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淀粉分支酶在大肠杆菌中的非经典分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8 21:13
【摘要】:淀粉分支酶(1,4-α-glucan branching enzyme,GBE)能水解淀粉分子中的α-1,4-糖苷键,然后合成α-1,6-糖苷键,从而提高淀粉的分支度,故在酶法改性淀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文献报道,绝大多数微生物来源的GBE都是胞内酶,而本实验室前期也分别构建了两种不同来源GBE(Gt-GBE和Ro-GBE)的大肠杆菌胞内表达系统,却意外发现它们能在不含信号肽的条件下分泌到培养基中。若能了解这两种GBE的无信号肽分泌机理,则可以为外源蛋白的分泌表达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同时也可以为促进GBE分泌表达的策略提供理论指导。因此,本文对这两种GBE的无信号肽分泌机理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对这两种GBE的无信号肽分泌现象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测定酶活和蛋白电泳发现,它们在大肠杆菌中都可以大量分泌表达并不需要诱导剂,同时Gt-GBE的分泌速率要大于Ro-GBE。使用多个生物信息学网站对两种GBE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它们均为无信号肽的胞内蛋白,因此推测其分泌属于非经典分泌。为了考察这些无信号肽蛋白是否也会通过经典分泌途径进行分泌,对它们进行了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它们的分泌都是“两步跨膜运输”,但并不属于“两步跨膜运输”中最主要的Sec途径。尽管Ro-GBE具有符合Tat途径特征的双精氨酸结构,但通过定点突变也排除了该分泌途径的可能。由于N端通常是影响蛋白分泌的关键因素,故通过将两种GBE的N端进行互换和截断,从而分析其N端与分泌的关系,结果发现N端不仅会影响它们的分泌还会影响它们的表达。其次,由于蛋白质分泌是一个跨膜运输的过程,因此细胞膜对分泌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故以乳酸脱氢酶为指示物,测定发酵过程中大肠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现与含空载质粒的大肠杆菌相比,能分泌表达Gt-GBE和Ro-GBE的大肠杆菌细胞膜通透性更大,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得到了一致的结果。由于大肠杆菌是具有两层细胞膜的革兰氏阴性菌,为了进一步分析两种GBE对其细胞膜的作用,分别测定了它们对细胞内膜和细胞外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均显示,非经典分泌蛋白Gt-GBE和Ro-GBE都会使大肠杆菌细胞内外膜通透性显著增加。然后,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测了GBE可能的非经典分泌模型,该模型指出GBE是通过提高大肠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方式分泌至培养基的。因此,尝试了加入几种能影响大肠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培养基添加剂,以期促进两种GBE的分泌。结果显示,甘氨酸和曲拉通X-100都可以显著促进GBE的分泌。而添加剂对两种GBE分泌的促进作用,进一步验证了上述模型的可靠性。综上所述,Gt-GBE和Ro-GBE在大肠杆菌内大量合成后,会引起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大,从而以“两步跨膜运输”的方式分泌至培养基,这种分泌属于非经典分泌。同时N端对其分泌表达也有显著影响,并且可以通过加入添加剂促进其分泌。
【图文】:

家族,分支酶


1 绪论粉分支酶概述粉分支酶的结构分支酶(1,4-α-glucan branching enzyme,简称 GBE),是一种能水解合成 α-1,6-糖苷键的糖基转移酶[1]。由于糖原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位置决定了它们的结构和功能[2,3],因此无论是在微生物和动物体中,还是在植物体内的支链淀粉合成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 表现出来的水解活性较低,但在反应机理上与淀粉水解酶相似,并酶的同源性较高,故被归类为糖苷水解酶(GH)家族。在早期的研究类为 GH13-8 亚家族和 GH13-9 亚家族中;然而在后期的研究中,属于 GH57 家族的 GBE[7]。这两种分别属于 GH13 和 GH57 家族的同,但经过趋同进化后,表现出了相近的催化特性,并与其它淀粉-葡聚糖的修饰和降解过程。

