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主要营养成分分析与质量评价
发布时间:2022-02-24 21:12
茶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因其产量有限,导致售价较高。市场上存在利用其他廉价食用植物油掺假、冒充,以次充好的现象。本文通过不同植物油中甘油三酯组成结合植物甾醇类物质的分布情况,区分茶油、橄榄油和其他植物油,以防掺假。通过测定不同油茶物种及品种果实中含油率、脂肪酸和微量营养成分(α-生育酚、角鲨烯、β-谷甾醇、总酚),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建立了茶油质量综合评价体系。1、采用非水反相液相色谱一蒸发光散射检测方法(NARP-HPLC-ELSD)建立了甘油三酯的分析方法。色谱条件如下:InsertsilODS-P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二氯甲烷;柱温:30℃;流速:1.5mL/min;进样量:10μL;流动相洗脱条件:0~40min,30%~70%B;40~40.1min,30%B;40.1~45min,30%B。ELSD条件:漂移管温度:55℃;气体流速:1.5L/min;增益:1。2、采用NARP-HPLC-ELSD分析了茶油、橄榄油、香榧油、大豆油、核桃油、山核桃油、茶叶籽油、油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10种不同植物油中甘油三...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1 绪论
1.1 前言
1.2 茶油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1.2.1 甘油三酯色谱分析研究进展
1.2.1.1 气相色谱法
1.2.1.2 高效液相色谱法
1.2.1.3 液质联用法
1.2.2 植物甾醇研究进展
1.2.3 脂肪酸研究进展
1.2.4 微量营养成分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2 茶油中甘油三酯分析方法建立
2.1 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甘油三酯样品前处理
2.2.2 HPLC-ELSD测定条件
2.2.3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样品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2.3.2 色谱柱的选择
2.3.3 流动相组成的选择
2.3.4 柱温的优化
2.3.5 检测器温度的影响
2.3.6 稳定性实验
2.3.7 茶油中甘油三酯定性分析
2.3.8 不同植物油中甘油三酯组成分析
2.3.9 不同植物油中甘油三酯的主成分分析
2.4 小结
3 茶油中植物甾醇类物质分析
3.1 材料与仪器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前处理
3.2.2 GC-FID和GC-MS测定条件
3.2.3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茶油橄榄油混合液的GC-MS分析
3.3.2 不同植物油中甾醇类物质的分析
3.4 小结
4 不同油茶物种及品种果实的营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4.1 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油茶籽油的提取
4.2.2 含油率的测定
4.2.3 维生素E的测定
4.2.4 角鲨烯和甾醇的测定
4.2.5 总酚的测定
4.2.6 脂肪酸的组成测定
4.2.7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油茶物种果实营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4.3.1.1 不同油茶物种果实的含油率分析
4.3.1.2 不同油茶物种果实的维生素E分析
4.3.1.3 不同油茶物种果实的角鲨烯分析
4.3.1.4 不同油茶物种果实的β-谷甾醇分析
4.3.1.5 不同油茶物种果实的总酚分析
4.3.1.6 不同油茶物种果实的脂肪酸分析
4.3.1.7 不同油茶物种果实综合评价
4.3.2 不同普通油茶品种果实营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4.3.2.1 不同普通油茶品种果实营养成分分析
4.3.2.2 不同普通油茶品种果实综合评价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5.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聚类分析法对茶油品质的判定[J]. 刘晓伟,潘路路,王彦花. 食品工业. 2018(03)
[2]油茶林经营模式小规模或大规模之辨——基于江西省宜春市案例分析[J]. 严谨,廖福霖,洪燕真. 林业经济问题. 2018(01)
[3]茶油掺伪的数学回归模型研究[J]. 彭思敏,林谦,吴卫国. 中国粮油学报. 2018(02)
[4]油茶籽预热处理方法对茶油品质的影响研究[J]. 龙婷,吴雪辉,容欧,杨柳. 中国粮油学报. 2017(07)
[5]浅谈油茶文化[J]. 周亚东. 热带林业. 2017(02)
[6]不同富硒方法对茶油品质特性及功能性成分的影响[J]. 王彦花,刘娟,马小灵,蒋晶明,吴立潮,刘芳. 食品工业科技. 2017(05)
[7]橄榄油实际与理论ECN42甘三酯含量绝对差值测定方法研究[J]. 张冰,张蕊. 粮油食品科技. 2016(05)
[8]不同物种茶油脂肪酸组成及其在Sn-2位上的分布[J]. 冯纳,钟海雁,周波,钟瑾璟,马力,余姣. 食品与机械. 2016(03)
[9]非水反相色谱法测定火麻仁中甘油三酯含量[J]. 朱江,蔡明宸,王鑫,夏林波,邓仕任.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5(13)
[10]气相色谱法测定茶油中角鲨烯的含量[J]. 王李平,林晨,蔡大川,张志军,吴凌涛,方丽. 食品工业. 2015(02)
博士论文
[1]油茶籽油脂构成、变化规律和水酶法制取工艺研究[D]. 方学智.浙江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茶油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分析及掺伪识别初步研究[D]. 冯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
[2]食用油脂甘油三酯组成特征及HPLC测定方法研究[D]. 洪颖.江南大学 2015
[3]茶叶籽油与油茶籽油不皂化物研究[D]. 肖义坡.南昌大学 2015
