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直接液化重质油分子组成及分布规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1 17:35
煤直接液化工艺过程中得到的液固产物通过蒸馏的方式分离,将沸点为360℃以上的煤液化油称为煤液化重质油。只有在分子水平上深入了解煤直接液化重质油,才能对其加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释,并有针对性的开发加工新工艺和催化剂,使煤直接液化重质油的价值达到最大化。本文以煤直接液化重质油为原料,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分析了煤直接液化重质油的基本性质并建立了一套分离方法。煤直接液化重质油H/C比和Fe、Ni、V、Ti等金属元素低于石油基重质油,密度高于石油基重质油,且随蒸馏程度加深,煤液化重质油H/C比不断下降,芳香性不断增加,胶质和沥青质含量不断增加,四组分总收率持续下降。(2)得到了煤直接液化重质油亚组分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征。饱和分主要由烃类化合物构成,通过ESI FT-ICR MS芳香分共鉴定出826种碱性氮化物、481种非碱性氮化物和333种含硫化合物的元素组成,胶质、沥青质混合物共鉴定出1453种碱性氮化物、215种含硫化合物、978种非碱性氮化物和2054种含氧化合物,从分子类型、碳原子数和缩合程度(通过DBE数值表示)三个维度分析鉴定了上述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重质油亚组分常用分离方法
1.2.1 蒸馏分离
1.2.2 柱层析分离
1.2.3 酸碱萃取分离
1.2.4 萃取色谱分离
1.3 重质油分子组成的常用分析方法
1.3.1 GC/MS
1.3.2 GC×GC-TOF MS
1.3.3 FT-ICR MS
1.4 重质油的高分辨质谱分析
1.4.1 含硫化合物
1.4.2 含氮化合物
1.4.3 含氧化合物
1.4.4 沥青质组成结构分析
1.4.5 FT-ICR MS的定量分析
1.5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目的
1.5.3 研究内容
1.5.4 技术路线
1.6 小结
2 煤直接液化重质油的基本性质及分离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基本物性测定方法
2.2.3 减压蒸馏分离方法
2.2.4 四组分分离方法
2.2.5 沥青质亚组分分离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煤直接液化重质油基本性质与石油基重质油差异性分析
2.3.2 减压蒸馏分离结果
2.3.3 四组分分离结果
2.3.4 沥青质亚组分分离结果
2.4 小结
3 煤直接液化重质油中化合物的组成结构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
3.3 饱和分中烃类化合物的分子组成研究
3.3.1 GC/MS
3.3.2 GC×GC TOF MS
3.3.3 GC-FI TOF MS
3.4 芳香分中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组成研究
3.4.1 含硫化合物
3.4.2 含氮化合物
3.4.3 含氧化合物
3.5 胶质和沥青质混合物组分中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组成研究
3.5.1 含硫化合物
3.5.2 含氮化合物
3.5.3 含氧化合物
3.6 煤直接液化重质油窄馏分极性亚组分中杂原子化合物分子组成研究
3.6.1 芳香分
3.6.2 胶质和沥青质混合物
3.7 小结
4 沥青质亚组分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表征和含硫化合物的定量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
4.3 沥青质亚组分中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组成研究
4.3.1 含硫化合物
4.3.2 含氮化合物
4.3.3 含氧化合物
4.4 含硫化合物的初步定量研究探讨
4.5 小结
5 结论与创新点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分子质量的煤沥青芳香分组成结构表征[J]. 吴艳,颜丙峰,赵渊,胡发亭. 煤炭学报. 2018(11)
[2]渣油加氢转化前后沥青质的分子组成变化[J]. 王威,董明,蔡新恒,宋春侠,刘颖荣,刘泽龙,田松柏. 中国科学:化学. 2018(04)
[3]低温煤焦油分子组成与加氢转化[J]. 史权,徐春明,张亚和,刘旭霞,崔德春,郭小汾,龙银花,王锐. 中国科学:化学. 2018(04)
[4]沙特常压渣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分子组成表征[J]. 刘美,刘金东,赵德智,段林海. 化工进展. 2017(02)
[5]加氢渣油中沥青质的加氢再转化性能[J]. 王红,王子军,王翠红,佘玉成,王威.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6(05)
[6]中低温煤焦油沥青质的分析表征[J]. 朱永红,黄江流,淡勇,王磊,李稳宏,李冬.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6(02)
[7]神府煤液化油加氢精制过程中硫氮化合物分布的变化[J]. 黄澎,张晓静,毛学锋,李伟林. 燃料化学学报. 2016(01)
[8]中低温煤焦油重组分分离与表征[J]. 孙智慧,李稳宏,马海霞,李冬,田盼盼,牛梦龙. 煤炭学报. 2015(09)
[9]渣油加氢处理后沥青质组成和结构的变化[J]. 黄玉萍,韩江华,王树青,王卫平,曹谊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5(04)
