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烷三醇的酯化修饰和脂溶性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12 00:25
葡萄籽原花青素(GSP),由不同聚合度的黄烷三醇组成,是一种天然食品抗氧化剂。天然原花青素(PC)是一类亲水性强而亲脂性较弱的多羟基衍生物,难以应用于富含油脂的食品体系。为了改善GSP的亲脂性,本文先研究其特征化合物——黄烷三醇,采用化学法和酶法酯化黄烷三醇,得到亲脂性黄烷三醇酯化产物;以酶法酯化得到的黄烷三醇衍生物为研究对象,对其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确定其酯化位点;通过酶法脂化GSP得到脂溶性GSP(GSP-o),对其急性毒理性、抗氧化活性和油炸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并研究了其抑制丙烯酰胺形成的机理和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及作用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以黄烷三醇(儿茶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为底物进行化学法酯化反应,考查脂肪酰氯的碳链长度、反应溶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黄烷三醇化学法酯化的影响,确定黄烷三醇化学法酯化反应的参数为5 mg黄烷三醇与5 mg棕榈酰氯在乙酸乙酯中混合均匀,加入碳酸氢钠,40℃反应10 h。通过HPLC-MS分析,发现黄烷三醇化学法酯化产物有多个酯化峰,成分复杂。通过化学法酯化反应,黄烷三醇的脂溶性显著提高,但抗氧化性有所降低。(2)...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葡萄籽原花青素
1.1.1 化学结构
1.1.2 溶解性
1.1.3 生物利用度
1.1.4 生物活性
1.2 结构修饰
1.2.1 化学法修饰
1.2.2 酶法修饰
1.3 丙烯酰胺的形成和抑制
1.3.1 丙烯酰胺的形成
1.3.2 丙烯酰胺的危害
1.3.3 丙烯酰胺的抑制
1.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意义
1.5 本研究的整体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黄烷三醇的化学法酯化修饰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化学法酯化反应
2.3.2 化学法酯化产物的HPLC-MS分析
2.3.3 化学法酯化产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测定
2.3.4 化学法酯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脂肪酰氯的选择
2.4.2 反应溶剂的选择
2.4.3 反应温度对黄烷三醇化学法酯化的影响
2.4.4 反应时间对黄烷三醇化学法酯化的影响
2.4.5 化学法酯化产物的HPLC-MS检测
2.4.6 化学法酯化产物的油水分配系数
2.4.7 化学法酯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测定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黄烷三醇的酶法酯化修饰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酶法酯化反应
3.3.2 酶法酯化产物的HPLC-MS/MS分析
3.3.3 酶法酯化产物的纯化
3.3.4 酶法酯化产物的NMR分析
3.3.5 酶法酯化产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测定
3.3.6 酶法酯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脂肪酶的选择
3.4.2 脂肪酸的选择
3.4.3 反应溶剂的选择
3.4.4 脂肪酶添加量对黄烷三醇酶法酯化的影响
3.4.5 反应温度对黄烷三醇酶法酯化的影响
3.4.6 反应时间对黄烷三醇酶法酯化的影响
3.4.7 底物质量比对黄烷三醇酶法酯化的影响
3.4.8 酶法酯化产物的HPLC-MS/MS检测
3.4.9 酶法酯化产物的NMR检测
3.4.10 酶法酯化产物的油水分配系数
3.4.11 酶法酯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脂溶性葡萄籽原花青素的制备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GSP的酶法酯化
4.3.2 原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4.3.3 GSP-o的总酚含量测定
4.3.4 GSP-o的总黄酮含量测定
4.3.5 GSP-o的油水分配系数测定
4.3.6 GSP-o的红外透射光谱
4.3.7 GSP-o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
4.3.8 GSP-o的纯化
4.3.9 GSP-o的 NMR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GSP酶法酯化条件优化
4.4.2 GSP-o的总酚和黄酮含量
4.4.3 GSP-o的亲脂性
4.4.4 GSP-o的红外透射光谱
4.4.5 GSP-o的鉴定
4.4.6 GSP-o的结构阐释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脂溶性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急性毒理性、抗氧化活性和油炸稳定性评价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5.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小鼠急性口服毒性试验
