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黑加仑酵素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7 20:33
  黑加仑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和保健作用,将其开发成酵素产品是一种有效的精深加工途径。本试验对三种乳酸菌和酵母菌发酵黑加仑酵素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不同菌种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下酵素的营养成分、风味物质以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如下:1.以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发酵时间、接种量、初始糖度和发酵温度进行了优化,确定黑加仑酵素制备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如下:(1)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为发酵菌种,确定植物乳杆菌发酵制备黑加仑酵素的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24 h、接种量1%、初始糖度20%、发酵温度39℃。在此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黑加仑酵素的总抗氧化能力为935.02 U/mL,SOD酶活力为6172.72 U/mL。(2)以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为发酵菌种,确定干酪乳杆菌发酵制备黑加仑酵素的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为72 h、干酪乳杆菌接种量为5%、初始糖度为18%、发酵温度为37℃。在此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黑加仑... 

【文章来源】: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黑加仑酵素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酚标准曲线

总抗氧化能力,SOD酶活力,酵素,黑加仑


结果与分析发酵黑加仑酵素优化工艺结果酵黑加仑酵素单因素试验结果时间对黑加仑酵素总抗氧化能力和 SOD 酶活力的影响可酵素的总抗氧化能力在 12~24 h 时缓慢升高,24 h 达到最氧化能力高达 647.50 U/mL,SOD 酶活力也是在 12~24 酶活力下降。因此,初步确定植物乳杆菌发酵黑加仑酵素

总抗氧化能力,SOD酶活力,糖度,接种量


图 3-2 接种量对总抗氧化能力和 SOD 酶活力的影响. 3-2 Effect of inoculum size on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SOD ac始糖度对总抗氧化能力和 SOD 酶活力的影响可知,16%,随着初始糖度的增加,黑加仑酵素的总抗氧化能力也缓,总抗氧化能力开始降低;SOD 酶活力随着初始糖度的增变化趋势相近,初始糖度也是在 16%~20%时,酶活力值的适合初始糖度为 16~2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桑葚酵素饮料的发酵工艺研究及其质量评价[J]. 郭伟峰,王红梅,邹晓桐,罗秀秀,王萍,曾霞,尹爱国,周英彪.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05)
[2]新型余甘子酵素发酵工艺的优化[J]. 苏春雷,王强,黄洁君,王启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09)
[3]枸杞干果酒发酵过程中氨基酸组成的变化[J]. 丁学利.  陕西林业科技. 2019(01)
[4]树莓酒主发酵期活性成分含量变化及降血脂作用研究[J]. 姜燕,于润美,李惠津,张海悦,翟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03)
[5]一种具有潜在解酒护肝功能酵素的开发及其生物活性评价[J]. 杨志鹏,周宝琳,刘新利,王如娜,韩墨,王婷.  食品科技. 2019(01)
[6]自然发酵对山荆子果有机酸含量的影响[J]. 郝媛,白淏吉,郭昊翔,陈忠军,孙子羽,满都拉.  食品工业. 2019(01)
[7]酵素主要功能及其行业展望[J]. 李占东,王丁,李皓.  食品工业. 2019(01)
[8]酵素食品加工微生物与功能特性研究进展[J]. 沈燕飞,聂小华,孟祥河,赵黎明.  浙江农业科学. 2019(01)
[9]猕猴桃酵素生产工艺条件优化[J]. 彭宁,杨永峰,鲁云风.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01)
[10]黑加仑番木瓜果汁饮料复配研究[J]. 何海艳,杨婷婷,张睿,胥燕.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18(04)

博士论文
[1]黑加仑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应用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D]. 贾娜.东北农业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沙棘酵素的加工工艺研究[D]. 葛朋烨.沈阳农业大学 2017
[2]荔枝汁混菌发酵工艺及其功能活性成分研究[D]. 孙淑夷.华南农业大学 2016
[3]不同方法降解苹果酒中有机酸的比较和优化[D]. 孙慧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4]黑加仑花色苷的抗氧化功能研究[D]. 徐善华.山东师范大学 2014
[5]黑加仑浆果超声波强化渗透脱水及微波真空膨化试验研究[D]. 沈卉芳.东北农业大学 2014
[6]天然微生物酵素发酵机理、代谢过程及生物活性研究[D]. 蒋增良.浙江理工大学 2013
[7]南瓜酒发酵工艺及香气成分变化研究[D]. 郑海鹏.西南大学 2009
[8]发酵辣椒酱工艺及保藏技术研究[D]. 何绪晓.贵州大学 2008
[9]猕猴桃果实及果酒香气成分研究[D]. 郭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535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2535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9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