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HZSM-5分子筛催化热解城市污泥脱氮制备轻质芳烃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4-28 23:39
城市污泥作为一种来源广泛的低品位生物质能源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开发绿色的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工艺不仅可以从中获得清洁能源,还可以解决污泥量日益增长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热解是利用污泥制备生物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但是高含氮量制约了污泥热解生物油的利用。本文对城市污泥热解挥发分进行原位催化重整,将污泥中的有机组分转化成高附加值化学品,研究了不同金属(Ni、Co)和不同负载量(0.3-3.0 wt.%)的负载型HZSM-5催化剂对城市污泥热解产物组成分布和氮转移的影响,对比两种反应气氛(水蒸气和Ar)和热解温度对城市污泥催化热解行为和氮迁移规律的影响,重点考察水蒸气气氛对催化剂上积碳形成的抑制作用和产物氮分布的影响。提出污泥在金属负载型HZSM-5催化剂上可能的反应机理。金属的引入导致油Oil-C(生物油中的碳)产率略有下降,气体产量和芳烃总碳产率增加。Ni负载HZSM-5在提高芳烃的碳产率方面比Co负载HZSM-5具有更好的性能,在0.5Ni-HZ催化下获得11.2%的最大芳烃总碳产率。金属负载的HZSM-5促进了单环芳烃而非多环芳烃的形成,Ni显著提高了苯的选择性。通过添加...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污泥热解工艺图
1 绪论剂(Y 型分子筛、 型分子筛、Silicalite、介孔 S究,结果表明使用 ZSM-5 分子筛作为催化剂时获得30%,这主要是由于 ZSM-5 独特的孔道结构以及大g 等[59]研究了四种催化剂 ZSM-5、LOSA-1、 -Al2O3解产物的影响,该反应在一种名为内部互联流化床的,使用 ZSM-5 作为催化剂时获得了最大的芳烃碳产烃最大碳产率(10.5%),且 ZSM-5 同时表现出了
硕士学位论文图 1-2 所示,积碳主要通过芳烃和烯烃的低聚和碳的形成。Mukarakate 等[23]研究了水蒸气气氛5 催化剂上的热解行为,发现水蒸气有效抑制了形成,并提高了生物油中酚类产品的产率。污泥化剂上的积碳形成问题同样十分严重。此外,污于污泥催化热解过程的影响尚未探究清楚,水蒸别是对于催化剂积碳的影响将在本文中进行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文献综述[J]. 熊燕,李庆丰. 中国市场. 2017(16)
[2]污水污泥在流化床中快速热解制油[J]. 贾相如,金保升,李睿. 燃烧科学与技术. 2009(06)
[3]城市生活污泥低温催化热解实验研究[J]. 刘龙茂,陈建林,李娣,齐凯,高强立.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07)
[4]城市污水污泥热解实验及产物特性[J]. 李海英,张书廷,赵新华,铃木栄二. 天津大学学报. 2006(06)
[5]中国生物质能源与生物质利用现状与展望[J]. 孙永明,袁振宏,孙振钧. 可再生能源. 2006(02)
[6]我国城市污泥的处置与利用[J]. 马娜,陈玲,熊飞. 生态环境. 2003(01)
[7]生活水污泥油化试验研究[J]. 欧国荣,陈奇洲. 环境污染与防治. 1996(04)
博士论文
[1]有机固体废物热解过程中氮氯的迁移及制备催化剂机理探究[D]. 田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
[2]甲醇制烯烃反应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D]. 杨承广.吉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49765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污泥热解工艺图
1 绪论剂(Y 型分子筛、 型分子筛、Silicalite、介孔 S究,结果表明使用 ZSM-5 分子筛作为催化剂时获得30%,这主要是由于 ZSM-5 独特的孔道结构以及大g 等[59]研究了四种催化剂 ZSM-5、LOSA-1、 -Al2O3解产物的影响,该反应在一种名为内部互联流化床的,使用 ZSM-5 作为催化剂时获得了最大的芳烃碳产烃最大碳产率(10.5%),且 ZSM-5 同时表现出了
硕士学位论文图 1-2 所示,积碳主要通过芳烃和烯烃的低聚和碳的形成。Mukarakate 等[23]研究了水蒸气气氛5 催化剂上的热解行为,发现水蒸气有效抑制了形成,并提高了生物油中酚类产品的产率。污泥化剂上的积碳形成问题同样十分严重。此外,污于污泥催化热解过程的影响尚未探究清楚,水蒸别是对于催化剂积碳的影响将在本文中进行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文献综述[J]. 熊燕,李庆丰. 中国市场. 2017(16)
[2]污水污泥在流化床中快速热解制油[J]. 贾相如,金保升,李睿. 燃烧科学与技术. 2009(06)
[3]城市生活污泥低温催化热解实验研究[J]. 刘龙茂,陈建林,李娣,齐凯,高强立.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07)
[4]城市污水污泥热解实验及产物特性[J]. 李海英,张书廷,赵新华,铃木栄二. 天津大学学报. 2006(06)
[5]中国生物质能源与生物质利用现状与展望[J]. 孙永明,袁振宏,孙振钧. 可再生能源. 2006(02)
[6]我国城市污泥的处置与利用[J]. 马娜,陈玲,熊飞. 生态环境. 2003(01)
[7]生活水污泥油化试验研究[J]. 欧国荣,陈奇洲. 环境污染与防治. 1996(04)
博士论文
[1]有机固体废物热解过程中氮氯的迁移及制备催化剂机理探究[D]. 田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
[2]甲醇制烯烃反应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D]. 杨承广.吉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49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3649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