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均匀微波加热和传导式加热对葵花籽油氧化影响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4-10-04 22:39
  微波加热因其加热快,热惯性小等优点在食品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本课题针对微波加热不均匀的问题,搭建了均匀微波加热设备,并利用HFSS对加热腔体的电场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对比均匀微波加热设备和传导式加热两种方法对葵花籽油基本理化指标的变化,挥发性成分以及加热过程中自由基的形成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传统家用型微波炉腔体内会形成驻波,造成加热不均匀。理论计算,对于均匀样品而言,加热均匀性和电磁特性有关。搭建的均匀微波加热设备采用固态源的微波发生源,并利用匹配负载吸收掉多余的微波,以行波的方式进行加热。加热腔体内的电场仿真结果显示样品高度越高,S11反射系数和驻波比越大。有机玻璃菱形模块的引入提高了加热的均匀性和加热效率。(2)选用均匀微波加热设备和带有PID功能的传导加热设备加热葵花籽油,优化加热程序后,两种加热方式的升温曲线相关系数R2为0.9917,说明升温一致。在同一升温曲线下,微波加热的过氧化值在10 min就达到最大值,而传导加热需要30 min。两种加热方式加热的油脂k232和k270并没有显著性差异,直到加热后期,微波加热的k232高于传导加热。微波加热样品的茴香...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微波技术简介
    1.2 微波加热的不均匀概述
    1.3 葵花籽油氧化机理
    1.4 微波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1.4.1 微波在油脂萃取工业中的应用
        1.4.2 微波和传导加热的对比研究
        1.4.3 新型检测手段对比微波加热和传导加热葵花籽油氧化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均匀微波炉和常规微波炉的均匀性对比分析
    2.1 引言
    2.2 微波加热理论介绍
    2.3 设备建模仿真
        2.3.1 常规微波炉电场强度的仿真计算
        2.3.2 均匀微波炉结构介绍与仿真
    2.4 结果讨论
        2.4.1 家用型微波炉仿真结果
        2.4.2 均匀微波设备电场强度的仿真计算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波加热和传导加热对葵花籽油基本理化指标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油样制备
        3.3.2 基本理化指标测定
        3.3.3 葵花籽油脂肪酸测定
        3.3.4 数据处理
    3.4 结果讨论
        3.4.1 微波加热和传导式加热设备加热葵花籽油升温曲线的比较
        3.4.2 基本理化指标变化
        3.4.3 微波加热和传导式加热对葵花籽油脂肪酸的影响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波加热和传导加热对葵花籽油挥发性性物质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挥发性物质的风味物质固相微萃取
        4.3.2 挥发性物质的风味物质分离鉴定
        4.3.3 数据处理
    4.4 结果讨论
        4.4.1 萃取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4.4.2 温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4.4.3 萃取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4.4.4 葵花籽油挥发性物质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波加热和传导加热对葵花籽油氧化过程自由基产生探索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样品制备
        5.3.2 自由基EPR测试方法
        5.3.3 数据分析
    5.4 结果讨论
        5.4.1 甘油加热的自由基图谱
        5.4.2 棕榈酸加热的自由基图谱
        5.4.3 亚油酸加热的自由基图谱
        5.4.4 葵花籽油加热的自由基图谱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40072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40072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7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