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激素和土壤类型对葡萄花色苷及葡萄酒色泽稳定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5-13 18:48
为探讨不同植物生长激素以及不同土壤类型对酿酒葡萄品质以及葡萄酒陈酿过程中颜色稳定性的影响,本文以欧亚种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 viniferal L.Cabernet Sauvignon)为试验材料,设计了两部分试验。(1)第一部分实验于2018年8-9月份在瑶池西夜酒庄的酿酒葡萄基地(新疆昌吉市军户农场)进行,选取树龄、长势、管理方式一致的三行葡萄植株,在转色期前一周开始,对葡萄果穗喷洒1000m M脱落酸(ABA)、200 m M萘乙酸(NAA)以及蒸馏水(CK)处理。试验测定了葡萄浆果以及葡萄酒的基本理化指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UPLC-MS)测定了葡萄酒中花色苷的种类和含量;使用精密色差仪,根据CIE L*a*b*色空间法测定了葡萄酒颜色在后期陈酿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试验结果如下:1)与对照组相比,脱落酸处理增加了浆果的重量以及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且降低了总酸含量,优化了果实品质;而萘乙酸处理则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增加了果实的酸度,果实的p H值更低。2)植物生长激素对葡萄果实中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是由多种激素彼此协调和协同作用的结果。脱落酸处理不...
【文章来源】: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葡萄花色苷
1.1.1 花色苷的结构
1.1.2 花色苷的作用
1.1.3 花色苷的稳定性
1.2 葡萄酒的颜色
1.2.1 葡萄酒的颜色
1.2.2 葡萄酒颜色的影响因素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脱落酸和萘乙酸处理对赤霞珠果实品质和葡萄酒中花色苷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处理方法
2.2.3 采样时期和方法
2.2.4 试剂
2.2.5 试验仪器
2.2.6 基本理化指标的测定
2.2.6.1 果实pH的测定
2.2.6.2 果实总酸
2.2.6.3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
2.2.6.4 果实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2.2.7 不同成熟期葡萄果实中酚类物质含量的提取和检测
2.2.7.1 总酚含量的测定
2.2.7.2 黄酮醇含量的测定
2.2.7.3 花色苷含量的测定
2.2.7.4 葡萄酒中花色苷种类及含量的测定
2.2.8 标准曲线的建立
2.2.8.1 还原糖标准曲线的建立
2.2.8.2 总酚标准曲线的建立
2.2.8.3 黄酮醇标准曲线的建立
2.2.8.4 花色苷标准曲线的建立
2.2.8.5 花色苷单体标准曲线的建立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标准曲线回归方程
2.3.2 不同植物激素处理的葡萄果实和葡萄酒基本化学指标
2.3.3 不同植物激素处理的葡萄果皮和种籽中总酚含量的变化
2.3.4 不同植物激素处理的葡萄果皮和种籽中黄酮醇含量的变化
2.3.5 不同植物激素处理的葡萄果皮中花色苷含量的变化
2.3.6 不同植物激素处理的赤霞珠葡萄酒中花色苷种类、含量及占比
2.3.7 不同植物激素处理的葡萄酒颜色变化
2.4 讨论
2.4.1 植物激素处理对葡萄果实及葡萄酒基本理化指标的影响
2.4.2 植物激素处理对葡萄果实中总酚含量的影响
2.4.3 植物激素处理对赤霞珠葡萄果实中黄酮醇含量的影响
2.4.4 植物激素处理对赤霞珠果皮中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2.4.6 植物激素处理对葡萄酒中花色苷种类及颜色稳定性的影响
2.5 小结
第3章 不同土壤对赤霞珠果皮花色苷含量和葡萄酒颜色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采样时期与方法
3.2.3 试剂
3.2.4 试验仪器
3.2.5 基本理化指标的测定
3.2.6.1 果实pH的测定
3.2.6.2 果实总酸的测定
3.2.6.3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
3.2.6.4 果实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3.2.6 不同土壤赤霞珠葡萄果实中酚类物质含量的提取
3.2.7 酚类物质含量的检测
3.2.7.1 总酚含量的测定
3.2.7.2 黄酮醇含量的测定
3.2.7.3 花色苷含量的测定
3.2.7.4 葡萄酒中花色苷种类及含量的测定
3.2.8 标准曲线的建立
3.2.8.1 还原糖标准曲线的建立
3.2.8.2 总酚标准曲线的建立
3.2.8.3 黄酮醇标准曲线的建立
3.2.8.4 花色苷标准曲线的建立
3.2.8.5 花色苷单体标准曲线的建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标准曲线回归方程
