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处理对板栗淀粉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6-05 17:29
超高压改性的淀粉产品由于具有绿色和安全特性,成为近年来淀粉改性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板栗淀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超高压力,保压时间及淀粉乳浓度对淀粉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差式扫描量热仪等现代分析手段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对板栗淀粉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超高压处理后的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明显升高;部分板栗淀粉颗粒形态被破坏。较高的超高压处理条件会使淀粉的部分衍射峰的强度降低,板栗淀粉中结晶区的有序结构被破坏。超高压处理淀粉的红外光谱(1047/1022)cm-1峰强度比值均比原淀粉小,(1022/995)cm-1的峰强度比值均比原淀粉大,表明淀粉颗粒中双螺旋分子有序性降低。2.分析超高压处理后板栗淀粉的膨胀度、溶解度、透光率、凝沉稳定性、凝胶质构特性、糊黏度特性及热特性等理化特性,结果表明:板栗淀粉经超高压处理后,淀粉的膨胀度与溶解度均显著低于原淀粉;超高压处理使板栗淀粉糊的透光率和凝沉速率降低。与原淀粉相比较,超高压处理淀粉的To、T...
【文章来源】: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压力下处理后板栗淀粉的扫描电镜照片(×4000)
第二章超高压处理对板栗淀粉颗粒与分子特性的影响20图2-2不同保压时间处理后板栗淀粉的扫描电镜照片(×6000)Fig2-2ScanningelectronmicrographsofchestnutstarchafterUHPtreatmentatdifferenttime(×6000)A,5min;B,10min;C,15min;D,20min;E,25min图2-2是板栗淀粉在超高压时间5~25min处理下的图片,在保压时间为5-15min的情况下,板栗淀粉的完整性基本没有改变,部分淀粉表面出现了凹陷,变得粗糙;当保压时间提高到20min,一些淀粉颗粒出现了粘连的情况,淀粉表面生产了明显凹陷,但大部分淀粉仍然有完整清晰的形态;当保压时间为25min时,淀粉颗粒挤压变形,形态发生了改变而且大量的粘连在一起。说明随着保压时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达到破坏淀粉颗粒结构的效果。CABD
第二章超高压处理对板栗淀粉颗粒与分子特性的影响21图2-3不同浓度的板栗淀粉经超高压处理后的扫描电镜照片(×6000)Fig2-3ScanningelectronmicrographsofdifferentconcentrationsofchestnutstarchafterUHPtreatment(×6000)A.5%;B.10%;C.15%;D.20%;E.25%不仅是压力和保压时间这两项因素影响淀粉的微观形貌,超高压板栗淀粉颗粒形态也会因为淀粉乳浓度的不同而发生改变。从图2-3可以看出,在淀粉乳浓度达到5%的情况下,部分淀粉颗粒产生破损的情况,大多数淀粉颗粒基本无任何变化,这是由于淀粉颗粒的浓度小,淀粉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较校当浓度超过20%时,因淀粉颗粒浓度变大,颗粒间的相互作用机会变多,淀粉颗粒产生积压,由此引发变形破碎,出现裂缝的情况。淀粉分子中的羟基很多,羟基之间会基于氢键结合在一起,淀粉当中的水分子也会参与到氢键的结合。在进行超高压处理时,水分进入到淀粉颗粒内,使得淀粉颗粒结构产生明显变化[8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半干法磷酸酯淀粉的制备[J]. 安鸿雁,佟毅,刘馨远,赵国兴,贾力耕,曹雪,唐宏阁,岳婧婧. 食品工业科技. 2018(05)
[2]湿热处理对板栗淀粉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影响[J]. 李照茜,文晓语,金凤,汪涛,王丰俊. 中国粮油学报. 2017(09)
[3]板栗淀粉结构和功能特性研究进展[J]. 刘畅,王书军,王硕. 中国粮油学报. 2016(11)
[4]超高压对肉制品的杀菌效果及杀菌机制的研究进展[J]. 奚秀秀,徐宝才,许世闯,刘涛,黄俊逸. 肉类研究. 2016(08)
[5]超高压技术在乳制品加工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孙颜君,孙颜杰. 中国乳品工业. 2016(02)
[6]超高压处理对乳制品结构的影响[J]. 姜雪,于鹏,肖杨,任璐,蔡涛,王辉. 食品科技. 2015(08)
[7]超高压处理对莲子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J]. 郭泽镔,曾绍校,郑宝东. 中国食品学报. 2014(11)
