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用于吸附铜离子或铀酰离子的新材料制备及表征

发布时间:2025-03-30 04:38
  工业的不断发展带来了日益严重的重金属水污染问题。含铜废水和含铀废水是较为常见的两种重金属废水,对人体与环境的危害较大。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有效的方法对水体中的Cu2+和UO22+进行去除。在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众多方法中,吸附法具有操作简单、取材广泛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吸附法的关键是吸附剂,常规的吸附剂存在难以回收或吸附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本文制备了两种吸附剂,分别用于对水体中Cu2+或UO22+的去除。具体内容如下:(1)以1,4,5,8-萘四甲酸二酐,4,4’-二氨基联苯胺-2,2’-二磺酸,4,4’-二氨基二苯醚和5-氨基-(2-对氨基苯)苯并咪唑为单体,合成了具有较好Cu2+吸附效果和易于回收的磺化聚酰亚胺(SPI)膜。最佳吸附条件为:pH值为4.7,吸附时间为2 h,料液初始浓度为40 mg L-1,吸附温度为25?C。在最佳吸附条件下,SPI膜对Cu2+的最大吸附量为23.46 mg...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重金属铜和铀
        1.1.1 铜和铀的污染与危害
        1.1.2 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
    1.2 重金属吸附剂
        1.2.1 活性炭
        1.2.2 壳聚糖
        1.2.3 沸石
        1.2.4 膨润土
        1.2.5 工农业废弃物
        1.2.6 其他生物吸附剂
    1.3 磺化聚酰亚胺膜和蛋壳膜的研究现状
        1.3.1 磺化聚酰亚胺膜
        1.3.2 蛋壳膜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磺化聚酰亚胺膜处理含Cu2+废水
        1.4.2 羧基化蛋壳膜处理含UO2
2+废水
        1.4.3 课题创新点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2.2 实验仪器设备
    2.3 表征方法
        2.3.1 SEM-EDX
        2.3.2 TGA-DTG
        2.3.3 FT-IR
        2.3.4 等电点分析
        2.3.5 XPS
    2.4 材料性能测试
        2.4.1条件实验
        2.4.2 吸附模型
        2.4.3 离子强度与竞争吸附
        2.4.4 脱附及循环实验
3 磺化聚酰亚胺膜处理含铜废水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SPI膜的制备
        3.2.2 吸附实验
        3.2.3 脱附及循环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吸附前后SPI膜的形貌和元素分析
        3.3.2 吸附前后SPI膜的FT-IR光谱
        3.3.3 吸附前后SPI膜的热重分析
        3.3.4 溶液初始pH值对吸附的影响
        3.3.5 吸附等温线
        3.3.6 吸附动力学
        3.3.7 吸附热力学
        3.3.8 洗脱及重复使用性研究
        3.3.9 多种吸附材料的对比
    3.4 本章小结
4 羧基化蛋壳膜的制备及其对铀酰离子的吸附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羧基化蛋壳膜的制备
        4.2.2 羧基含量的测定
        4.2.3 ESM-COOH材料对UO2
2+的吸附
        4.2.4 洗脱及重复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羧基含量的测定
        4.3.2 不同羧基化时间对ESM-COOH吸附UO2
2+的影响
        4.3.3 料液比对ESM-COOH-15 吸附UO2
2+的影响
        4.3.4 吸附时间对ESM-COOH-15 吸附UO2
2+的影响
        4.3.5 溶液初始浓度对ESM-COOH-15 吸附UO2
2+的影响
        4.3.6 溶液初始pH值对ESM-COOH-15 吸附UO2
2+的影响
        4.3.7 吸附温度对ESM-COOH-15 吸附UO2
2+效果的影响
        4.3.8 离子强度对ESM-COOH-15 吸附UO2
2+的影响
        4.3.9 共存离子对ESM-COOH-15 吸附UO2
2+的影响
        4.3.10 ESM-COOH-15 材料的脱附及循环使用性
        4.3.11 各种吸附材料的对比
    4.4 ESM-COOH-15 材料的表征及吸附机理分析
        4.4.1 形貌和元素分析
        4.4.2 热稳定性分析
        4.4.3 FT-IR光谱分析
        4.4.4 Zeta电位分析
        4.4.5 XPS分析
        4.4.6 吸附机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4038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4038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5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