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油酸抗性淀粉酯的合成、特性表征及其在药物靶向释放中的应用
【图文】:
图 3-1 不同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结果(DS)的影响(A:抗性淀粉/亚油酸底物比 B:脂肪酶剂量 C:反应时间 D:反应温度)Fig.3-1 Effects of different reaction conditions on esterification reaction results (DS) (A: resistant starch /linoleic acid substrate ratio B: lipase dosage C: reaction time D: reaction temperature)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条件之间在 0.05 水平存在差异显著。反应加入的脂肪酶剂量为 6%、反应温度 70℃、反应时间 12 h 固定不变,抗性淀粉:亚油酸(m/m)质量比分别为 1:5、1:6、1:7、1:8、1:9 时,亚油酸 RS3 酯的 DS 先升高后下降,在质量比为 1:7 时达到最高值 0.0297(图 3-1A)。本实验所采用的无溶剂体系,反应中亚油酸既是溶剂又是羰基的供体,所以随着抗性淀粉/亚油酸体系中,亚油酸占比越大,羰基的含量越多、反应体系的粘度越低,,有利于酯化反应的发生[73]。然而,过高的亚油酸含量也会降低淀粉与脂肪酶活性中心之间接触的机会,这不利于反应。因此后续试验都选择底物比为 1:7。抗性淀粉:亚油酸(m/m)质量比 1:7、反应温度 70℃、反应时间 12 h 这些反应变
图 3-2 抗性淀粉/亚油酸摩尔比和脂肪酶剂量相互作用对亚油酸抗性淀粉酯合成的影响Fig3-2 The effect of resistant starch/linoleic acidmolar ratio and enzyme amount and theirmutual interaction on resistant starchlinoleate synthesis图 3-3 抗性淀粉/亚油酸摩尔比和反应时间相互作用对亚油酸抗性淀粉酯合成的影响Fig3-3 The effect of resistant starch/linoleic acidmolar ratio and reaction time and theirmutual interaction on resistant starchlinoleate synthesis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236.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平;张少科;王海波;陈媛媛;郑向阳;;硬脂酸淀粉酯的酶促合成及其乳化稳定性[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1年02期
2 胡亚楠;张燕萍;;棕榈油淀粉酯的乳化性和黏度的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1年12期
3 张水洞;张翔;唐勇;黄汉雄;颜斌玉;;草酸淀粉酯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9年04期
4 张燕萍,蔡岩岩;硬脂酸淀粉酯的性质[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2003年05期
5 李光耀,陈春梅;甲酸淀粉酯的研究[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6 卢坚勇;国外磷酸淀粉酯及其制备简述[J];湖南化工;1988年04期
7 沈言行;周永元;;变性淀粉系列讲座(八)——淀粉酯(1)[J];棉纺织技术;1989年04期
8 包雪梅;牛黎莉;汪月;陈瑾;禹洁;方琳凯;张珍;张盛贵;;无溶剂体系酶促合成肉豆蔻酸淀粉酯及其性质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7年01期
9 薛明薇;;微波法制备硬脂酸木薯淀粉酯[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年03期
10 周君;王蕾;汝远;侯汉学;刘传富;代养勇;董海洲;;干法制备硬脂酸淀粉酯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韩立鹏;李琳;刘国琴;李冰;;硬脂酸淀粉酯的包埋能力研究[A];2010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华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张燕萍;蔡岩岩;;硬脂酸淀粉酯性质的研究[A];'2002中国变性淀粉开发应用技术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周柏玲;邓晓燕;刘森;巫东堂;;高温焙烧对十二烯琥珀酸淀粉酯粘度的影响[A];'2002中国变性淀粉开发应用技术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郑茂强;张燕萍;;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性质及应用[A];'2002中国变性淀粉开发应用技术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叶子;浅谈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应用和发展[N];中国食品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郭磊;氨基甲酸酯系淀粉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王艳;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的酶法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年
3 杨冬芝;新型功能基淀粉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对肌酐的吸附[D];天津大学;2003年
4 吴修利;玉米淀粉修饰及其纳米颗粒制备与表征[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娜;亚油酸抗性淀粉酯的合成、特性表征及其在药物靶向释放中的应用[D];甘肃农业大学;2019年
2 张金玲;辛烯基琥珀酸山药淀粉酯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8年
3 曹远超;球形淀粉基树脂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D];鲁东大学;2018年
4 王政洋;脂肪酶催化植物油和淀粉合成脂肪酸淀粉酯[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7年
5 周君;挤压法制备硬脂酸淀粉酯及其应用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6 张少科;酶促合成硬脂酸淀粉酯及其性质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1年
7 胡亚楠;以油脂为原料一步酯化法制备玉米淀粉酯的工艺及应用[D];江南大学;2012年
8 刘凤茹;挤压法制备硬脂酸玉米淀粉酯的工艺、性质及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9 史巧玲;微波法硬脂酸玉米淀粉酯的制备及应用[D];江南大学;2006年
10 张曦文;离子液体的设计及其在淀粉酯酶法合成中的应用[D];江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44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644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