[8]超高压处理对槟榔芋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J]. 刘文婷,郭泽镔,曾绍校,郑宝东. 中国粮油学报. 2013(05)
[9]浸泡和超高压预处理对米饭中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J]. 朱转,侯磊,沈群,陈燕卉. 食品工业科技. 2013(11)
[10]微波辐照对玉米淀粉及其改性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J]. 陈鹏,黄霜,李书艺,胡崇琳,谢笔钧,孙智达. 食品科学. 2013(01)
博士论文
[1]不同生长期糯玉米籽粒中淀粉结构与性质演变行为的研究[D]. 别平平.华南理工大学 2018
[2]笼状玉米淀粉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D]. 刘天一.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3]超高压处理对莲子淀粉结构及理化特性影响的研究[D]. 郭泽镔.福建农林大学 2014
[4]微孔淀粉材料优化制备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周琼.西南大学 2012
[5]不同链/支比玉米淀粉的形态及其在有/无剪切力下糊化的研究[D]. 陈佩.华南理工大学 2010
[6]慢消化淀粉的特性及形成机理研究[D]. 缪铭.江南大学 2009
[7]大米淀粉的制备方法及物理化学特性研究[D]. 李玥.江南大学 2008
[8]不同来源淀粉的结构与功能相关性及半干法阳离子化机理研究[D]. 侯汉学.山东农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不同热处理对大米及糯米淀粉理化性质和体外消化性的影响研究[D]. 郝赫男.北京林业大学 2019
[2]花桥板栗水分吸附特性及其淀粉—水分子多相体系研究[D]. 陈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8
[3]退火及超高压对三种不同结晶类型的淀粉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D]. 王金荣.天津科技大学 2016
[4]超高压和热处理对甘薯抗性淀粉生成的影响[D]. 赵仲凯.新疆农业大学 2015
[5]干热变性紫薯淀粉制备工艺及其成膜特性的研究与应用[D]. 刘匀昀.福建农林大学 2015
[6]高压糊化玉米、糯玉米和糜子淀粉重结晶过程中性质和结构变化研究[D]. 田晓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7]超高压糊化小麦、绿豆和红豆淀粉的回生特征研究[D]. 王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8]莲子抗性淀粉制备、性质及其对双歧杆菌增殖效应的研究[D]. 汪颖.福建农林大学 2013
[9]超高压处理对槟榔芋淀粉性质影响的研究[D]. 刘文婷.福建农林大学 2013
[10]基于超高压技术的虾脱壳工艺与品质检测研究[D]. 杨徽.浙江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12597
【文章来源】: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压力下处理后板栗淀粉的扫描电镜照片(×4000)
第二章超高压处理对板栗淀粉颗粒与分子特性的影响20图2-2不同保压时间处理后板栗淀粉的扫描电镜照片(×6000)Fig2-2ScanningelectronmicrographsofchestnutstarchafterUHPtreatmentatdifferenttime(×6000)A,5min;B,10min;C,15min;D,20min;E,25min图2-2是板栗淀粉在超高压时间5~25min处理下的图片,在保压时间为5-15min的情况下,板栗淀粉的完整性基本没有改变,部分淀粉表面出现了凹陷,变得粗糙;当保压时间提高到20min,一些淀粉颗粒出现了粘连的情况,淀粉表面生产了明显凹陷,但大部分淀粉仍然有完整清晰的形态;当保压时间为25min时,淀粉颗粒挤压变形,形态发生了改变而且大量的粘连在一起。说明随着保压时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达到破坏淀粉颗粒结构的效果。CABD
第二章超高压处理对板栗淀粉颗粒与分子特性的影响21图2-3不同浓度的板栗淀粉经超高压处理后的扫描电镜照片(×6000)Fig2-3ScanningelectronmicrographsofdifferentconcentrationsofchestnutstarchafterUHPtreatment(×6000)A.5%;B.10%;C.15%;D.20%;E.25%不仅是压力和保压时间这两项因素影响淀粉的微观形貌,超高压板栗淀粉颗粒形态也会因为淀粉乳浓度的不同而发生改变。从图2-3可以看出,在淀粉乳浓度达到5%的情况下,部分淀粉颗粒产生破损的情况,大多数淀粉颗粒基本无任何变化,这是由于淀粉颗粒的浓度小,淀粉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较校当浓度超过20%时,因淀粉颗粒浓度变大,颗粒间的相互作用机会变多,淀粉颗粒产生积压,由此引发变形破碎,出现裂缝的情况。淀粉分子中的羟基很多,羟基之间会基于氢键结合在一起,淀粉当中的水分子也会参与到氢键的结合。在进行超高压处理时,水分进入到淀粉颗粒内,使得淀粉颗粒结构产生明显变化[8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半干法磷酸酯淀粉的制备[J]. 安鸿雁,佟毅,刘馨远,赵国兴,贾力耕,曹雪,唐宏阁,岳婧婧. 食品工业科技. 2018(05)
