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提高粗纺羊绒产品抗起球性能的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0 19:18
【摘要】:传统粗纺羊绒织物不可机洗,不易护理的主要原因为经过洗涤后的羊绒织物表面外观容易起毛,导致易起球,其洗涤后的抗起毛起球等级不够。由于羊绒与羊毛部分性质相似,整理归纳出前人对于羊毛的抗起球技术的研究,并参阅目前现存的对于羊绒产品的抗起球技术的相关专利与研究,归纳出对于提高羊绒抗起毛起球性能需从原料到织造到后整理全流程进行工艺监控与改善。针对此,本课题从两个方面入手提高羊绒可机洗性能,一是通过在粗纺过程改善上机工艺以减小羊绒损伤;二是选取合适的后整理试剂,并改善后整理工艺提高抗起毛起球性能。然后进行了大量试验与研究,致力于开发出有效的具有机可洗性能的羊绒织物的梳毛与后整理技术方案。在粗纺工序中,通过分析羊绒纤维在粗纺过程中各个机件的针面间所受到的作用,总结出对羊绒造成损伤的机理,即锡林-工作辊的隔距间针面对羊绒所产生的分梳作用同时也造成了羊绒的损伤。同时通过实验测试得出羊绒纤维主要在预梳锡林与第一锡林上损伤最大的结论。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锡林-工作辊的隔距、锡林速度为主要影响因素且得出能生产出低损伤羊绒工艺参数初步范围,再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验证其作用关系,同时兼顾道夫速比、喂毛量等多因素情况进行正交试验,并分别就每个因素对羊绒的长度指标、CV%值、短绒率等指标进行检验分析,且进行显著性检验得出最佳的粗纺羊绒的上机工艺参数,为生产机可洗羊绒做优质的纱线准备。在后整理流程中,利用单因素实验对整理剂浓度、整理温度、整理时间对羊绒抗起球能力的影响确定最佳的整理浓度、时间、温度。再利用正交试验进一步分析不同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对羊绒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影响,并判断其显著性,在试验所选择的因素水平中其显著性影响大小为:整理剂浓度整理时间整理温度。得出的最佳羊绒抗起毛起球后整理工艺,整理液为:Montelai-2002浓度20%;交联剂浓度为8%;Montelai-1308柔软剂5%;PH值6-7;浴比1:20。整理工艺:洗缩处理→恒温水浴振荡器(含整理剂)→织物在恒温度65℃下整理30min→水洗烘干(80℃,20min左右)。经过整理的织物经过起球箱法7200转测试后的抗起球能力达到4级左右。比原来提高了1.5级左右。经过粗纺优化过后的工艺进行上机梳理后,配合高捻度工艺的细纱、倍捻工序。纱线达到一等纱的标准且此纱线织造出的羊绒试样经过优化的后整理工艺整理后机可洗测试的四项主要检测指标检验均达到了机可洗的标准,且服用性能不受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106
【图文】:

梳毛机,锡林,日本,羊绒纤维


数与加捻程度,会影响羊绒制品的手感风格。2.2 梳毛工序对羊绒损伤原理分析与测试方法在羊绒产品的加工流程中,从原料到染色、梳毛、织造。其中对羊绒纤维长度影响较大的工序有染色、梳毛两大工序。其中染色工序目前会采用低温染色以减小对羊绒纤维的损伤[33]。而粗纺工序是对羊绒纤维损伤较为严重的一道工序,不同的工艺对羊绒纤维产生不同的影响。羊绒纤维长度的损伤直接影响着羊绒的整体质量,进而影响到成纱质量与成衣质量,与羊绒衫的抗起毛起球性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决定性地影响了羊绒衫的机可洗效果。故尽可能地在梳毛工序降低羊绒纤维的损伤,提升羊绒纱线质量,生产出抗起毛起球等级高的羊绒织物是目前我国各大中小型羊绒生产厂家希望突破的技术关键。图 2-1 是四联梳毛机,为日本京和牌四锡林梳毛机,型号为 WL-59。

日本,梳毛机,粗纺,梳毛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粗纺羊绒低损伤梳毛工艺的研究虽然目前市场上已有先进梳毛机设备,但是鉴于我国粗纺羊绒加工行业现状多数中小型羊绒制品加工厂并没升级更新为最新设备。依旧采用传统梳毛加工备进行生产。那么在传统梳毛机上若能优化上机工艺与参数,在梳毛机基础上行改造,使之成为能够不仅能继续加工生产,而且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量,降低产品损伤的梳毛机则会大大提高我国中小型羊绒加工厂企业的产品质与竞争能力。本章研究的梳毛机为江苏联宏有限公司粗纺厂实际投入生产所采用的梳毛为日本京和生产,型号为 Kyowa-WL-59 型( 幅宽 2 000 mm),图 2-2 为此号梳毛机的四联锡林结构简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恩来;牟行翠;霍倩;;羊绒针织物抗起毛起球剂的合成及应用[J];印染助剂;2014年05期

2 张威;刘智;王飞翔;;纱线形态结构对纬平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J];针织工业;2013年04期

3 朱春翔;黄立新;;粗纺20.83tex纯羊绒纱的开发[J];上海纺织科技;2012年08期

4 厉谦;李龙;李嵘;;低温染色对山羊绒纤维物理性能的影响[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5 王和;李发洲;陈前维;代飞;白旭辉;;山羊绒制条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J];毛纺科技;2011年05期

6 张威;;羊毛衫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因素[J];毛纺科技;2011年02期

7 李发洲;陈前维;代飞;吉泮贵;王和;白旭辉;;还原-酶联合法抗起毛起球整理研究[J];针织工业;2010年09期

8 徐先林;黄故;李培玲;;Research on Evenness of Woollen Cashmere Yarn[J];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9年05期

9 李培玲;徐先林;张志;张梅荣;王友;;粗纺纯羊绒针织纱的质量控制和成纱要求[J];上海纺织科技;2009年03期

10 李培玲;张志;徐先林;;提高粗纺羊绒纱线质量的工艺控制[J];毛纺科技;2008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成书;水性聚氨酯羊绒针织物抗起毛起球整理剂的研制[D];东华大学;2015年

2 侯秀良;山羊绒纤维结构与热学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蒲亚宁;生物蛋白类羊毛防毡缩整理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6年

2 殷秀梅;蛋白酶法羊毛快速防缩工艺及机制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3 高丽;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羊绒和羊毛识别模型的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4 尚黎明;羊绒衫抗起球整理技术的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3年

5 周昊;羊绒纤维表面聚合物修饰及其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6 叶其林;超薄羊绒衫强力和抗起毛起球性能及其改进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7 宋双;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粗纺羊绒纱线质量预报模型[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0年

8 刘冰;溶胶—凝胶技术在羊毛针织物和交联剂在棉针织物抗起毛起球整理中的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9 斯琴嘎;羊绒损伤对产品影响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10 陆少锋;毛织物(服装)全面易护理整理应用研究[D];西安工程科技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27228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7228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4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