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主要海洋贝类毒素区域分布调查及应对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6 12:29
【摘要】:赤潮藻类毒素(赤潮毒素)主要有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记忆缺失性贝类毒素、神经性贝类毒素和西加鱼毒。在全球范围内,由于赤潮藻毒素导致的人员中毒与伤亡事件,以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的危害性最大。目前,对福建沿海海域的麻痹性贝类毒素和腹泻性贝类毒素的发生规律尚缺少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研究,进而影响了对福建沿海贝类毒素发生和分布的有效监测。本论文从2016春至2017年春,在福建沿海主要11个区域样品采集点,采集了17个贝类品种,共307份样品,对麻痹性贝类毒素和腹泻型贝类毒素发生规律展开系统的分析研究,以揭示两种贝类毒素在不同季节、海域和贝类品种中的分布特点,并提出应对策略。本文的研究结果对福建省沿海经济贝类养殖、贝类海产品的食用安全、建立科学合理的贝类毒素监测体系,具有一定的意义;并且能为渔业、食品、防疫等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参考。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集的307份贝类样品中,175份样品检出腹泻性贝类毒素,其中120份样品超标,阳性检出率和阳性超标率分别为57%和39%。阳性检出品种为牡蛎、缢蛏、菲律宾蛤仔和虾夷扇贝等。牡蛎和虾夷扇贝最高检出值高达0.8 MU/g,显著超出了我国的0.05 MU/g腹泻性贝类毒素的警戒指标。而贝类样品的检出率、超标率都随着季节的变而存在一定的差别;腹泻性贝类毒素在闽东海域的检出率最高、超标率也最高,闽中海域其次,闽南海域最低。2、采集307份贝类样品中,15份贝类样品检测出麻痹性贝类毒素,阳性检出率为5%。检出最大值为197 MU/100g,低于我国当前暂定的400 MU/100g的警戒指标。福建省沿海的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普遍不高,主要在春季发生。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空间分布比较广泛,闽东、闽中、闽南海域中均有检出,闽南海域抽取的贝类样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阳性样品检出率最高,闽东与闽中海域次之。在检测的17个贝类品种中,牡蛎和菲律宾蛤仔易富集麻痹性贝类毒素,而缢蛏最不易富集该毒素。3、针对福建省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的季节、海域及品种的分布特点,本论文提出以下应对策略:进一步加强对贝类养殖水域的水质标准和贝类流通的市场准入标准的执行和监督;根据贝类毒素发生的规律对特定季节、海域的贝类品种进行强化监测;强化贝类产品的采捕后处理标准,保障食品安全。为我省建立监控贝类安全问题,做出预警并制定应急措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图文】:
图 1-1 麻痹性贝类毒素(PSP)的分子结构图ig 1-,1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特征贝类毒素(PSP)是一种非蛋白质毒素,也是一种低分带碱性,非结晶,不挥发,极性比较高,易溶化在水乙醇(酒精)中。热稳定性较好,容易被肠胃消化吸[23-24]。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毒性比较强大,中毒范围从亡量为 3000 MU 到 30000 MU。被人食用后,会十分用[25-26]。医学界对麻痹性贝类毒素尚无有效应对措施,还未发只能采取对症治疗法来稍微缓解病人的中毒症状,分靠病人的自愈能力,因此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会对人[27]。
1 绪论体内主要的腹泻性贝类毒素组成成分。第二类是中性腹泻性贝类毒素,包括扇贝毒素(PTX-1-6),它们都有着相同的大环内酯的碳骨架结构,所以又称之为大环内酯扇贝毒素(PTX-1、PTX-2、PTX-3、PTX-4、PTX-5 和 PTX-6)等。第三类是磺化毒素,,包括虾夷扇贝毒素(YTX)及其衍生物等。此外,1995 年,爱尔兰科学家其拉力(Killary)又从贝类中分理处一种新的毒素—原多甲藻酸贝类毒素(azaspiracid, AZA)。这几种腹泻型贝类毒素中,扇贝毒素(PTX)和虾夷扇贝毒素(YTX)本身不会导致腹泻,只是因为它们均具有脂溶性而被归类于腹泻性贝类毒素[50-52]。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254.7
本文编号:2651256
【图文】:
图 1-1 麻痹性贝类毒素(PSP)的分子结构图ig 1-,1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特征贝类毒素(PSP)是一种非蛋白质毒素,也是一种低分带碱性,非结晶,不挥发,极性比较高,易溶化在水乙醇(酒精)中。热稳定性较好,容易被肠胃消化吸[23-24]。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毒性比较强大,中毒范围从亡量为 3000 MU 到 30000 MU。被人食用后,会十分用[25-26]。医学界对麻痹性贝类毒素尚无有效应对措施,还未发只能采取对症治疗法来稍微缓解病人的中毒症状,分靠病人的自愈能力,因此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会对人[27]。
1 绪论体内主要的腹泻性贝类毒素组成成分。第二类是中性腹泻性贝类毒素,包括扇贝毒素(PTX-1-6),它们都有着相同的大环内酯的碳骨架结构,所以又称之为大环内酯扇贝毒素(PTX-1、PTX-2、PTX-3、PTX-4、PTX-5 和 PTX-6)等。第三类是磺化毒素,,包括虾夷扇贝毒素(YTX)及其衍生物等。此外,1995 年,爱尔兰科学家其拉力(Killary)又从贝类中分理处一种新的毒素—原多甲藻酸贝类毒素(azaspiracid, AZA)。这几种腹泻型贝类毒素中,扇贝毒素(PTX)和虾夷扇贝毒素(YTX)本身不会导致腹泻,只是因为它们均具有脂溶性而被归类于腹泻性贝类毒素[50-52]。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25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芳;李雪梅;李献刚;于凤娇;陈莹;孙沛;;贝类毒素检测方法研究概况[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年23期
2 刘晓玉;徐静;黄莲芝;Sr筠乔;刘慧颖;曹际娟;李丹丹;;腹泻性贝类毒素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年10期
3 于慧娟;蔡友琼;黄宣运;冯兵;史永富;;10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固相萃取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法[J];海洋渔业;2015年04期
4 孙丕喜;郝林华;杜蓓蓓;韩彬;高春蕾;张志新;连岩;田金玲;赵城南;孔昊明;李连森;;桑沟湾农药残留及贝毒对海洋环境质量影响和主要食用贝类健康风险评估[J];海洋科学进展;2015年01期
5 冷科明;吴霓;杜克梅;邓国群;江天久;;粤中海域麻痹性贝类毒素成分特征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14年05期
6 陈建华;于仁成;孔凡洲;高岩;罗璇;王云峰;周名江;;北黄海海域虾夷扇贝体内脂溶性藻毒素分析[J];海洋与湖沼;2014年04期
7 冷科明;吴霓;杜克梅;吴峰;江天久;;珠江口海域麻痹性贝毒的污染状况[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4年02期
8 孔媚兰;袁宝君;朱谦让;郑东宇;;水产品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4年01期
9 马荣桧;高彦;万进;宫小明;孙军;;贝类毒素及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年22期
10 洛昊;马明辉;梁斌;朱容娟;梁雅惠;;中国近海赤潮基本特征与减灾对策[J];海洋通报;2013年05期
本文编号:2651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651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