5.3.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5.3.3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5.3.4 ORAC法测定
5.3.5 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
5.3.6 油品品质的测定
5.4 结果与讨论
5.4.1 GSP-o的急性口服毒性
5.4.2 GSP-o的抗氧化活性
5.4.3 GSP-o添加量对棕榈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5.4.4 不同抗氧化剂对棕榈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5.4.5 不同抗氧化剂对棕榈油总极性化合物(TPC)的影响
5.4.6 不同抗氧化剂对棕榈油游离脂肪酸(FFA)的影响
5.4.7 不同抗氧化剂对棕榈油过氧化值(PV)和茴香胺值(p-AV)的影响
5.4.8 不同抗氧化剂对棕榈油脂肪酸组成(FC)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脂溶性葡萄籽原花青素抑制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的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6.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6.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薯片和薯条的制备
6.3.2 样品的预处理和丙烯酰胺的测定
6.3.3 还原糖、天冬酰胺和3-APA的测定
6.3.4 油品品质的测定
6.3.5 感官评价
6.4 结果与讨论
6.4.1 GSP-o添加量对薯片和薯条中丙烯酰胺含量的影响
6.4.2 不同亲脂性抗氧化剂对丙烯酰胺抑制作用的影响
6.4.3 不同亲脂性抗氧化剂对油品品质的影响
6.4.4 GSP-o抑制丙烯酰胺形成的机理
6.4.5 薯片和薯条的感官评价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脂溶性葡萄籽原花青素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及作用机制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与仪器
7.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7.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7.3 实验方法
7.3.1 细胞培养
7.3.2 MTT测定和细胞增殖分析
7.3.3 流式细胞仪分析GSP-o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7.3.4 免疫印迹分析
7.3.5 小鼠模型
7.3.6 免疫荧光染色
7.3.7 统计分析
7.4 结果与讨论
7.4.1 GSP-o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活力的影响
7.4.2 GSP-o诱导PC3 人前列腺癌细胞凋亡
7.4.3 GSP-o对 PC3 细胞周期的影响
7.4.4 GSP-o影响PC3 细胞中Cyclin D1、CDK4 和肿瘤抑制因子的表达
7.4.5 GSP-o引起的细胞凋亡涉及PC3 细胞中的caspase-9,caspase-3和PARP的裂解
7.4.6 GSP-o对 PC3 细胞液中细胞色素c释放的影响
7.4.7 GSP-o对 PC3 细胞Bcl-2/Bax比值的影响
7.4.8 GSP-o在小鼠模型中阻断前列腺癌的生长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3853084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葡萄籽原花青素
1.1.1 化学结构
1.1.2 溶解性
1.1.3 生物利用度
1.1.4 生物活性
1.2 结构修饰
1.2.1 化学法修饰
1.2.2 酶法修饰
1.3 丙烯酰胺的形成和抑制
1.3.1 丙烯酰胺的形成
1.3.2 丙烯酰胺的危害
1.3.3 丙烯酰胺的抑制
1.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意义
1.5 本研究的整体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黄烷三醇的化学法酯化修饰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化学法酯化反应
2.3.2 化学法酯化产物的HPLC-MS分析
2.3.3 化学法酯化产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测定
2.3.4 化学法酯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脂肪酰氯的选择
2.4.2 反应溶剂的选择
2.4.3 反应温度对黄烷三醇化学法酯化的影响
2.4.4 反应时间对黄烷三醇化学法酯化的影响
2.4.5 化学法酯化产物的HPLC-MS检测
2.4.6 化学法酯化产物的油水分配系数
2.4.7 化学法酯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测定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黄烷三醇的酶法酯化修饰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酶法酯化反应
3.3.2 酶法酯化产物的HPLC-MS/MS分析
3.3.3 酶法酯化产物的纯化
3.3.4 酶法酯化产物的NMR分析
3.3.5 酶法酯化产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测定
3.3.6 酶法酯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脂肪酶的选择
3.4.2 脂肪酸的选择
