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唐代藻井艺术元素在创意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1 20:00
随着全球文化多样性和多元化的进程推进,不同领域的艺术题材元素相互融合创新的风潮愈演愈烈,许多创意思维、创意手法应运而生。在敦煌石窟建筑题材中,唐代藻井以其个性化的立体层次结构和繁复璀璨却秩序感强烈的图案色彩为主要艺术元素,在一方方石窟顶壁上大放异彩,精美程度与壁画不分上下。敦煌唐代藻井不仅作为佛窟建筑题材中经典的装饰元素,其图案色彩种类之多更是被称为中国传统图案的“聚宝盆”。因此,笔者以敦煌莫高窟中的唐代藻井艺术元素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艺术题材溯源以及图案对比等方法进行整体性的理论研究,并通过设计实践,进一步印证理论研究在创意女装设计中的可行性。对于敦煌唐代藻井艺术元素在创意女装中运用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敦煌莫高窟藻井在初唐、盛唐、中晚唐不同分期中的艺术元素构成及组合形式作出细致总结,为之后设计应用打下了坚实的理论研究基础。第二部分是对敦煌唐代藻井艺术元素进行图案打破重组、色彩抽象转换以及结构立体化的创新再造实践。第三部分是运用不同创意材料表现藻井的立体层次结构,并将提取的藻井原色彩与现代色彩资料库对比参照,分别进行具象和抽象化藻井图案设计,最后确定...
【文章来源】: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总结图
1图2.1历代藻井纹样色彩汇总图Fig.2.1ColouringSummaryofAlgaWellPatternsinPastDynasties(图片来源:笔者总结绘制)西汉《西京赋》和东汉《鲁灵光殿赋》中曾有记载当时的藻井绘制了彩色的倒垂莲花纹样,除此之外,也可见一些水生植物纹样出现频繁,如芙蓉、荷蓤等植物,并绘以藻纹作为边饰。魏晋南北朝时期,莲花纹得到延续,同时也出现了飞天图宗教装饰纹样,外来纹样忍冬纹在北朝各时期的流行,以及还有一些几何纹、云气纹和火焰纹等,色彩以土红、土黄、石绿、白和深赭为主。忍冬纹在隋代逐渐式微,并被这一时期的兴起的联珠纹所取代其地位。在色彩上,隋代的藻井色调多用冷调青绿色再搭配少量的暖色调曙红,不再像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土红、土黄为主色调。初唐时期,装饰纹样不断地更新,加上西域与中原文化的深度融合,让纹样更加注重形色一体。在此期间,除了纺织品、金银器等这些从西域东传而来的载体上石榴纹和葡萄纹取代联珠纹之外,也出现了莲花纹向宝相花纹过渡的表现。在色彩方面,初唐就已经开始使用叠晕着色手法。初唐的纹样中外来元素众多,内容和构图手法新颖,没有固定的程序,这也是初唐时期对文化开放包容的态度之一。而盛唐时期,宝相花纹独占鳌头,其色彩也变得愈加丰富,许多工匠甚至开始大胆的造色和创作,以渐变的色彩做到退晕的着色手法,更加立体与丰富,达到了藻井纹样的一个奢华顶峰时刻。而到了中晚唐时期,藻井纹样开始变得趋于简单,
31031.681.220.7336.013.953.953.20.361991.981.60.8138.964.454.53.20.252161.441.551.0847.133.23.552.30.312后期312.081.450.7034.904.954.933.850.5625411.030.750.7336.082.352.42.050.09791.81.150.6436.484.23.93.350.391722.131.650.7737.784.955.13.700.5251711.931.550.838.794.44.62.850.33图3.10莫高窟盛唐时期四面坡立体图与藻井平面结构走向图对比表格Fig.3.10Comparisontableoffour-sidedslopestereogramofMogaoGrottoesduringtheprosperousTangDynastyandtheplanestructureofthealgaewell盛唐前期(洞窟号)四坡坡度立体图217320103199216(图片来源:笔者按实物比例绘制)方井平面构图走向盛唐后期(洞窟号)四坡坡度立体图793141172171(图片来源:笔者按实物比例绘制)方井平面构图走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敦煌莫高窟唐前期第一期诸窟的特征[J]. 八木春生,著姚瑶. 敦煌研究. 2018(06)
[2]基于“水洗牛皮纸”材质上的包系列设计应用研究[J]. 宫清霞. 西部皮革. 2017(06)
[3]日本刺子绣艺术初探[J]. 温静. 现代装饰(理论). 2016(12)
[4]从宫殿到石窟:莫高窟早期平棋艺术的构成形式及其功能变迁[J]. 邵强军. 敦煌学辑刊. 2016(01)
[5]浅谈仿生设计在LED灯具设计中的应用[J]. 江坤. 科技与创新. 2015(10)
[6]浅析美学在中国古建筑中的体现——以佛光寺为例[J]. 郑思远. 艺术科技. 2014(01)
[7]简析女装设计的创意过程[J]. 吴欣,崔荣荣,牛犁. 山东纺织经济. 2012(11)
[8]天国的装饰——敦煌早期石窟装饰艺术研究之一[J]. 赵声良. 装饰. 2008(06)
[9]中国古代建筑藻井装饰的演变及其文化内涵[J]. 张淑娴. 文物世界. 2003(06)
[10]敦煌莫高窟唐代绘画颜料分析研究[J]. 李最雄. 敦煌研究. 2002(04)
博士论文
