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内源性脂类伴随物对油脂及其纳米乳液品质特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试图揭示其关键物质基础,为优化亚麻籽油制取工艺、构建高稳定性纳米乳液体系和拓展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途径提供理论依据。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基于制油工艺的选择获得了内源性脂质伴随物具有显著差异的亚麻籽油。优化建立了冷榨(CP)、微波辅助冷榨(MPCP)、加速溶剂萃取(ASE)、超临界CO2萃取(SCO2E)、亚临界流体萃取(SFE)五种亚麻籽油制取工艺,结果表明不同制油工艺对油脂中内源性脂质伴随物存在特异性影响,其中ASE和MPCP亚麻籽油中生育酚...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内源性脂质伴随物对亚麻籽油及其纳米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不同制油工艺亚麻籽油的外观图

工艺图,籽油,亚麻,生育酚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制油工艺对亚麻籽油内源性脂质伴随物的影响21结构,进而增加了生育酚的释放。图2-3不同工艺亚麻籽油中生育酚含量Figure2-3Tocopherolcontentofflaxseedoilsfromdifferentextractiontechniques2.3.3.2制油工艺对亚麻籽油中色素的影响亚麻籽油中的色素主要以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为主。由图2-4和表2-9所示,不同工艺亚麻籽油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为13.96~33.56mg/100g,叶绿素含量为0.021~0.062mg/100g。李媛媛等(2015)测定了微波+溶剂浸提亚麻籽油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在12.0~30.9mg/100g,与本文测定结果相似。CHOO等(2007)报道了不同品种的冷榨亚麻籽油中叶绿素含量为0.080~0.576mg/kg,比本文测定结果偏高,可能是品种之间存在差异。不同提取工艺对色素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ASE油脂的类胡萝卜含量最高(33.56mg/100g),分别是CP的1.48倍、MPCP的1.34倍、SCO2E的2.4倍、SFE的1.29倍。同样,ASE油脂的叶绿素含量也最高(0.062mg/100g),分别是CP的1.77倍、MPCP的1.11倍、SCO2E和SFE的2.95倍。油脂中色素含量与油脂色泽相对应,ASE油脂中色素含量较高,故表现为油脂的色泽较深。这是由于色素类物质偏非极性,与正己烷互相亲和,故ASE工艺更有利于色素类物质迁移至油中。

工艺图,籽油,亚麻,色素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制油工艺对亚麻籽油内源性脂质伴随物的影响22图2-4不同工艺亚麻籽油的色素含量Figure2-4Pigmentcontentofflaxseedoilsfromdifferentextractiontechniques2.3.4制油工艺对亚麻籽油中极性脂质伴随物的影响2.3.4.1制油工艺对亚麻籽油中总酚的影响由图2-5和表2-9所示,不同工艺亚麻籽油中总酚含量为8.07-13.60mg/100g,与HERCHI等(2011)报道了冷榨亚麻籽油中总酚含量为10.71-14.07mg咖啡酸/100g油的结果相似。不同提取工艺对油脂中总酚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SCO2E亚麻籽油中总酚含量最高(13.60mg/100g),其次是MPCP油脂(12.62mg/100g),而CP、ASE、SFE油脂相对较低,分别为9.30mg/100g、8.35mg/100g、8.07mg/100g。相关研究得到类似的结果,KHAIRULLAH等(2016)报道了超临界CO2黑种草油中的总酚含量达到160.51mg/100mL没食子酸,与冷榨油相比增加了70.03%,KHATTAB等(2013)报道超临界CO2萃取提取的亚麻籽油中酚类物质总量达47.58μg/g,是传统溶剂浸出油的3.03倍,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有利于富集酚类物质。曹伟伟等(2016)报道微波辅助冷榨亚麻籽油中总酚含量是冷榨亚麻籽油的1.41倍。这可能是由于亚麻籽中多酚类化合物主要以多聚体的形式存在于种皮细胞壁中(RAMSAYetal.,2016),微波预处理破坏了细胞壁,诱导多聚体的解聚效应,进而促进了酚类化合物的释放和油相迁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催熟与微波预处理对菜籽油品质的影响[J]. 黄颖,郑畅,刘昌盛,史训旺,黄凤洪.  中国油脂. 2019(07)
[2]不同品种亚麻籽组成及抗氧化特性分析[J]. 禹晓,黄沙沙,程晨,黄凤洪,邓乾春,黄庆德.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8(06)
[3]亚临界丙烷、超临界CO2及正己烷对米糠油提取品质的对比研究[J]. 陈中伟,丁芬,吴其飞,徐斌.  中国粮油学报. 2017(03)
[4]不同工艺制取亚麻籽油的品质差异分析[J]. 任我行,刘玉兰,徐建国.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7(01)
[5]植物多酚类物质研究进展[J]. 姜楠,王蒙,韦迪哲,冯晓元.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6(02)
[6]微波预处理亚麻籽对其压榨饼生氰糖苷含量及压榨油品质的影响[J]. 曹伟伟,黄庆德,田光晶,邓乾春.  食品工业科技. 2016(09)
[7]亚麻籽油中植物甾醇含量的测定[J]. 魏晓珊,邓乾春,张逸,黄庆德,任丹丹.  中国油脂. 2015(11)
[8]油樟叶总黄酮含量测定及其抗油脂氧化活性[J]. 杜永华,敖光辉,魏琴,廖小龙,余小霞.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8)
[9]HPLC外标法测定亚麻籽油中4种环肽含量的研究[J]. 连莹君,江紫琦,陆学茸,滕英来,REANEY Martin J T,汪勇.  中国油脂. 2015(05)
[10]微波处理对亚麻籽油品质的影响[J]. 李媛媛,吴雪辉,段卓.  中国油脂. 2015(01)

硕士论文
[1]加工对亚麻籽油有益脂质伴随物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D]. 周洋.江南大学 2018
[2]亚麻籽油贮藏稳定性研究[D]. 易志.华南农业大学 2016
[3]沙棘油的提质制取及对青紫蓝兔视网膜光损伤的预防作用研究[D]. 张逸.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4]菜籽植物甾醇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 高政.华中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725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33725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b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