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南苗侗地区雕花蜜饯茶文化变迁研究
【图文】:
图 1.1 刚雕成的蜜饯——金鱼戏水 图 1.2 雕花蜜饯的必备工具——柳叶小刀为了便于研究,笔者在研究的过程中给雕花蜜饯茶文化下了一个定义。它是在长期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以雕花蜜饯茶为主题或媒介的风俗、习惯、礼仪,是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随着社会形态的演变而消长变化。它寄托或表达着着当地苗侗人民的思想感情,甚至作为一种哲理观念的载体世代相传。另外,它作为当地苗侗文化的表征,既是苗侗人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生活理念体现。1.4.2 研究方法笔者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是质的研究方法中的实地调查法,,该方法主要来自博厄斯和马林诺夫斯基的实地工作传统,后来在社会学领域中得到发展,以美国芝加哥学派最为出名。此种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必须深入到当地进行实地调查,直接收集第一手资料,使用当地人自己的语言记录他们对自己生活世界的解释,同时使用多种方法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资料。①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是笔者家乡的雕花蜜饯茶文化,这对于笔者进入研究现场进行实地调查是十分有利的。笔者作为从小生活在雕花蜜饯茶文化中的一员,对当地的雕花蜜饯茶文化
图 1.1 刚雕成的蜜饯——金鱼戏水 图 1.2 雕花蜜饯的必备工具——柳叶小刀为了便于研究,笔者在研究的过程中给雕花蜜饯茶文化下了一个定义。它是在长期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以雕花蜜饯茶为主题或媒介的风俗、习惯、礼仪,是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随着社会形态的演变而消长变化。它寄托或表达着着当地苗侗人民的思想感情,甚至作为一种哲理观念的载体世代相传。另外,它作为当地苗侗文化的表征,既是苗侗人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生活理念体现。1.4.2 研究方法笔者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是质的研究方法中的实地调查法,该方法主要来自博厄斯和马林诺夫斯基的实地工作传统,后来在社会学领域中得到发展,以美国芝加哥学派最为出名。此种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必须深入到当地进行实地调查,直接收集第一手资料,使用当地人自己的语言记录他们对自己生活世界的解释,同时使用多种方法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资料。①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是笔者家乡的雕花蜜饯茶文化,这对于笔者进入研究现场进行实地调查是十分有利的。笔者作为从小生活在雕花蜜饯茶文化中的一员,对当地的雕花蜜饯茶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S9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继善;靖州蜜饯茶[J];湖南档案;1993年05期
2 陈兴贵;;中国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对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挑战与机遇[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2期
3 覃会五;;论民族传统工艺食雕——靖州雕花蜜饯[J];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4 艺浩;绥宁万花茶[J];湖南农业;2003年05期
5 林更生;;苗族及其茶文化[J];农业考古;2008年02期
6 李玉红;香甜美丽的“万花茶”[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7 何明;;中国少数民族农村的社会文化变迁综论[J];思想战线;2009年01期
8 李普者;;论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的变迁[J];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9 关凯;现代化与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10 苏永侦;苗家万花茶[J];中州今古;200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沈再新;散杂居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研究(1949~2008)[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黄晓琴;茶文化的兴盛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3年
2 朱燕红;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D];山西大学;2007年
3 马佳;山东青州回族文化变迁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4 秦博;巴林右旗荟福寺“六月庙会文化”变迁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王彦恩;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民俗文化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高婕;民族旅游发展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与保护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51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651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