3.3.2 不同土壤赤霞珠果实及葡萄酒基本理化指标
3.3.3 不同土壤赤霞珠葡萄果皮和种籽中总酚含量的变化
3.3.4 不同土壤赤霞珠葡萄果皮和种籽中黄酮醇含量的变化
3.3.5 不同土壤赤霞珠果皮中花色苷含量的变化
3.3.6 不同土壤对赤霞珠葡萄酒颜色的变化
3.4 讨论
3.4.1 不同土壤对赤霞珠果实及葡萄酒理化指标的影响
3.4.2 不同土壤对赤霞珠果实中总酚含量的影响
3.4.3 不同土壤对赤霞珠果实中黄酮醇含量的影响
3.4.4 不同土壤对赤霞珠果实中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3.4.5 不同土壤对赤霞珠葡萄酒颜色稳定性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184526
【文章来源】: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葡萄花色苷
1.1.1 花色苷的结构
1.1.2 花色苷的作用
1.1.3 花色苷的稳定性
1.2 葡萄酒的颜色
1.2.1 葡萄酒的颜色
1.2.2 葡萄酒颜色的影响因素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脱落酸和萘乙酸处理对赤霞珠果实品质和葡萄酒中花色苷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处理方法
2.2.3 采样时期和方法
2.2.4 试剂
2.2.5 试验仪器
2.2.6 基本理化指标的测定
2.2.6.1 果实pH的测定
2.2.6.2 果实总酸
2.2.6.3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
2.2.6.4 果实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2.2.7 不同成熟期葡萄果实中酚类物质含量的提取和检测
2.2.7.1 总酚含量的测定
2.2.7.2 黄酮醇含量的测定
2.2.7.3 花色苷含量的测定
2.2.7.4 葡萄酒中花色苷种类及含量的测定
2.2.8 标准曲线的建立
2.2.8.1 还原糖标准曲线的建立
2.2.8.2 总酚标准曲线的建立
2.2.8.3 黄酮醇标准曲线的建立
2.2.8.4 花色苷标准曲线的建立
2.2.8.5 花色苷单体标准曲线的建立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标准曲线回归方程
2.3.2 不同植物激素处理的葡萄果实和葡萄酒基本化学指标
2.3.3 不同植物激素处理的葡萄果皮和种籽中总酚含量的变化
2.3.4 不同植物激素处理的葡萄果皮和种籽中黄酮醇含量的变化
2.3.5 不同植物激素处理的葡萄果皮中花色苷含量的变化
2.3.6 不同植物激素处理的赤霞珠葡萄酒中花色苷种类、含量及占比
2.3.7 不同植物激素处理的葡萄酒颜色变化
2.4 讨论
2.4.1 植物激素处理对葡萄果实及葡萄酒基本理化指标的影响
2.4.2 植物激素处理对葡萄果实中总酚含量的影响
2.4.3 植物激素处理对赤霞珠葡萄果实中黄酮醇含量的影响
2.4.4 植物激素处理对赤霞珠果皮中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2.4.6 植物激素处理对葡萄酒中花色苷种类及颜色稳定性的影响
2.5 小结
第3章 不同土壤对赤霞珠果皮花色苷含量和葡萄酒颜色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采样时期与方法
3.2.3 试剂
3.2.4 试验仪器
3.2.5 基本理化指标的测定
3.2.6.1 果实pH的测定
3.2.6.2 果实总酸的测定
3.2.6.3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
3.2.6.4 果实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3.2.6 不同土壤赤霞珠葡萄果实中酚类物质含量的提取
3.2.7 酚类物质含量的检测
3.2.7.1 总酚含量的测定
3.2.7.2 黄酮醇含量的测定
3.2.7.3 花色苷含量的测定
3.2.7.4 葡萄酒中花色苷种类及含量的测定
3.2.8 标准曲线的建立
3.2.8.1 还原糖标准曲线的建立
3.2.8.2 总酚标准曲线的建立
3.2.8.3 黄酮醇标准曲线的建立
3.2.8.4 花色苷标准曲线的建立
3.2.8.5 花色苷单体标准曲线的建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标准曲线回归方程
3.3.2 不同土壤赤霞珠果实及葡萄酒基本理化指标
3.3.3 不同土壤赤霞珠葡萄果皮和种籽中总酚含量的变化
3.3.4 不同土壤赤霞珠葡萄果皮和种籽中黄酮醇含量的变化
3.3.5 不同土壤赤霞珠果皮中花色苷含量的变化
3.3.6 不同土壤对赤霞珠葡萄酒颜色的变化
3.4 讨论
3.4.1 不同土壤对赤霞珠果实及葡萄酒理化指标的影响
3.4.2 不同土壤对赤霞珠果实中总酚含量的影响
3.4.3 不同土壤对赤霞珠果实中黄酮醇含量的影响
3.4.4 不同土壤对赤霞珠果实中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3.4.5 不同土壤对赤霞珠葡萄酒颜色稳定性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1845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184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