途径,周质空间,蛋白质,跨膜运输


图 1-2 I 型蛋白分泌系统[36]OM:外膜,P:肽聚糖层,IM:内膜Fig. 1-2 Type I protein secretion systemOM: Outer membrane, PG: Peptidoglycan, IM: Inner membrane II 型蛋白分泌途径大肠杆菌的 II 型蛋白分泌途径属于“两步跨膜运输”,蛋白质在分泌时先穿膜转运到周质空间,然后穿过细胞外膜分泌至细胞外。如图 1-3 所示,,蛋白步穿越细胞内膜时有三种途径可以利用,分别是 Sec 途径、Tat 途径和 SRP二步穿越细胞外膜时,大部分蛋白质依靠周质空间的非特异性渗漏,少部分是依靠 MTB 途径[37,38]。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201.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柴晓杰;徐亚维;王丕武;张宇;吕品;;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06年S1期

2 柴晓杰,王丕武,关淑艳,徐亚维;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片段的克隆和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柴晓杰,王丕武,张君,关淑艳;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的克隆和反义载体的构建[J];玉米科学;2004年02期

4 郭晓琳,孙东发,谭振波;大麦转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的初步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5年05期

5 张鸣明;马泽业;张春园;李素岳;胡先望;;碳源诱导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生产淀粉分支酶的研究[J];中国酿造;2019年07期

6 柴晓杰;王丕武;关淑艳;徐亚维;;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功能分析[J];作物学报;2005年12期

7 王自布;齐军仓;李卫华;曹连莆;银永安;石培春;;小麦籽粒胚乳中淀粉分支酶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J];分子植物育种;2011年04期

8 顾绘;陈赛男;李良俊;程立宝;;芋淀粉分支酶SBE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园艺学报;2016年10期

9 关淑艳;王丕武;刘广娜;刘慧婧;赵丽娜;郭树成;;玉米淀粉分支酶sbe2a基因反义载体的构建及其转基因初步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10 柴晓杰;王丕武;关淑艳;徐亚维;;应用RNA干扰技术降低玉米支链淀粉含量[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柴晓杰;王丕武;张君;关淑艳;;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的克隆和反义载体的构建[A];“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吉林省第三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2 郭晓琳;孙东发;谭振波;;大麦转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的初步研究[A];2005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作物学会分子育种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二)[C];2005年

3 柴晓杰;王丕武;;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4 姜华武;佃蔚敏;刘非燕;吴平;;水稻可溶性淀粉合(成)酶II的克隆与表达分析——淀粉合(成)酶和淀粉分支酶共同参与水稻稻米碱消解质调节[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赵艳艳;曹庆芹;邢宇;房克凤;张卿;姜奕晨;秦岭;;板栗淀粉分支酶基因表达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窦少华;海洋芽孢杆菌适冷α-淀粉酶酶学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2 柴晓杰;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3 班宵逢;静电相互作用对淀粉分支酶热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7年

4 赵法茂;小麦淀粉分支酶同工酶遗传多样性及对酶活性和支链淀粉含量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5 李敏;转双反义SBE基因水稻的食用安全性及功效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辛辰昊;淀粉分支酶在大肠杆菌中的非经典分泌研究[D];江南大学;2019年

2 范亚丽;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SBEⅡb转化马铃薯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3 常玉玉;抑制不同淀粉分支酶表达对稻米品质影响的比较[D];扬州大学;2016年

4 徐亚维;玉米淀粉分支酶SBEⅡb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5 李明月;水稻淀粉分支酶基因表达特性及启动子结构比较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7年

6 关淑艳;淀粉分支酶基因反义表达载体在玉米中的遗传转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4年

7 刘艺婷;淀粉分支酶在大肠杆菌中的分泌表达及其分子改造研究[D];江南大学;2017年

8 黄骏;抑制淀粉分支酶基因表达对水稻胚乳淀粉特性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6年

9 黄少波;不同品种香蕉果肉中淀粉积累和降解机制差异的分析[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10 李海玲;抑制淀粉分支酶基因表达对水稻颖果发育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198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6198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7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