3.4.3 反应溶剂的选择
3.4.4 脂肪酶添加量对黄烷三醇酶法酯化的影响
3.4.5 反应温度对黄烷三醇酶法酯化的影响
3.4.6 反应时间对黄烷三醇酶法酯化的影响
3.4.7 底物质量比对黄烷三醇酶法酯化的影响
3.4.8 酶法酯化产物的HPLC-MS/MS检测
3.4.9 酶法酯化产物的NMR检测
3.4.10 酶法酯化产物的油水分配系数
3.4.11 酶法酯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脂溶性葡萄籽原花青素的制备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GSP的酶法酯化
4.3.2 原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4.3.3 GSP-o的总酚含量测定
4.3.4 GSP-o的总黄酮含量测定
4.3.5 GSP-o的油水分配系数测定
4.3.6 GSP-o的红外透射光谱
4.3.7 GSP-o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
4.3.8 GSP-o的纯化
4.3.9 GSP-o的 NMR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GSP酶法酯化条件优化
4.4.2 GSP-o的总酚和黄酮含量
4.4.3 GSP-o的亲脂性
4.4.4 GSP-o的红外透射光谱
4.4.5 GSP-o的鉴定
4.4.6 GSP-o的结构阐释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脂溶性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急性毒理性、抗氧化活性和油炸稳定性评价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5.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小鼠急性口服毒性试验
5.3.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5.3.3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5.3.4 ORAC法测定
5.3.5 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
5.3.6 油品品质的测定
5.4 结果与讨论
5.4.1 GSP-o的急性口服毒性
5.4.2 GSP-o的抗氧化活性
5.4.3 GSP-o添加量对棕榈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5.4.4 不同抗氧化剂对棕榈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5.4.5 不同抗氧化剂对棕榈油总极性化合物(TPC)的影响
5.4.6 不同抗氧化剂对棕榈油游离脂肪酸(FFA)的影响
5.4.7 不同抗氧化剂对棕榈油过氧化值(PV)和茴香胺值(p-AV)的影响
5.4.8 不同抗氧化剂对棕榈油脂肪酸组成(FC)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脂溶性葡萄籽原花青素抑制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的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6.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6.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薯片和薯条的制备
6.3.2 样品的预处理和丙烯酰胺的测定
6.3.3 还原糖、天冬酰胺和3-APA的测定
6.3.4 油品品质的测定
6.3.5 感官评价
6.4 结果与讨论
6.4.1 GSP-o添加量对薯片和薯条中丙烯酰胺含量的影响
6.4.2 不同亲脂性抗氧化剂对丙烯酰胺抑制作用的影响
6.4.3 不同亲脂性抗氧化剂对油品品质的影响
6.4.4 GSP-o抑制丙烯酰胺形成的机理
6.4.5 薯片和薯条的感官评价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脂溶性葡萄籽原花青素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及作用机制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与仪器
7.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7.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7.3 实验方法
7.3.1 细胞培养
7.3.2 MTT测定和细胞增殖分析
7.3.3 流式细胞仪分析GSP-o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7.3.4 免疫印迹分析
7.3.5 小鼠模型
7.3.6 免疫荧光染色
7.3.7 统计分析
7.4 结果与讨论
7.4.1 GSP-o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活力的影响
7.4.2 GSP-o诱导PC3 人前列腺癌细胞凋亡
7.4.3 GSP-o对 PC3 细胞周期的影响
7.4.4 GSP-o影响PC3 细胞中Cyclin D1、CDK4 和肿瘤抑制因子的表达
7.4.5 GSP-o引起的细胞凋亡涉及PC3 细胞中的caspase-9,caspase-3和PARP的裂解
7.4.6 GSP-o对 PC3 细胞液中细胞色素c释放的影响
7.4.7 GSP-o对 PC3 细胞Bcl-2/Bax比值的影响
7.4.8 GSP-o在小鼠模型中阻断前列腺癌的生长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38530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853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