[1]隋及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研究[D]. 陈振旺.兰州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敦煌莫高窟石窟窟顶形制演变研究[D]. 杨赫赫.兰州大学 2017
[2]藻井的审美应用研究[D]. 尹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3]武当山明成祖敕建道宫建筑空间形态分析[D]. 鲍丽蓓.上海交通大学 2012
[4]古建室内装修中藻井的文化研究[D]. 韩昱.北京林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36801
【文章来源】: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总结图
1图2.1历代藻井纹样色彩汇总图Fig.2.1ColouringSummaryofAlgaWellPatternsinPastDynasties(图片来源:笔者总结绘制)西汉《西京赋》和东汉《鲁灵光殿赋》中曾有记载当时的藻井绘制了彩色的倒垂莲花纹样,除此之外,也可见一些水生植物纹样出现频繁,如芙蓉、荷蓤等植物,并绘以藻纹作为边饰。魏晋南北朝时期,莲花纹得到延续,同时也出现了飞天图宗教装饰纹样,外来纹样忍冬纹在北朝各时期的流行,以及还有一些几何纹、云气纹和火焰纹等,色彩以土红、土黄、石绿、白和深赭为主。忍冬纹在隋代逐渐式微,并被这一时期的兴起的联珠纹所取代其地位。在色彩上,隋代的藻井色调多用冷调青绿色再搭配少量的暖色调曙红,不再像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土红、土黄为主色调。初唐时期,装饰纹样不断地更新,加上西域与中原文化的深度融合,让纹样更加注重形色一体。在此期间,除了纺织品、金银器等这些从西域东传而来的载体上石榴纹和葡萄纹取代联珠纹之外,也出现了莲花纹向宝相花纹过渡的表现。在色彩方面,初唐就已经开始使用叠晕着色手法。初唐的纹样中外来元素众多,内容和构图手法新颖,没有固定的程序,这也是初唐时期对文化开放包容的态度之一。而盛唐时期,宝相花纹独占鳌头,其色彩也变得愈加丰富,许多工匠甚至开始大胆的造色和创作,以渐变的色彩做到退晕的着色手法,更加立体与丰富,达到了藻井纹样的一个奢华顶峰时刻。而到了中晚唐时期,藻井纹样开始变得趋于简单,
31031.681.220.7336.013.953.953.20.361991.981.60.8138.964.454.53.20.252161.441.551.0847.133.23.552.30.312后期312.081.450.7034.904.954.933.850.5625411.030.750.7336.082.352.42.050.09791.81.150.6436.484.23.93.350.391722.131.650.7737.784.955.13.700.5251711.931.550.838.794.44.62.850.33图3.10莫高窟盛唐时期四面坡立体图与藻井平面结构走向图对比表格Fig.3.10Comparisontableoffour-sidedslopestereogramofMogaoGrottoesduringtheprosperousTangDynastyandtheplanestructureofthealgaewell盛唐前期(洞窟号)四坡坡度立体图217320103199216(图片来源:笔者按实物比例绘制)方井平面构图走向盛唐后期(洞窟号)四坡坡度立体图793141172171(图片来源:笔者按实物比例绘制)方井平面构图走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敦煌莫高窟唐前期第一期诸窟的特征[J]. 八木春生,著姚瑶. 敦煌研究. 2018(06)
[2]基于“水洗牛皮纸”材质上的包系列设计应用研究[J]. 宫清霞. 西部皮革. 2017(06)
[3]日本刺子绣艺术初探[J]. 温静. 现代装饰(理论). 2016(12)
[4]从宫殿到石窟:莫高窟早期平棋艺术的构成形式及其功能变迁[J]. 邵强军. 敦煌学辑刊. 2016(01)
[5]浅谈仿生设计在LED灯具设计中的应用[J]. 江坤. 科技与创新. 2015(10)
[6]浅析美学在中国古建筑中的体现——以佛光寺为例[J]. 郑思远. 艺术科技. 2014(01)
[7]简析女装设计的创意过程[J]. 吴欣,崔荣荣,牛犁. 山东纺织经济. 2012(11)
[8]天国的装饰——敦煌早期石窟装饰艺术研究之一[J]. 赵声良. 装饰. 2008(06)
[9]中国古代建筑藻井装饰的演变及其文化内涵[J]. 张淑娴. 文物世界. 2003(06)
[10]敦煌莫高窟唐代绘画颜料分析研究[J]. 李最雄. 敦煌研究. 2002(04)
博士论文
[1]隋及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研究[D]. 陈振旺.兰州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敦煌莫高窟石窟窟顶形制演变研究[D]. 杨赫赫.兰州大学 2017
[2]藻井的审美应用研究[D]. 尹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3]武当山明成祖敕建道宫建筑空间形态分析[D]. 鲍丽蓓.上海交通大学 2012
[4]古建室内装修中藻井的文化研究[D]. 韩昱.北京林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36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336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