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21世纪初期北美地区最低温与大气能量的变化特征

发布时间:2020-04-11 23:02
【摘要】:自全球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在温室效应的作用下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但在21世纪初期,北半球陆面温度的增长速率出现了明显的停滞,即增温减缓现象。增温减缓现象的出现激化了关于温室效应是否会导致全球继续变暖的质疑,而且它的影响不局限于温度变化,已经渗透到诸多方面。这一时期,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下垫面由干转湿,西伯利亚常绿针叶林面积增加了10%,以及中国地区频发干旱。以往的研究集中于地表气温增速减缓的物理机制,较少关注同时期最低温以及大气能量的变化特征。一方面,最低温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敏感,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另一方面,增温减缓的概念需要用能量单位进行重新评估,以加深对该现象的认知。因此,本文基于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提供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增温减缓时期北美地区最低温以及大气能量的变化特征,确定了影响最低温年代际变化的因子,量化了外部能量收支以及内部能量调整对大气能量的贡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北美地区最低温的年代际变化在增温减缓期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现象,在1998年后由之前的增长趋势变为减小趋势。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与最低温年代际变化联系密切,仅用AMO指数就能很好的拟合出最低温在增温减缓期间的下降现象。根据合成分析,当AMO处于正位相时,整个北美陆地区域的最低温距平均为正值。这是由于在夜间,北大西洋与太平洋东北部在500 hPa等压面存在两个低压性气旋系统,使得沿海地区以海风为主,内陆区域以南风为主,气流运动以暖平流输送为主,导致最低温升高;当AMO转变为负位相时,最低温距平同步由正值变为负值,空间分布则与正位相时类似。原来的两个低压气旋系统转变为高压反气旋系统,沿海地区以陆风为主,内陆区域从南风转向为偏北风,将大量的冷空气输送至北美地区,导致最低温降低。增温减缓期间AMO由正位相向负位相的转变是造成最低温年代际变化出现明显下降的原因。(2)感热能与潜热能之和热焓与北美地区大气总能量变化相位一致,幅度接近,能准确表示大气能量长期的年代际变化以及高频的年际变化特征,证明用热焓来替代分析北美大气能量变化是合理的。利用热焓模态分解法可将不同等压面层结的原始热焓分解为由外部能量收支影响的正压模态以及由内部能量调整影响的斜压模态。斜压模态主要影响着对流层底1000 hPa、925 hPa层结以及平流层内的位温变化,而正压模态主要控制着对流层内的位温变化。正压模态热焓在不同层结均呈现出线性增长趋势,在对流层内的增长幅度最为明显;而斜压模态的变化特征与原始热焓类似,对流层增加平流层减小。增温减缓期间,地表大气热焓即1000 hPa层结类似温度出现了相同的线性增长停滞特征,线性趋势由之前的10.35×10~155 J/mb/年减小为-0.13×10~155 J/mb/年。热焓斜压模态线性趋势的空间分布与原始热焓类似,呈现出单点负值中心向周围扩散递增的分布型,在增温减缓期间对于北美中部大部分地区热焓变化的贡献要大于正压模态,正压模态主要影响着北美西南区域的热焓变化。
【图文】:

一维时间序列,示例,模态函数,大气能量


硕士学位论文 21 世纪初期北美地区最低温与大气能量的算得到上包络线与下包络线的均值线 m,如果 m 在数据各 0,,那么将 x 与 m 的差值 h1作为第一个本征模态函数 c1;反 h1继续重复第一步与第二步直至 m 满足条件得到第一个本 与 c1做差得到残余分量 r1,将其作为新的 x1,再对 x1重复征模态函数 ci,当 x1呈单调变化或只有 1 个极值点时,即征模态函数。

