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定点修饰β-乳球蛋白谷氨酰胺残基对其致敏性的影响
【图文】:
白概述白(β-lactoglobulin,β-LG)是由猪、马等哺乳动物的乳特有蛋白,是乳清蛋白的主要成分[1]。牛奶中的蛋白乳清蛋白两种,其中,酪蛋白在牛乳蛋白中所占的比 20%为乳清蛋白,β-LG 在乳清蛋白中约占 43.6~50%在牛乳中的平均含量约为 2~3 g/L[2]。牛乳中β-LG 分子分子质量在 18.3 kDa 左右,等电点在 5.1 至 5.3 之间组成[1]。自然状态下的β-LG 一般以稳定的二聚体形式价键连接,当 pH 小于 3.5 或 pH 大于 7.5 时二聚体解五个半胱氨酸残基,分别形成了两个二硫键(Cys69)和一个自由巯基(Cys121)[3]。β-LG 的结构紧密,较多,占 43%左右,α-螺旋含量约为 10~15%,其余为图 1.1 所示,在中性 pH 时八条反向平行的β链经氢键,桶外还有一条具有三个转角的α-螺旋和一条β链[4]。
图 1.2 PEG定点修饰蛋白质N端的α-NH2[37]Fig. 1.2 PEGylation of proteins at N-terminal α-NH2Neulasta 是第一个利用N端PEG修饰技术修饰得到并成功投入市场的药物,它是用20 kDa的PEG-醛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N端氨基进行修饰得到的。Dou等人[46]运用N端氨基的PEG定点修饰技术得到了单PEG化的猪胰岛素,他们发现在低pH、蛋白与PEG摩尔比 1:2 时PEG-醛对N端氨基的选择性更强,在该反应条件下PEG单修饰产物的产率约为 80%。Huang等人[47]用mPEG-丙醛对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rhFGF-2)进行修饰得到了PEG-rhFGF-2,结果表明,,PEG-rhFGF-2 在生物体内的免疫原性降低了 50%。Kinstler等人[48]在pH 5.0 的醋酸钠缓冲溶液中,用直链PEG对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进行修饰,其修饰产物的得率为 92%,通过修饰位点分析可知其修饰产物的修饰位点全部位于N末端的氨基上。除了上述研究外,应用N端PEG修饰技术对其它蛋白质类药物,如表皮生长因子(EGF)[49]、葡萄球菌激酶(Sak)[50]、重组人内皮细胞抑制素(rhES)[51]进行N末端定点修饰的研究也已经有所报道。(2) 巯基修饰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2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建西,孙学兰;青霉素单克隆抗体致敏羊红血球的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氨苄青霉素中致敏性杂质[J];抗生素;1988年03期
2 胡昌勤,赵建西,金少鸿;商品链霉素中主要致敏性杂质化学本质的探讨[J];中国抗生素杂志;1989年04期
3 岛正吾 ,蒋明方;金属与变态反应[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9年04期
4 周催;孙娜;王翠燕;孙璐;车会莲;;生物信息学研究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致敏性[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3年12期
5 周微芳;范卓妍;姜松松;韩诗雯;车会莲;;食品致敏性评价的动物和细胞模型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年04期
6 杨慧;边媛媛;陈天顺;李思蒙;;蛋白新资源潜在致敏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年04期
7 胡小兰;陆长丽;纪丽莲;;转基因水稻潜在致敏性的安全性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2012年16期
8 吕相征,刘秀梅;转基因食品的致敏性评估[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3年03期
9 赵秀文,刘静,耿彩荣;链霉素致敏性的实验研究[J];抗生素;1980年06期
10 李永涛;张兰威;孔保华;;消除乳清蛋白中β-乳球蛋白致敏性的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丽;;药物皮肤致敏性评价新方法研究[A];2012年全国药物毒理学学术会议大会报告PPT[C];2012年
2 柳小梅;冉宗学;;24种食物抗原的致敏性分析[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芦静;郑明月;王雍;沈倩诚;罗小民;蒋华良;陈凯先;;基于子结构的递归分割树方法预测化合物皮肤致敏性(英文)[A];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杨煌;覃小敏;刘萌;韩欣宇;刘光明;;低致敏性蟹类产品的研发及配套生产线设计[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5 孟光;李春林;蔡琼香;谢春梅;;海口地区热带植物花粉致敏性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韩佳寅;易艳;梁爱华;张宇实;李春英;赵雍;卢禹婷;;药物临床前致敏性评价技术要求国内外进展[A];第十四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14年
7 许可;赵瀛兰;王莉;岑小波;;应用局部淋巴结试验(LLNA)预测中药皮肤致敏性的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一次(2016年)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6年
8 许可;赵瀛兰;王莉;岑小波;;应用局部淋巴结试验(LLNA)预测中药皮肤致敏性的研究[A];2016年第六届全国药物毒理学年会论文集[C];2016年
9 Shannon Wilson;Kristen Blaschek;Elvira Gonzalez de Mejia;王劲;;加工降低大豆中的致敏蛋白P34的致敏性[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二十四期):营养与免疫专题[C];2004年
10 刘光宇;杨阳;胡梦君;曹敏杰;刘光明;;酶法交联对拟穴青蟹中原肌球蛋白的致敏性分析[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马艳红;罗氏 打造致敏性药物安全生产“样板间”[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刘燕玲;专家呼吁 尽快开展中药注射剂致敏性研究[N];健康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罗晨;适当加工可降低食物致敏性 少见的食物过敏更应引起重视[N];中国食品报;2019年
4 实习生 孙洁;“隐形丝袜”真的如此神奇吗?[N];科技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金龙;柑橘致敏性评价方法建立及其引起人体不良反应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2 王丹丹;基于MALDI-TOF MS/MS技术平台的头孢菌素中致敏性高分子杂质分析系统建立和头孢他美酯杂质谱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3 周催;利用动物模型研究食物潜在致敏性及其致敏机理[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4 刘兆华;应用乆窝淋巴结试验研究注射用双黄连的致敏性[D];山东大学;2010年
5 孙娜;细胞模型用于食物蛋白致敏性评价及过敏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6 李慧静;超高静压协同酶法降低专用大豆分离蛋白致敏性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7 闫位娟;中药注射剂致敏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8 武艳;微波辐射与低温等离子体对生物气溶胶活性的影响及其机理[D];北京大学;2013年
9 段翠翠;不同乳源蛋白致敏性的评估[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10 曹玉萍;体外化学物质致敏性检测模型和组织工程皮肤真菌感染模型的构建[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吴晶;四种蛋清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对蛋清品质和致敏性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9年
2 陆旭丽;聚乙二醇定点修饰β-乳球蛋白谷氨酰胺残基对其致敏性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9年
3 左玲玲;乳酸菌发酵豆奶的蛋白结构表征及其致敏性的细胞学评估[D];南昌大学;2019年
4 袁园;人细胞系活化试验方法建立及其用于测试化学物皮肤致敏性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9年
5 孙程程;林蛙皮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海绵的制备及体外致敏性评价[D];吉林大学;2018年
6 熊丽姬;热加工控制鸡蛋羹致敏性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7 王星璇;高压下酶法消减三种虾制品致敏性评价[D];天津商业大学;2018年
8 邓涵;转谷氨酰胺酶交联协同热加工对豆腐品质特性和潜在致敏性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8年
9 夏佳恒;乳酸菌发酵豆奶的工艺优化及其致敏性评估[D];南昌大学;2017年
10 段翠翠;B-LACTOGLOBULIN致敏性降低的免疫学机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322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632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