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保形性检测系统开发初探
发布时间:2021-08-11 18:23
探讨综合评价织物保形性的方法。开发了一种模拟织物被压皱后自动展开的保形性检测系统。通过新型检测装置与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的结合,从处于折痕恢复过程中的织物上提取出反映保形性的指标,选取纯棉织物进行测试,分析提取所得指标与现有标准方法测得织物折皱回复性、悬垂性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用于织物保形性检测中数据准确可靠。认为:该织物保形性检测系统可实现对纯棉织物保形性相关指标的快速精准评价。
【文章来源】:棉纺织技术. 2020,48(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试样折痕恢复视频图像
以往检测织物折皱回复性的仪器都是对织物挤压产生折痕后直接松开,没有模拟出衣物折皱自然展开的过程。针对这一情况,新型织物保形性系统增加了撤去压力后织物能够因自身重力而展开折皱的装置。所开发的织物保形性检测系统如图1所示。操控系统界面将视频图像处理程序和计算结果输出这两个步骤合而为一,通过操作界面就能够轻松将织物折皱回复这一动态行为转化成指标参数输出。具体可以通过设定夹紧保持时间调节织物试样加压过程中的加压时间,设定气缸动作间隔时间调节加压压力的大小。另外可以手动决定抬起装置何时上升,折痕生成区(夹紧装置)何时夹紧,调节夹紧装置和试样抬起装置之间动作的配合等,也可以设定相应参数后完成自动上升、夹紧、下降、松开一系列动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组织结构织物的服用性能研究[J]. 韩茹. 山东纺织科技. 2013(05)
[2]基于视频序列的织物折皱回复角动态测量[J]. 王蕾,刘建立,潘如如,高卫东. 纺织学报. 2013(02)
[3]基于神经网络的织物折皱回复性能预测[J]. 裴华强,郑德均. 纺织科技进展. 2008(06)
[4]织物悬垂性的模糊相似优先比研究[J]. 宗亚宁,汪青,喻红芹. 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报. 2001(03)
硕士论文
[1]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研究[D]. 张晓婷.江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36661
【文章来源】:棉纺织技术. 2020,48(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试样折痕恢复视频图像
以往检测织物折皱回复性的仪器都是对织物挤压产生折痕后直接松开,没有模拟出衣物折皱自然展开的过程。针对这一情况,新型织物保形性系统增加了撤去压力后织物能够因自身重力而展开折皱的装置。所开发的织物保形性检测系统如图1所示。操控系统界面将视频图像处理程序和计算结果输出这两个步骤合而为一,通过操作界面就能够轻松将织物折皱回复这一动态行为转化成指标参数输出。具体可以通过设定夹紧保持时间调节织物试样加压过程中的加压时间,设定气缸动作间隔时间调节加压压力的大小。另外可以手动决定抬起装置何时上升,折痕生成区(夹紧装置)何时夹紧,调节夹紧装置和试样抬起装置之间动作的配合等,也可以设定相应参数后完成自动上升、夹紧、下降、松开一系列动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组织结构织物的服用性能研究[J]. 韩茹. 山东纺织科技. 2013(05)
[2]基于视频序列的织物折皱回复角动态测量[J]. 王蕾,刘建立,潘如如,高卫东. 纺织学报. 2013(02)
[3]基于神经网络的织物折皱回复性能预测[J]. 裴华强,郑德均. 纺织科技进展. 2008(06)
[4]织物悬垂性的模糊相似优先比研究[J]. 宗亚宁,汪青,喻红芹. 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报. 2001(03)
硕士论文
[1]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研究[D]. 张晓婷.江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36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336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