[2]湿热处理对板栗淀粉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影响[J]. 李照茜,文晓语,金凤,汪涛,王丰俊. 中国粮油学报. 2017(09)
[3]板栗淀粉结构和功能特性研究进展[J]. 刘畅,王书军,王硕. 中国粮油学报. 2016(11)
[4]超高压对肉制品的杀菌效果及杀菌机制的研究进展[J]. 奚秀秀,徐宝才,许世闯,刘涛,黄俊逸. 肉类研究. 2016(08)
[5]超高压技术在乳制品加工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孙颜君,孙颜杰. 中国乳品工业. 2016(02)
[6]超高压处理对乳制品结构的影响[J]. 姜雪,于鹏,肖杨,任璐,蔡涛,王辉. 食品科技. 2015(08)
[7]超高压处理对莲子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J]. 郭泽镔,曾绍校,郑宝东. 中国食品学报. 2014(11)
[8]超高压处理对槟榔芋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J]. 刘文婷,郭泽镔,曾绍校,郑宝东. 中国粮油学报. 2013(05)
[9]浸泡和超高压预处理对米饭中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J]. 朱转,侯磊,沈群,陈燕卉. 食品工业科技. 2013(11)
[10]微波辐照对玉米淀粉及其改性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J]. 陈鹏,黄霜,李书艺,胡崇琳,谢笔钧,孙智达. 食品科学. 2013(01)
博士论文
[1]不同生长期糯玉米籽粒中淀粉结构与性质演变行为的研究[D]. 别平平.华南理工大学 2018
[2]笼状玉米淀粉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D]. 刘天一.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3]超高压处理对莲子淀粉结构及理化特性影响的研究[D]. 郭泽镔.福建农林大学 2014
[4]微孔淀粉材料优化制备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周琼.西南大学 2012
[5]不同链/支比玉米淀粉的形态及其在有/无剪切力下糊化的研究[D]. 陈佩.华南理工大学 2010
[6]慢消化淀粉的特性及形成机理研究[D]. 缪铭.江南大学 2009
[7]大米淀粉的制备方法及物理化学特性研究[D]. 李玥.江南大学 2008
[8]不同来源淀粉的结构与功能相关性及半干法阳离子化机理研究[D]. 侯汉学.山东农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不同热处理对大米及糯米淀粉理化性质和体外消化性的影响研究[D]. 郝赫男.北京林业大学 2019
[2]花桥板栗水分吸附特性及其淀粉—水分子多相体系研究[D]. 陈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8
[3]退火及超高压对三种不同结晶类型的淀粉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D]. 王金荣.天津科技大学 2016
[4]超高压和热处理对甘薯抗性淀粉生成的影响[D]. 赵仲凯.新疆农业大学 2015
[5]干热变性紫薯淀粉制备工艺及其成膜特性的研究与应用[D]. 刘匀昀.福建农林大学 2015
[6]高压糊化玉米、糯玉米和糜子淀粉重结晶过程中性质和结构变化研究[D]. 田晓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7]超高压糊化小麦、绿豆和红豆淀粉的回生特征研究[D]. 王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8]莲子抗性淀粉制备、性质及其对双歧杆菌增殖效应的研究[D]. 汪颖.福建农林大学 2013
[9]超高压处理对槟榔芋淀粉性质影响的研究[D]. 刘文婷.福建农林大学 2013
[10]基于超高压技术的虾脱壳工艺与品质检测研究[D]. 杨徽.浙江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12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212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