[4]近红外光谱法对茶油化学成分及快速鉴伪的研究[D]. 原姣姣.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
[5]油茶籽油三种不同制油方法比较研究[D]. 陈兴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6]甘油三酯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识别5种植物油脂[D]. 朱桃花.河南工业大学 2011
[7]基于茶油价值认知的消费者对茶油购买行为研究[D]. 董加云.福建农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43518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1 绪论
1.1 前言
1.2 茶油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1.2.1 甘油三酯色谱分析研究进展
1.2.1.1 气相色谱法
1.2.1.2 高效液相色谱法
1.2.1.3 液质联用法
1.2.2 植物甾醇研究进展
1.2.3 脂肪酸研究进展
1.2.4 微量营养成分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2 茶油中甘油三酯分析方法建立
2.1 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甘油三酯样品前处理
2.2.2 HPLC-ELSD测定条件
2.2.3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样品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2.3.2 色谱柱的选择
2.3.3 流动相组成的选择
2.3.4 柱温的优化
2.3.5 检测器温度的影响
2.3.6 稳定性实验
2.3.7 茶油中甘油三酯定性分析
2.3.8 不同植物油中甘油三酯组成分析
2.3.9 不同植物油中甘油三酯的主成分分析
2.4 小结
3 茶油中植物甾醇类物质分析
3.1 材料与仪器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前处理
3.2.2 GC-FID和GC-MS测定条件
3.2.3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茶油橄榄油混合液的GC-MS分析
3.3.2 不同植物油中甾醇类物质的分析
3.4 小结
4 不同油茶物种及品种果实的营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4.1 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油茶籽油的提取
4.2.2 含油率的测定
4.2.3 维生素E的测定
4.2.4 角鲨烯和甾醇的测定
4.2.5 总酚的测定
4.2.6 脂肪酸的组成测定
4.2.7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油茶物种果实营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4.3.1.1 不同油茶物种果实的含油率分析
4.3.1.2 不同油茶物种果实的维生素E分析
4.3.1.3 不同油茶物种果实的角鲨烯分析
4.3.1.4 不同油茶物种果实的β-谷甾醇分析
4.3.1.5 不同油茶物种果实的总酚分析
4.3.1.6 不同油茶物种果实的脂肪酸分析
4.3.1.7 不同油茶物种果实综合评价
4.3.2 不同普通油茶品种果实营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4.3.2.1 不同普通油茶品种果实营养成分分析
4.3.2.2 不同普通油茶品种果实综合评价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5.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聚类分析法对茶油品质的判定[J]. 刘晓伟,潘路路,王彦花. 食品工业. 2018(03)
[2]油茶林经营模式小规模或大规模之辨——基于江西省宜春市案例分析[J]. 严谨,廖福霖,洪燕真. 林业经济问题. 2018(01)
[3]茶油掺伪的数学回归模型研究[J]. 彭思敏,林谦,吴卫国. 中国粮油学报. 2018(02)
[4]油茶籽预热处理方法对茶油品质的影响研究[J]. 龙婷,吴雪辉,容欧,杨柳. 中国粮油学报. 2017(07)
[5]浅谈油茶文化[J]. 周亚东. 热带林业. 2017(02)
[6]不同富硒方法对茶油品质特性及功能性成分的影响[J]. 王彦花,刘娟,马小灵,蒋晶明,吴立潮,刘芳. 食品工业科技. 2017(05)
[7]橄榄油实际与理论ECN42甘三酯含量绝对差值测定方法研究[J]. 张冰,张蕊. 粮油食品科技. 2016(05)
[8]不同物种茶油脂肪酸组成及其在Sn-2位上的分布[J]. 冯纳,钟海雁,周波,钟瑾璟,马力,余姣. 食品与机械. 2016(03)
[9]非水反相色谱法测定火麻仁中甘油三酯含量[J]. 朱江,蔡明宸,王鑫,夏林波,邓仕任.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5(13)
[10]气相色谱法测定茶油中角鲨烯的含量[J]. 王李平,林晨,蔡大川,张志军,吴凌涛,方丽. 食品工业. 2015(02)
博士论文
[1]油茶籽油脂构成、变化规律和水酶法制取工艺研究[D]. 方学智.浙江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茶油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分析及掺伪识别初步研究[D]. 冯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
[2]食用油脂甘油三酯组成特征及HPLC测定方法研究[D]. 洪颖.江南大学 2015
[3]茶叶籽油与油茶籽油不皂化物研究[D]. 肖义坡.南昌大学 2015
[4]近红外光谱法对茶油化学成分及快速鉴伪的研究[D]. 原姣姣.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
[5]油茶籽油三种不同制油方法比较研究[D]. 陈兴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6]甘油三酯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识别5种植物油脂[D]. 朱桃花.河南工业大学 2011
[7]基于茶油价值认知的消费者对茶油购买行为研究[D]. 董加云.福建农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43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364351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