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反渗透浓水的深度处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2 12:39
纺织印染工业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但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污染的难降解废水,任意排放将严重危害水生态系统的安全。近年来,因预处理(混凝或物化)-生化法-双膜(微滤/反渗透)联用技术用于印染废水处理,故为其资源化及其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新途径。然而,反渗透法仅能使约75.0%印染废水转化成再生水,而产生的约25.0%浓水(Reverse Osmosis Concentrate,ROC)仍然需要即时处理。通常印染废水经生化与RO工艺处理后得到的ROC多含溶解性的小分子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主要包含染料与助剂的各类中间体、可溶性微生物代谢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SMPs)和无机盐等,如何高效地达标处理ROC是极具挑战性的研究方向之一。本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通过水质特性分析可知,印染ROC的芳香程度较高,主要含有的有机物多为染料生化降解的中间产物,如苯系物、三嗪类和萘及其产物等,大致可归类为芳香族类和SMPs类。印染ROC中分子量<1 k Da的DOM含量最多,约占55.3%;其次是有机物分...
【文章来源】: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反渗透原理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图2-1印染ROC的产生流程图2.2.2实验仪器实验中所用主要仪器见下表2-1。表2-1主要实验仪器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家标准COD回流消解仪6B-6C型江苏盛奥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U-1901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总有机碳分析仪TOC-VcpH日本岛津公司pH计PHS-25上海雷磁仪器厂电子天平FA2004天津天马电子有限公司荧光分光光度计FL-7000日本日立公司离子色谱仪ICS-1500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2.2.3实验药剂实验中所用主要药剂见表2-2。
印染ROC的紫外-可见光谱图(a)和3D-EEM(b)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聚合氯化铝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复合应用进展[J]. 尤俊杰,吴志俊,Kasonde Thadeo Mulenga,李凡修. 广东化工. 2018(20)
[2]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和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埃洛石的试验研究[J]. 郑佳敏,管俊芳,曾仕琳. 金属矿山. 2018(08)
[3]活性炭去除零排放反渗透浓水中COD的应用研究[J]. 李俊,何长明,刘晓晶,贺正泽,王永登,李宝成. 应用化工. 2017(12)
[4]Hydrolysis of polyaluminum chloride prior to coagulation:Effects on coagulation behavior and implications for improving coagulation performance[J]. Zhongguo Zhang,Jun Wang,Dan Liu,Jiuyi Li,Xiaolin Wang,Boyu Song,Bing Yue,Kehui Zhao,Yun So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7(07)
[5]改性花生壳活性炭吸附-催化臭氧氧化处理反渗透浓水[J]. 张华,唐卫军,吴百春,张晓飞,刘光全. 环境工程学报. 2016(10)
[6]双膜法技术在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中的运用[J]. 张勇.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5(08)
[7]反渗透浓水中有机物去除的研究进展[J]. 郭瑞丽,石玉,王增长. 水处理技术. 2013(04)
[8]壳聚糖强化絮凝对出水残余铝的控制效果[J]. 王昭阳,齐晶瑶,管永庆,马军,冯岩,李科. 中国给水排水. 2013(03)
[9]反渗透浓水处理与利用技术研究概况[J]. 王庚平,索超,张明霞,张鹏. 甘肃科技. 2011(22)
[10]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在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 李潇潇,张跃军. 精细化工. 2011(04)
硕士论文
[1]强化电芬顿法处理石化废水反渗透浓水的研究[D]. 吴月.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17
[2]去除焦化反渗透浓水有机污染物试验研究[D]. 魏锦扬.中国矿业大学 2017
[3]印染废水生化尾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特征及去除研究[D]. 王珺.暨南大学 2016
[4]三种铝盐混凝剂去除水中有机物特性的研究[D]. 杨蒙蒙.兰州交通大学 2014
[5]反渗透浓水的预处理实验研究[D]. 郭瑞丽.太原理工大学 2013
[6]市政反渗透浓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研究[D]. 吴晗.天津大学 2012
[7]活性炭吸附对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中各类有机物去除特性研究[D]. 李欣珏.华东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38334
【文章来源】: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反渗透原理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图2-1印染ROC的产生流程图2.2.2实验仪器实验中所用主要仪器见下表2-1。表2-1主要实验仪器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家标准COD回流消解仪6B-6C型江苏盛奥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U-1901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总有机碳分析仪TOC-VcpH日本岛津公司pH计PHS-25上海雷磁仪器厂电子天平FA2004天津天马电子有限公司荧光分光光度计FL-7000日本日立公司离子色谱仪ICS-1500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2.2.3实验药剂实验中所用主要药剂见表2-2。
印染ROC的紫外-可见光谱图(a)和3D-EEM(b)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聚合氯化铝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复合应用进展[J]. 尤俊杰,吴志俊,Kasonde Thadeo Mulenga,李凡修. 广东化工. 2018(20)
[2]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和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埃洛石的试验研究[J]. 郑佳敏,管俊芳,曾仕琳. 金属矿山. 2018(08)
[3]活性炭去除零排放反渗透浓水中COD的应用研究[J]. 李俊,何长明,刘晓晶,贺正泽,王永登,李宝成. 应用化工. 2017(12)
[4]Hydrolysis of polyaluminum chloride prior to coagulation:Effects on coagulation behavior and implications for improving coagulation performance[J]. Zhongguo Zhang,Jun Wang,Dan Liu,Jiuyi Li,Xiaolin Wang,Boyu Song,Bing Yue,Kehui Zhao,Yun So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7(07)
[5]改性花生壳活性炭吸附-催化臭氧氧化处理反渗透浓水[J]. 张华,唐卫军,吴百春,张晓飞,刘光全. 环境工程学报. 2016(10)
[6]双膜法技术在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中的运用[J]. 张勇.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5(08)
[7]反渗透浓水中有机物去除的研究进展[J]. 郭瑞丽,石玉,王增长. 水处理技术. 2013(04)
[8]壳聚糖强化絮凝对出水残余铝的控制效果[J]. 王昭阳,齐晶瑶,管永庆,马军,冯岩,李科. 中国给水排水. 2013(03)
[9]反渗透浓水处理与利用技术研究概况[J]. 王庚平,索超,张明霞,张鹏. 甘肃科技. 2011(22)
[10]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在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 李潇潇,张跃军. 精细化工. 2011(04)
硕士论文
[1]强化电芬顿法处理石化废水反渗透浓水的研究[D]. 吴月.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17
[2]去除焦化反渗透浓水有机污染物试验研究[D]. 魏锦扬.中国矿业大学 2017
[3]印染废水生化尾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特征及去除研究[D]. 王珺.暨南大学 2016
[4]三种铝盐混凝剂去除水中有机物特性的研究[D]. 杨蒙蒙.兰州交通大学 2014
[5]反渗透浓水的预处理实验研究[D]. 郭瑞丽.太原理工大学 2013
[6]市政反渗透浓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研究[D]. 吴晗.天津大学 2012
[7]活性炭吸附对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中各类有机物去除特性研究[D]. 李欣珏.华东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383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338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