[10]分子水平重油表征技术开发及应用[J]. 田松柏,龙军,刘泽龙.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5(02)
博士论文
[1]重质油杂原子化合物分子组成定量分析方法[D]. 胡淼.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
[2]低阶煤及其液化产物的分子组成分析[D]. 倪洪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
本文编号:3667879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重质油亚组分常用分离方法
1.2.1 蒸馏分离
1.2.2 柱层析分离
1.2.3 酸碱萃取分离
1.2.4 萃取色谱分离
1.3 重质油分子组成的常用分析方法
1.3.1 GC/MS
1.3.2 GC×GC-TOF MS
1.3.3 FT-ICR MS
1.4 重质油的高分辨质谱分析
1.4.1 含硫化合物
1.4.2 含氮化合物
1.4.3 含氧化合物
1.4.4 沥青质组成结构分析
1.4.5 FT-ICR MS的定量分析
1.5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目的
1.5.3 研究内容
1.5.4 技术路线
1.6 小结
2 煤直接液化重质油的基本性质及分离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基本物性测定方法
2.2.3 减压蒸馏分离方法
2.2.4 四组分分离方法
2.2.5 沥青质亚组分分离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煤直接液化重质油基本性质与石油基重质油差异性分析
2.3.2 减压蒸馏分离结果
2.3.3 四组分分离结果
2.3.4 沥青质亚组分分离结果
2.4 小结
3 煤直接液化重质油中化合物的组成结构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
3.3 饱和分中烃类化合物的分子组成研究
3.3.1 GC/MS
3.3.2 GC×GC TOF MS
3.3.3 GC-FI TOF MS
3.4 芳香分中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组成研究
3.4.1 含硫化合物
3.4.2 含氮化合物
3.4.3 含氧化合物
3.5 胶质和沥青质混合物组分中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组成研究
3.5.1 含硫化合物
3.5.2 含氮化合物
3.5.3 含氧化合物
3.6 煤直接液化重质油窄馏分极性亚组分中杂原子化合物分子组成研究
3.6.1 芳香分
3.6.2 胶质和沥青质混合物
3.7 小结
4 沥青质亚组分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表征和含硫化合物的定量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
4.3 沥青质亚组分中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组成研究
4.3.1 含硫化合物
4.3.2 含氮化合物
4.3.3 含氧化合物
4.4 含硫化合物的初步定量研究探讨
4.5 小结
5 结论与创新点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分子质量的煤沥青芳香分组成结构表征[J]. 吴艳,颜丙峰,赵渊,胡发亭. 煤炭学报. 2018(11)
[2]渣油加氢转化前后沥青质的分子组成变化[J]. 王威,董明,蔡新恒,宋春侠,刘颖荣,刘泽龙,田松柏. 中国科学:化学. 2018(04)
[3]低温煤焦油分子组成与加氢转化[J]. 史权,徐春明,张亚和,刘旭霞,崔德春,郭小汾,龙银花,王锐. 中国科学:化学. 2018(04)
[4]沙特常压渣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分子组成表征[J]. 刘美,刘金东,赵德智,段林海. 化工进展. 2017(02)
[5]加氢渣油中沥青质的加氢再转化性能[J]. 王红,王子军,王翠红,佘玉成,王威.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6(05)
[6]中低温煤焦油沥青质的分析表征[J]. 朱永红,黄江流,淡勇,王磊,李稳宏,李冬.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6(02)
[7]神府煤液化油加氢精制过程中硫氮化合物分布的变化[J]. 黄澎,张晓静,毛学锋,李伟林. 燃料化学学报. 2016(01)
[8]中低温煤焦油重组分分离与表征[J]. 孙智慧,李稳宏,马海霞,李冬,田盼盼,牛梦龙. 煤炭学报. 2015(09)
[9]渣油加氢处理后沥青质组成和结构的变化[J]. 黄玉萍,韩江华,王树青,王卫平,曹谊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5(04)
[10]分子水平重油表征技术开发及应用[J]. 田松柏,龙军,刘泽龙.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5(02)
博士论文
[1]重质油杂原子化合物分子组成定量分析方法[D]. 胡淼.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
[2]低阶煤及其液化产物的分子组成分析[D]. 倪洪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
本文编号:3667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3667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