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无乳胶机织地毯制备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07 15:08
  地毯作为重要的铺地材料,因其出色的隔音性、杰出的美化效果等优点,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城镇化加速发展,地毯在家居装饰中占比逐渐增多。但是传统机织地毯大都是背衬背胶,其工艺繁琐、耗能严重、环境危害大并且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对人体危害严重,需要挥发性气体处理设备,如此一来增加了生产成本。本研究创新地毯背胶方式,运用原位植入技术直接将热熔纤维包覆在纬纱上,通过织机将其织入地毯,加热冷却后即可达到粘结绒头的效果,节省了生产成本,而且整个生产工艺不会产生挥发性气体。本论文从三个方面探究了无乳胶机织地毯制备,首先从原材料上做改性,选取低熔点共聚酯为主体,石蜡作为改性剂,以共混改性方式降低热熔胶粘度,提高热熔胶的流动性,促进地毯热压粘合过程中热熔胶更好渗入绒头纱,达到理想粘结效果。结果表明:当石蜡质量分数为10%时效果最佳,此时热熔胶粘度最小,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53.3 g/10min,粘结强力为6.04 N。其次在无乳胶地毯背胶烘干工序中,通过控制单因子变量方法,探究了包芯纱包覆方式、纬纱上胶量、加工时间、加工温度、加工压力等因素对地毯绒头拔出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工温度为...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地毯种类
    1.3 地毯胶及上胶工艺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溶剂型胶粘剂
        1.3.2 水溶性胶粘剂
        1.3.3 热熔胶
        1.3.4 上胶工艺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4.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地毯用共聚酯热熔胶改性研究
    2.1 实验方法
        2.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2.1.2 实验原料与试剂
        2.1.3 双螺杆共混挤出预处理
        2.1.4 熔融指数测试
        2.1.5 接触角表面能
        2.1.6 外观与扫描电镜
        2.1.7 力学性能测试
        2.1.8 粘结性能测试
        2.1.9 热稳定性测试
    2.2 不同石蜡含量对改性热熔胶性能的影响
        2.2.1 不同石蜡含量对改性热熔胶熔融指数的影响
        2.2.2 不同石蜡含量对改性热熔胶接触角和表面能影响
        2.2.3 不同石蜡含量的改性热熔胶共混物的扫描电镜图
        2.2.4 不同石蜡含量对改性热熔胶力学性能影响
        2.2.5 不同石蜡含量对改性热熔胶粘结强力的影响
        2.2.6 石蜡对改性热熔胶热稳定性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乳胶地毯纬纱包覆形式及生产条件对地毯性能影响研究
    3.1 机理分析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样品制备
        3.2.3 粘结强力测试
    3.3 不同包覆形式对粘结强力的影响
    3.4 不同热压温度对粘结强力的影响
    3.5 不同压力对粘结强力的影响
    3.6 不同热压时间对粘结强力影响
    3.7 不同上胶量对粘结强力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乳胶地毯与传统地毯性能比较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弯曲刚度测试
        4.1.3 尺寸稳定性测试
        4.1.4 绒头拔出力测试
        4.1.5 SEM电镜测试
        4.1.6 褶皱回复角测试
        4.1.7 浸水和加热引起翘曲测试
    4.2 无乳胶地毯与传统背胶地毯弯曲刚度比较
        4.2.1 实验原理
        4.2.2 实验取样
        4.2.3 实验步骤
        4.2.4 结果计算
        4.2.5 结果分析
    4.3 无乳胶地毯与传统背胶地毯尺寸稳定性能比较
        4.3.1 实验原理
        4.3.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3.3 实验取样
        4.3.4 实验步骤
        4.3.5 结果计算
        4.3.6 结果分析
    4.4 无乳胶地毯与传统背胶地毯绒头拔出力比较
        4.4.1 绒头拔出力
        4.4.2 实验原理
        4.4.3 实验仪器
        4.4.4 试样准备
        4.4.5 实验步骤
        4.4.6 结果计算
        4.4.7 结果分析
    4.5 褶皱回复角测定
        4.5.1 实验原理
        4.5.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5.3 实验步骤
        4.5.4 结果计算
        4.5.5 结果分析
    4.6 水浸和加热引起的翘曲
        4.6.1 实验原理
        4.6.2 实验仪器和设备
        4.6.3 实验取样
        4.6.4 实验步骤
        4.6.5 结果计算
        4.6.6 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108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8108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3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