时间序列,一元线性回归,红线,温变


80o-0o,15o-60oN)1981-2014 年最高温(红线,Tm线,Tmin)的时间序列,虚线代表一元线性回归1998-2014 年的增温减缓时期)温减缓期间出现的年代际尺度的显著下降法确认了最低温变化出现转折的具体年份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分别代表了最高温、平均份。最低温变化在增温减缓开始年份 199点且通过了显著性水平 0.05 的显著性检验,难以判定是否发生突变,这说明最低温对为突变检验结果的补充,我们在图 3-2b 中 17 年滑动线性变化趋势。在 1997 年前后了负值,到 1998 年后降低趋势更为明显,最低温突变年份提早 1 年。综上可以初步份最低温变化出现了转折,北美最低温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4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新;;合理的剪力设计新方法——引自1984年加拿大砼规范[J];建筑结构;1988年01期

2 张可苏;斜压气流的中尺度稳定性 Ⅱ.横波型不稳定[J];气象学报;1988年04期

3 赵平;非均匀大气层结下斜压大气长波的线性及非线性增长[J];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1989年02期

4 Angus M. McCoss;漆家福;;斜压/斜张带中变形的简单图解方法[J];世界地质;1989年01期

5 郭炳火;关于海洋中的正压流和斜压流问题的讨论[J];黄渤海海洋;1994年03期

6 李景柱,方隼,姜华;深改土斜压草对猕猴桃生长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1999年02期

7 章国材,吴宝俊;有限区域湿有效能量的层结、斜压、正压分量及其收支方程[J];大气科学;1985年04期

8 肖友刚;刘义伦;;回转窑托轮滚圈斜压接触的有限元分析[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9 龚政,张长宽,金勇,张东生;长江口斜压诊断模式三维流场数值模拟[J];水科学进展;2004年03期

10 孙绍晟;;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负斜压充电器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年2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建萍;周伟灿;;武汉暴雨过程中正、斜压动能之间的相互转换[A];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陈建萍;周伟灿;官元红;;武汉暴雨过程中正、斜压动能之间的相互转换[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中尺度天气动力学、数值模拟和预测”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3 高万泉;李玉娥;李任承;;湿有效能量的简便计算[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大气物理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黄昌兴;李维京;;正、斜压散度拟能在阻塞过程的应用[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5 包芸;任杰;;珠江口三维斜压水动力数值模拟[A];第七届全国海洋湖沼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6 张存智;杨连武;刘恒魁;;鸭绿江口海域三维斜压环流模型[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1999年

7 胡润山;;用加密观测资料诊断次尺度斜压带斜压槽及突发性短时暴雨[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8 郑敏煜;倪悦;苏源;;5月2日福建省一次斜压锋生型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8年

9 杨康权;陈忠明;;斜压热动力耦合强迫激发西南低涡暴雨维持的机制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黄昌兴;李维京;;正斜、压动能相互作用所引起的阻塞过程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变化及其机理和模拟”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和海洋科学系教授 陶祖钰;30年前关于“湿斜压”的争论[N];中国气象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龚政;长江口三维斜压流场及盐度场数值模拟[D];河海大学;2002年

2 邵海燕;大气中非线性亚临界不稳定的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3 刘昆;吕宋海峡内潮生成与传播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艺凡;韩国留学生初级汉语语音听辨问题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9年

2 郭文刚;西风槽与热带气旋正斜压结构特征对江淮暴雨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3 薛金芳;中尺度正斜压分量的相互作用[D];南京气象学院;2002年

4 陈建萍;武汉暴雨过程中正斜压流场的演变特征及机理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5 王凯;地面天气图等温线分析与斜压带个例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6 王军祥;东中国海拉格朗日环流的分阶模拟与斜压调整[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7 郭国栋;Rossby波的线性稳定性[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6年

8 来武清;基于修正斜压场的钢筋混凝土二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重庆大学;2005年

9 张洪海;基于一阶线性斜压Rossby波模型的北大西洋海表温度低频变异的可预测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程崇明;基于修正斜压场理论的钢筋混凝土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重庆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23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623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8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