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水性油墨印花废水的脱氮处理
发布时间:2021-08-24 20:06
该研究以高浓度水性油墨印花废液为原料,采用混凝-热固化法将固液分离,分别得到高氨氮废水和油墨污泥。油墨污泥经磺化改性处理制备磺化油墨污泥,将2种污泥用作吸附剂,分别用于混凝-热固化后废水的脱氮处理,并以FT-IR、SEM测试表征污泥的官能团变化和形貌特征。文章研究了吸附剂投加量、粒径、吸附时间、废水初始pH值、温度、振荡频率等因素对2种吸附剂去除废水中氨氮效果的影响,并与工业常用的吸附剂磺化煤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废水初始氨氮浓度为5 100.06 mg/L,pH值为9,吸附剂投加量为12 g/L,过100目筛,吸附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90 min,振荡频率为150 r/min时,磺化油墨污泥、磺化煤和油墨污泥的吸附容量分别达到378.25、272.29和142.78 mg/g,其对废水的氨氮去除率依次为88.99%、64.07%和33.59%。磺化油墨污泥吸附氨氮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动力学模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颗粒内扩散模型。
【文章来源】: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0,43(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和仪器
1.2 吸附剂的制备
1.2.1 油墨污泥的制备
1.2.2 磺化油墨污泥的制备
1.3 氨氮废水吸附试验
1.4 吸附等温线
1.5 吸附动力学
1.6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附剂的结构与性质
2.2 吸附剂投加量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2.3 吸附时间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2.4 吸附剂粒径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2.5 初始p H值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2.6 吸附温度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2.7 震荡频率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2.8 吸附等温线
2.9 动力学模型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羊粪生物炭对水体氨氮吸附特性研究[J]. 向江涛,黄应平,凌海波,张栋栋,刘慧刚,胥焘.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07)
[2]氨氮、苯酚在褐煤表面的单组分和双组分吸附特性[J]. 涂亚楠,杨国枢,郭辉,周燕,薛继峰,曹振宁,徐志强. 煤炭工程. 2019(01)
[3]吸附法处理氨氮废水研究进展[J]. 唐朝春,许荣明. 应用化工. 2019(01)
[4]混凝-热处理联合MAP法处理高浓度水性油墨印花废水[J]. 于晓,张文哲,于潘芬,张宾,肖本益,柳荣展. 环境工程学报. 2018(05)
[5]磺化太西煤吸附剂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J]. 詹海鹃,吴之强,张腾飞,毕淑娴,刘万毅. 应用化工. 2017(06)
[6]资源化回收废水中氨氮的研究进展[J]. 宗刚,杨凯. 应用化工. 2016(12)
[7]污水处理厂污泥制备生物炭及应用的研究进展[J]. 翟世民,柳荣展,郭雪松,肖本益. 化工进展. 2016(S2)
[8]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 using zeolite modified by microwave-sodium acetate[J]. 董颖博,林海.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6(06)
[9]混凝-生化工艺处理油墨和胶浆废水工程实例[J]. 蔡丽云,王佳嘉. 给水排水. 2016(05)
[10]混凝-絮凝工艺处理水性油墨废水[J]. 张金朝,张文晖. 中国造纸. 2016(03)
硕士论文
[1]活性炭改性方法及其对水中氨氮吸附性能的技术研究[D]. 崔笑颖.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19
[2]芬顿法应用于染料工业园区废水深度处理的技术研究与评价[D]. 王平.北京化工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60638
【文章来源】: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0,43(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和仪器
1.2 吸附剂的制备
1.2.1 油墨污泥的制备
1.2.2 磺化油墨污泥的制备
1.3 氨氮废水吸附试验
1.4 吸附等温线
1.5 吸附动力学
1.6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附剂的结构与性质
2.2 吸附剂投加量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2.3 吸附时间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2.4 吸附剂粒径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2.5 初始p H值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2.6 吸附温度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2.7 震荡频率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2.8 吸附等温线
2.9 动力学模型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羊粪生物炭对水体氨氮吸附特性研究[J]. 向江涛,黄应平,凌海波,张栋栋,刘慧刚,胥焘.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07)
[2]氨氮、苯酚在褐煤表面的单组分和双组分吸附特性[J]. 涂亚楠,杨国枢,郭辉,周燕,薛继峰,曹振宁,徐志强. 煤炭工程. 2019(01)
[3]吸附法处理氨氮废水研究进展[J]. 唐朝春,许荣明. 应用化工. 2019(01)
[4]混凝-热处理联合MAP法处理高浓度水性油墨印花废水[J]. 于晓,张文哲,于潘芬,张宾,肖本益,柳荣展. 环境工程学报. 2018(05)
[5]磺化太西煤吸附剂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J]. 詹海鹃,吴之强,张腾飞,毕淑娴,刘万毅. 应用化工. 2017(06)
[6]资源化回收废水中氨氮的研究进展[J]. 宗刚,杨凯. 应用化工. 2016(12)
[7]污水处理厂污泥制备生物炭及应用的研究进展[J]. 翟世民,柳荣展,郭雪松,肖本益. 化工进展. 2016(S2)
[8]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 using zeolite modified by microwave-sodium acetate[J]. 董颖博,林海.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6(06)
[9]混凝-生化工艺处理油墨和胶浆废水工程实例[J]. 蔡丽云,王佳嘉. 给水排水. 2016(05)
[10]混凝-絮凝工艺处理水性油墨废水[J]. 张金朝,张文晖. 中国造纸. 2016(03)
硕士论文
[1]活性炭改性方法及其对水中氨氮吸附性能的技术研究[D]. 崔笑颖.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19
[2]芬顿法应用于染料工业园区废水深度处理的技术研究与评价[D]. 王平.北京化工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606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360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